博古论今吧 关注:2,202贴子:3,638
  • 6回复贴,共1

谦虚和虚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代人容易走极端,喜欢简单两分法。常常误将谦虚和虚伪当成一回事。其实谦虚是谦虚,虚伪是虚伪,这其间有大不同。观人观物,不可从表象判定。
譬如一人,字写得很好。别人称赞他字好,他说“只是一般。这就是一种礼貌,一种中国式内敛的谦虚,并非他真的认为自己的字只是一般,而是一种客气。中国文化外圆内方,内有筋骨原则外象柔软客气,强用外国西方那种直率的文化来比较中国式的谦虚,认为这是一种虚伪。就好比猫和狗比美,完全无从比起。更何谈优劣。
那何谓虚伪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26 08:19回复
    听其言而观其行,道德之士宣讲正道,为的是让更多人进入正道。自强自立敬天爱人。而伪君子呢,他们只是借讲道为幌子,是为叮义汉育教七别人的快乐。一定要有高高在上的地位所以,当出现疑问、质疑、甚至相反意见的时候,无论这些意见是否幼稚,道德之士必不会大惊小怪,因为他们知道,正因为世间有这些疑惑困惑,自己才有讲道的必要。否则何必浪费口水。于是乎,这些人的反应大半是寻理逐句,慢慢讲来,慢慢解释。就算是遇到故意找茬、捣乱的,道德之士的修养一般都不错。冷处理无视之是最常见的手段,没有谁有心情去和这样的人打口水战,那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而伪君子不一样,相反的意见或质疑已经挑衅了他的高度,质疑了他的权威,他本来就是来享受的不是来受罪的,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反应通常会乎寻常的激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2-26 08:25
    回复
      孟子提爱亨人当毙爱自只,懂自恤,刊爱小自强。然后爱自己的父母,尽孝道;爱自己的妻子丈夫,相互支持关怀;爱自己的孩子,尽父母之职,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再然后,爱自己的亲朋好友。周围四邻,尽朋友之职责,尽邻里之道义。最后才是国家天下。修身,齐家,治国,这是一个一步步的过程。但人性恶劳好逸,要一个人一步步做好这些事情实在不易。反过来,如果抛开前续直接国家天下反倒是很容易接受,因为这样的“国家天下。根本是惠而不费。只用出口舌就是了。故虚伪之人必定无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26 08:28
      回复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清末的这故事和今天多少有些相似之处。文字上口号上,今天的爱国人士一批接一批,从轰炸靖国神社到炸沉日本岛。高调已经唱得高到不能再高,稍有异议的就是汉奸卖国贼。其实我很有兴趣知道,当要他们处于清末的位置。他们能不能说出,“杀了我吧。钱就不赔了,这样的话来。还是像翁师傅一样,称病不朝以保名声。
        当然,话是由人说,也有人就说。我没问题,我可以为国而死!那就看看他周围,他爱自己吗?他爱父母亲人吗?他爱朋友四邻吗?用言语去爱还是用行动去爱?要是一个连家人都不爱的人,谁能相信他爱国?
        这就是现代的儒之虚伪,儒之无耻。虽然也许当事人并不知儒,也不认为自己虚伪无耻。
        中国有举孝廉之法,就是推举孝顺父母的人去当官。其因就是,知道孝的人就懂得感恩,知道感恩的人就懂得人情,知道人情的人才会。
        儒家天下,给人的感觉都是夸夸其谈,卖弄口舌之辈。错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儒家精义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我今天讲课,不讲仁义道德,不讲礼法圣人。”
        林倩站起身,脱去布鞋,赤一双白足走下地来,仰对着下面人说道:“去虚伪,存踏实,这就是儒门思想第一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2-26 08:36
        回复
          在一本小说上看到的,感觉说的很有道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2-26 08:37
          收起回复
            我喜欢谦虚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2-26 1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