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风流不过凉吧 关注:38贴子:1,600
  • 6回复贴,共1

礼仪作业备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12-24 22:09回复
    萱草丨戚怀椒
    香腮花颜8
    =============================================
    一、思考性作业(必做,方便我判断教程用效):
    1.看完教程后我的内心是崩溃的——里面讲的简直一针见血。
    首先我想当王婆,夸夸我的梗。表示一个热衷于戏楼的人,我可以说是全梗通吃,又玩多了一梗多接然后脑洞比较大,那么问题来了——很多时候我和别人戏,总是突然想出个辅梗,然后迫不及待地就写下去了,打得对方措手不及,结果导致了很多时候我是拖着别人戏,并且我往往还不知足,继续戏继续抛梗,如果对方没反应过来常常这个梗我就给丢了,所以局面是相当的混乱。
    对照上文,我这种算是——蠢?!(哦闹)
    哦请相信我是纯动作流。我觉得动作流其实很适合戏泼辣跋扈一类人设,所以我给怀椒的人设是个得理不饶人,无理还要闹的性格,目前是走在掐戏的不归路上。掐戏其实挺适合抛梗的吧?(一厢情愿脸)比如说陈谷子烂芝麻的事翻出来各种讽刺?
    二、研究性作业(必做,未出堂不要求3):
    2.日常剧情类:
    很明显,剧情衔接是个大问题,我感觉剧情是跳了好多的,也许我们该戏得更长?
    渔村夕照:http://tieba.baidu.com/p/1720830003 ( 809-832 )L
    3.接客类:
    我是草儿,心塞。我能自创个开头混阶嘛?
    [攥着漆筷儿一下一下戳着碟儿里的腐乳,听得门吱呀一声开,眼皮颤颤]
    你来啦?
    [使筷拈了那么点腐乳,晃晃悠悠递到人面前]
    你吃嘛?
    -
    哟。
    [将手里的折扇展展合合,忽的把动作一停,凑到人身边去]
    你说——
    [眼一瞪,下巴一扬,调转扇子抵着人喉咙,复又展颜,将扇子挪了位,轻轻巧巧敲着人肩头]
    包养妾时找别的姑娘,该当何罪,嗯?
    (通过重新提交这部分内容,阶数可以不断刷高)
    三、探究性作业(必做)
    4.如何使动作流不词穷。动作在一定的场合里是有限的,如何发掘发掘再发掘,造福动作流,嗯。


    2楼2015-12-24 22:09
    回复
      昔酒丨曲尘罗
      雨瘦梨花11
      一、思考性作业(必做,方便我判断教程用效):
      1.通过看教程,你觉得对于你自己的现状,能够解决哪些之前的问题,对于梗相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提到,需要我来补充?觉得哪里讲的不对,come on请指正。
      总结一下我演绎一直存在的问题,第一是梗的缺乏,尤其是辅梗的缺乏。
      拿日常来讲,约戏的时候别人问我梗呢?我就和人相对无言,默默泪千行,然后可能约的戏就无疾而终了。很多约了的戏,往往就只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在开局时并没有足够明确的规划,纯粹是跟着感觉走,导致的就是很多旁逸斜出的细节,造成双方在承接上都有困难。一些带有特定目的的戏,比如我的拜师戏,和我跟小花椒的认主戏,都有因为我随心所以抛的缺乏与主梗相互支持的辅梗而使剧情变得很别扭。
      以接客戏来说,我每次接客都非常紧张,经常一边打字一边祈祷对面的爸爸求你带梗吧,我要被榨干了。然而很多时候当我抛梗过去之后,客人回来的梗出乎于我的意料。这时我就会非常的纠结,而且会很焦躁。有时候其实可以顺流而下的,但是也要死命的往我预先设定的道路上掰。这种习惯我觉得需要纠正,毕竟接客戏和日常戏是不太一样的。
      第二是对于自己的人设缺乏探究及思考
      这个问题和缺乏辅梗是息息相关的,我认为辅梗是相对来说细节性比较强的,可以侧面烘托出人物设定的情节。到目前为止我对自己的角色都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设定,虽然在屋子里写了人物简介,在嘴上也喊了口号娇蛮啊傻白甜啊,然而演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归根究底,大概是懒以及对人物缺乏责任感,没有认真的去挖掘一个角色,她的性格特点,她对事物的反应,也没有细致的设计呈现种种设定的方式方法。
      二、研究性作业(必做,未出堂不要求3):
      2.日常剧情类:
      渔村夕照:http://tieba.baidu.com/p/1720830003 ( 809-832 )L
      我也拿这个戏来说,和我家草儿一样,我也认为这场戏的剧情衔接有问题,莲郎说拖沓也有道理。
      起因在于我们的认主戏,但是我一开始抛出来的梗却是争吵,与戏的目的可以说是两个方向的,这样本来就加剧了戏的难度,我和小花椒都在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让这场戏逻辑通顺的从争吵过渡到认主。这就是一个180度的转弯,为了不突兀,我们每个人每一贴都在转角度,但是再承接上一个人的时候,又偶尔会把角度往回拧一下,所以就造成了拖沓的感觉……
      3.接客类:
      迷迭仙岛:http://tieba.baidu.com/p/3324501003?pn=13 (394-402)L
      其实我觉得最近的接客水平都差不多,毛病也差不多,分不太清哪场好哪场坏,拿这场出来呢,一是因为这场戏的贴数不够评八宝,第二是因为这场戏实际上是我第一次接客的时候没陷入焦躁状态,觉得有梗可抛,有话可说。可惜啦……
      这场戏其实挺俗的就是我假装成船娘调戏客人而已,我觉得这场戏不足的地方,其一是我没有把我是假装这个点给客人漏出来,在演绎中外貌描写又不太像一个船娘,这样就使得“客人不知道我是杜鹃”这个状态有点失真……当然没准客人演的是戏里知道我是谁但是不点破逗我玩,我没看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三、探究性作业(必做)
      4.你希望我再开教程讲哪些方面?可详细。
      我知道莲郎主旨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啦,但是我觉得可以在辅梗的方面多举一些例子,我这种无梗人士也方便举一反三啊。以及讲一讲辅梗和人设的搭配~


      4楼2015-12-24 22:10
      回复
        14L
        1.回答1.4项
        辅梗和人设的关联性是很密切的,这个你能意识到呢就说明很认真地思考了。因为辅梗本身就是点睛的细节,所以如果举例,怎么说呢,不同的人设,对于同一个细节的展现方式是肯定不同的。如果想练习,可以自己琢磨一些情景,比如重阳的登高,你的人设在登高过程中、登上高峰后,视觉会关注哪些,嗅觉听觉会期待看到什么,blabla,以一个点折射出人设不同的面,比如爱哭包她都会怎么哭,一百种哭的原因会不会产生一百种哭的姿态。
        对于缺乏辅梗,我相信通过这种模拟练习就能感到不同。比如你和戏友定了大致梗是采菊花,那么你会不会嫌弃泥土很脏,有没有虫子,天气热不热晒不晒,裙子会不会被刮破。如果觉得这些都不适合,那么捧着菊花,想到去作画啊,跳舞啊,炫耀啊,比一比谁的更美啊……
        可能就差距在于“画面感”“代入感”吧。你从描写的角度去构造画面往往觉得不知道画什么,这里缺,那里空,空白的部分就是辅梗啦。所以要让自己设身处地进入那种气氛场景里,你的眼睛会关注什么,你的心思放在哪里。
        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可以授之以鱼,你说呢。
        2.回答2.3项
        接客的这场,客人的应对其实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也就是一般情况下客人通常会做的反应。而你如果觉得不够有趣,那么 ,不仅从语言,也尝试从动作上的带动他做出反应,从场景上的,找临场突发梗,而不仅仅局限于游船问话这一种上面。当然啦,不同的梗有主有次,也要注意衔接不要太跳跃。单独这一场感觉你还是没有放开,再看看其他人的,然后自己多去试验。
        其实我很想做个客人跟你互动带着你玩。唔,也许开个模拟接客什么的应该纳入系统。
        日常的那场,我能够理解你们是想把故事来龙去脉的逻辑都理顺。然而两个人的配合比较摩擦摩擦,以及没有注意到剧情侧重,都导致了不大顺畅。
        我的建议是,就算想写个很长篇的剧情,也要先明确,主梗是【认主】,其他的人物互动、态度变化,等等,都是辅梗,【不要花费太多精力在布置铺垫上,因为聪明的铺垫是跟着主梗走的。】
        换句话讲,开头没用的太多。如果一开始埋伏笔后,把场景、辅梗、冲突,围绕主梗去设计,一定不会是现在这种很拖沓的局面。这就像花了一个小时看电影,高潮最后10分钟完事,前面等的好揪心。
        如果真的觉得绕不开大量铺垫,那么请让这个铺垫本身就非常鲜明非常精彩。
        3.
        评阶更想看你之后的戏,目前根据日常和心得部分,给五阶五珠,期待~


        5楼2015-12-24 22:10
        回复
          12-
          未修改的时候,感觉很多东西想表达但是不够具象化。修改后,我最喜欢“从余光里掠进的”那一句。有种电影的长镜头静象美。“下笔”和“贪恋点特别”,也很有滋味。人物形象有了,画面有了,承接你有意识添加了,不过窗纸的“契合无隙”这个用词,和“顿腕”那一句动作还缺了点润滑,节奏。“渡帘去”那一句的比喻,还可以再尝试更多的画面感。
          总体能看到一种味道在里面,还想再看到一些其他不同的思考。然后整体的和谐,注意结尾部分的处理吧。
          六阶或者五阶10珠


          7楼2015-12-24 22:13
          回复
            越鸟丨秦襄兮
            = 加称呼 =
            风轻柳絮10
            啊读莲郎的教程简直富足,有很多可以啃很久的干货,包括语言啊描写啊虽然不是看一篇教程一朝一夕可以练出来的,但是我还是很热爱一边看这样的教程一边扫视我的演绎的_(:з」∠)_
            这里拿一场我比较喜欢的小剧场
            桃夭·小剧场——〉如是双面堕无间:桃花艳染红嫁衣
            http://tieba.baidu.com/p/4104890252
            嗯先说一下,我个人是觉得小剧场写起来格外的顺手,我反思了一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芙蓉”这个人物在我手下经历了这么多场戏,性格和语言进入了一种瓶颈的阶段。就像一开始青菱评我的接客戏,觉得美得精致,但是越到后来越干枯,基本到我已经写不出新花样来,我就把这个人物卡在了“笑起来很温婉”“声音很清婉温柔”“做什么都是很恬淡的样子”这样的瓶颈中出不来了。
            所以才会在前几天的接客中顽皮了一次,尝试着变出些不同的样子。接下来我也会尽力改变芙蓉留下来的一贯印象,毕竟卡着实在太难受了】好的这些都是废话√
            这场小剧场构思的故事情节,基本我觉得已经表现得比较完整了。构思的人物呢,我想表现出的人物心理,主要是一种【复杂感情交织】的感觉,因爱生恨,愧疚,猎物到手的满足,嫉妒,怀念。说到底,都是欲望。
            表达方面,我运用到心理描写的比较多,以及环境的渲染来交替表现人物,欠缺的地方大概在于我现在看起这场戏,有些地方稍微有点累赘,比如对雪夜的描写没有递进,出现了很多次。
            主要,我还是着重在画面感吧,想把观众带进那个冰凉,寒冷,连人心都无望的雪夜。
            最后的结尾以乐景衬哀情
            【明年,大约是个大丰年】 然而,对于戏中人物来说,已经没有明年了。
            大概是有点入戏的缘故,戏完之后我脑补起这个画面还是格外爱。
            小剧场也许是因为剧情丰满的原因,不会让人觉得没话说,戏起日常来如果没有生动的梗总是很容易趋于水。
            另外我还是想请教莲郎接客中戏梗的问题_(:з」∠)_虽然已经看过相关的教程,但是实践中还是很难做到,我最近已经进入了完全找不到接客梗的节奏。想问的就是,有没有什么接客中容易戳到客人点的技巧,以及不冷场的技巧。
            好了没有了,求阶不求珠!鞠躬!


            8楼2015-12-24 22:13
            回复
              昔酒丨虞令娇
              楚腰卫鬓6
              3.自己写一首词,小中长令不限,附带创作的故事或者思路。
              更漏子
              篆烟微,寒镜隐。
              银竹牖沾谁闻?
              风烛灭,雨燕飞,但惊亦晚归。
              征人去,又新岁,愁应眉山堆砌。
              帨缨在,守空帷,阮郎何日归?
              (思路……一个日复一日等着夫君归来的小怨妇【。)
              4.给本课提些建议,或者,填词你觉得应该学什么。
              填宋词,先学平仄、对仗,底子扎稳,再考虑立意and精炼措辞。其实归根究底,仍旧是靠三分悟性,七分努力,最好有诗的基础,再来填词。
              越鸟丨玉凉蟾
              = 加称呼 =
              查看我的印记
              小吧主11
              14L 平仄、韵脚修改后评阶(如果使用的词谱不是我查的这个,那么附一下词谱)
              篆烟微,
              中中平句
              寒镜隐。
              中中仄仄韵
              银竹牖沾谁闻?(闻字平仄不对)
              中仄中平平仄韵
              风烛灭,
              中中仄句
              雨燕飞,(燕字平仄不对)
              仄平平平韵
              但惊亦晚归。
              中平中仄平韵
              征人去,(韵部错误,本字分属语御韵)
              平中仄換仄韵
              又新岁,
              中中仄韵
              愁应眉山堆砌。(应字本语境取平声“当”,仄声“答”不符语境)
              中仄中平中仄韵
              帨缨在,
              中中仄句
              守空帷,
              仄平平換平韵
              阮郎何日归?
              中平中仄平韵
              用典词汇意象很多,不过这跟开戏找梗一样,怨妇等郎君,是不是还有很多的意象可以取新呢?比如她家里的稻子丰收了很多茬,比如窗前的花,鸟,鱼,换了几拨,或者等他的日子里听从郎君的话读书,已经读了很厚的几卷堆积起来,等等。
              就是,我希望,能,生动起来。而不是脸谱化的,怨妇。
              包括郎君,是什么样的郎君,可以取一片从他的角度写,这样交换角度。
              一个是脑洞,一个是切入点。可以再,尝试下。
              昔酒丨虞令娇
              楚腰卫鬓6
              更漏子(词林正韵)
              篆烟微,寒镜隐。
              银竹牖沾谁闻?
              风烛灭,锦书残,捧看旧织鸳。
              寒蛩语,塞鸿去,愁为眉山堆砌。
              暮秋共,凭阑望,阮郎何处寻?
              越鸟丨玉凉蟾
              = 加称呼 =
              查看我的印记
              小吧主11
              16L,
              平仄韵脚没有问题。
              发现很有趣的是你的三字句都是名+动上二下一格式。
              我最喜欢的是:锦书残,捧看旧织鸳。这一句。
              感情融进意象之中,反而最后一句点明显得不那么突出了。因为前面感情已经很多。对于警句和结来说,最后一句有点单薄了。
              六阶8隋珠。


              9楼2015-12-24 2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