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京胡选用乌梢蛇,这点不必说了。当然。别的蛇皮也有人尝试过,比如唐虎岩老师用黄金蟒幼蛇梦过屁。我手里有一把王锦蛇的大二黄。搭配得当效果也不差。
京胡一般选用乌梢蛇中后段。因为前半部分比较薄。不太适合。之所以说一张蛇皮蒙不了几把京胡就是因为有一半不能用。除去胸部以上,尾巴根儿。避开有亮斑的,能用的确实不多。
再说蒙皮的选则。西皮的应该蒙相对厚一点的。二黄的相对薄点。大二黄相对更薄些。蛇皮的分布是从头到尾越来越厚。最中间的部分一般蒙二黄以及京二胡。靠后一点的蒙西皮。最尾端的适合蒙西皮高调。据说赵建华的胡琴喜欢用尾巴的皮。很厚。拉起来很吃功夫。当然。如果蛇皮质量很好。中间部分也很厚,中间也可以蒙西皮。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于鳞花,一般都喜欢大鳞花。其实小的也未必不好。比如尾巴的鳞花就很小。它蒙高调胡琴还是不错的。
再说说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养殖的与野生的蛇有什么区别。怎么分辨。这个其实。。。一般人分不出来。曾经与几位做琴师傅聊天也谈到这个问题。得到答案比较一致。他们几乎看不出来。为了更透彻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与几位养蛇的也进行过交流。得到的答案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们说野生的确实好,但是很少,也少有野生的能长那么大。而且确实凭肉眼很难区分。只能说理论上野生的比养殖的韧性要好。更结实一些,养殖的比较嫩。养蛇的告诉我。自己抓一条野生的。再买一条养殖的。也许能对比出点什么。
穿插一个小问题。蛇皮应该选用新鲜的蛇皮最好。想起来五毒驴的老乌梢蛇皮真是天大的笑话。蛇皮越放越干。弹性。韧性等性质就越来越差。看过几位做琴师傅进的蛇皮,很新鲜。就跟刚剥下来没几天似的,直接下锅都能吃。
下面说说蛇皮的公母。大家都说公蛇比母蛇好。为什么好。因为蒙皮都用公蛇。怎么区分公母哪?老实说。几乎分不出来。剥成皮以后除非整张的带尾巴的才能看出来。公蛇母蛇在身子和尾巴连接处的鳞花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买到的蛇皮都是掐头去尾的。就是养蛇的也无计可施。照样分不出来。那么养蛇人会不会用母蛇冒充公蛇哪?这一点微乎其微,其实不需要担心,大家想想在菜市场买鸡。有几家卖母鸡的?人家把母的留下还要下小蛇了。会卖给你?只有一种情况。这条母蛇岁数大了,下不动小蛇了,可能会拿出来卖。那就没办法了。您要是买到。只能认栽。当然,是在之后您能确定您买的是母蛇再认栽。
再说蛇皮最容易见到的两个问题。一是鳞片发绿,二是脊线中间有一条黄褐色的线条。
先说发绿。这是由于乌梢蛇没有完全成熟的原因。乌梢蛇的幼蛇就是发绿的,可能有人会发现,有些发绿的蛇皮也很宽。不像小蛇,其实是激素催起来的。就像肯德基的鸡一样,40天出笼一个道理。所以发绿的蛇即便比较宽,但是它很薄。而且鳞花一般没那么好看。大多数呈椭圆一样的形状。
再说黄线。这个是一个正常现象。乌梢蛇的前端的蛇皮本来就有这么一条黄线,这也是我们不用前半段的原因之一。其实这对于蛇来说是正常现象。而且再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乌梢蛇不止一种,大约有两三种,有一种同体都成墨绿色。有的是有花纹的。也有是通体都是黑的,而且各地的乌梢蛇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很显然的是,我们京胡需要的是通体黑色的为最好。
下面咱就捎带说说蒙皮。很多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但其实也是最没啥说的问题。
蒙皮是个技术活。靠的是经验,没有量化标准。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测张力的仪器去测每个调门多大张力。这就像宋佳伟老师那个视频说的,咚咚咚咚咚。哪一个咚,用语言说不清楚,需要实践自己掌握。
咱就只能说说宏观的东西了。首先蒙皮得泡软了。夏天两三个小时,冬天三四个小时即可。当然,如果蛇皮特别干,可以多泡一会儿。需要掌握的是蒙制过程中。蛇皮是软的,等干了之后会比你最初的劲头稍大一些,如果刚开始就卯足了劲,可能在晾干的过程中蛇皮就跳井了。在一个需要掌握的就是在蒙好之后一段时间里,蛇皮还有有轻微的反弹,会轻微的踏一点。掌握这两点的量是最关键的。另一个问题是南北方的问题,如果南方蒙。相对要劲头大一些,南方潮湿,很容易塌掉。而北方干燥。再加上冬天有暖气,蒙皮劲头要稍欠一些。
再说说工具的事儿,以前在帖子里也说过这个事,在简单说说。目前工具不外乎两种。八卦和锥套。那一种更好哪?各有利弊,锥套操作简单,但是无法调节各个方向的力。所以最开始上套的那一下必须掌握好。八卦可以调节八个方向的力,但是操作繁杂。但是说到最后,我认为。只要能把蛇皮均匀结实的沾在筒子上就是好方法,除此之外也见过几种其他的方法。只要能蒙好就是好方法。
再穿插一个小问题,有人说蛇皮横向纵向拉力不一样,我做过简单对比。觉得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说胶的事儿。我认为还是传统 的膘最好使。只要沾好了,不会塌。如果买不到鱼鳔,猪膘也可以。化学胶当中还是ab胶相对好一些,但是还是不如膘。有人用白乳胶,这是最不适合蒙皮的。我有一把琴就是用的白乳胶,稍微一受潮,马上就踏了。放了几天没管它,然后发现塌的一塌糊涂。皮面已经不是平面了。已经有了波浪了。一定弦都快看不到码子了,弹上去已经是噗噗的声音了,高拨子也没那么松的皮。
现在出现很多放生皮,之至于放生皮。就不能用膘了,只能用化学胶了。以后有时间可以再说说放生皮。这是后话了。
至于蛇皮的挑选,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分不清公母,分不清养殖和野生,就是看有没有亮斑,薄厚是否均匀,发绿的程度。鳞花的形状。仅此而已了。
差不多能想到的都说了。以后再想起来我再补充。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帖再问。就先说道这儿了。
京胡一般选用乌梢蛇中后段。因为前半部分比较薄。不太适合。之所以说一张蛇皮蒙不了几把京胡就是因为有一半不能用。除去胸部以上,尾巴根儿。避开有亮斑的,能用的确实不多。
再说蒙皮的选则。西皮的应该蒙相对厚一点的。二黄的相对薄点。大二黄相对更薄些。蛇皮的分布是从头到尾越来越厚。最中间的部分一般蒙二黄以及京二胡。靠后一点的蒙西皮。最尾端的适合蒙西皮高调。据说赵建华的胡琴喜欢用尾巴的皮。很厚。拉起来很吃功夫。当然。如果蛇皮质量很好。中间部分也很厚,中间也可以蒙西皮。视具体情况而定。
关于鳞花,一般都喜欢大鳞花。其实小的也未必不好。比如尾巴的鳞花就很小。它蒙高调胡琴还是不错的。
再说说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养殖的与野生的蛇有什么区别。怎么分辨。这个其实。。。一般人分不出来。曾经与几位做琴师傅聊天也谈到这个问题。得到答案比较一致。他们几乎看不出来。为了更透彻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与几位养蛇的也进行过交流。得到的答案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们说野生的确实好,但是很少,也少有野生的能长那么大。而且确实凭肉眼很难区分。只能说理论上野生的比养殖的韧性要好。更结实一些,养殖的比较嫩。养蛇的告诉我。自己抓一条野生的。再买一条养殖的。也许能对比出点什么。
穿插一个小问题。蛇皮应该选用新鲜的蛇皮最好。想起来五毒驴的老乌梢蛇皮真是天大的笑话。蛇皮越放越干。弹性。韧性等性质就越来越差。看过几位做琴师傅进的蛇皮,很新鲜。就跟刚剥下来没几天似的,直接下锅都能吃。
下面说说蛇皮的公母。大家都说公蛇比母蛇好。为什么好。因为蒙皮都用公蛇。怎么区分公母哪?老实说。几乎分不出来。剥成皮以后除非整张的带尾巴的才能看出来。公蛇母蛇在身子和尾巴连接处的鳞花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买到的蛇皮都是掐头去尾的。就是养蛇的也无计可施。照样分不出来。那么养蛇人会不会用母蛇冒充公蛇哪?这一点微乎其微,其实不需要担心,大家想想在菜市场买鸡。有几家卖母鸡的?人家把母的留下还要下小蛇了。会卖给你?只有一种情况。这条母蛇岁数大了,下不动小蛇了,可能会拿出来卖。那就没办法了。您要是买到。只能认栽。当然,是在之后您能确定您买的是母蛇再认栽。
再说蛇皮最容易见到的两个问题。一是鳞片发绿,二是脊线中间有一条黄褐色的线条。
先说发绿。这是由于乌梢蛇没有完全成熟的原因。乌梢蛇的幼蛇就是发绿的,可能有人会发现,有些发绿的蛇皮也很宽。不像小蛇,其实是激素催起来的。就像肯德基的鸡一样,40天出笼一个道理。所以发绿的蛇即便比较宽,但是它很薄。而且鳞花一般没那么好看。大多数呈椭圆一样的形状。
再说黄线。这个是一个正常现象。乌梢蛇的前端的蛇皮本来就有这么一条黄线,这也是我们不用前半段的原因之一。其实这对于蛇来说是正常现象。而且再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乌梢蛇不止一种,大约有两三种,有一种同体都成墨绿色。有的是有花纹的。也有是通体都是黑的,而且各地的乌梢蛇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很显然的是,我们京胡需要的是通体黑色的为最好。
下面咱就捎带说说蒙皮。很多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但其实也是最没啥说的问题。
蒙皮是个技术活。靠的是经验,没有量化标准。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测张力的仪器去测每个调门多大张力。这就像宋佳伟老师那个视频说的,咚咚咚咚咚。哪一个咚,用语言说不清楚,需要实践自己掌握。
咱就只能说说宏观的东西了。首先蒙皮得泡软了。夏天两三个小时,冬天三四个小时即可。当然,如果蛇皮特别干,可以多泡一会儿。需要掌握的是蒙制过程中。蛇皮是软的,等干了之后会比你最初的劲头稍大一些,如果刚开始就卯足了劲,可能在晾干的过程中蛇皮就跳井了。在一个需要掌握的就是在蒙好之后一段时间里,蛇皮还有有轻微的反弹,会轻微的踏一点。掌握这两点的量是最关键的。另一个问题是南北方的问题,如果南方蒙。相对要劲头大一些,南方潮湿,很容易塌掉。而北方干燥。再加上冬天有暖气,蒙皮劲头要稍欠一些。
再说说工具的事儿,以前在帖子里也说过这个事,在简单说说。目前工具不外乎两种。八卦和锥套。那一种更好哪?各有利弊,锥套操作简单,但是无法调节各个方向的力。所以最开始上套的那一下必须掌握好。八卦可以调节八个方向的力,但是操作繁杂。但是说到最后,我认为。只要能把蛇皮均匀结实的沾在筒子上就是好方法,除此之外也见过几种其他的方法。只要能蒙好就是好方法。
再穿插一个小问题,有人说蛇皮横向纵向拉力不一样,我做过简单对比。觉得没有太大的区别。
再说胶的事儿。我认为还是传统 的膘最好使。只要沾好了,不会塌。如果买不到鱼鳔,猪膘也可以。化学胶当中还是ab胶相对好一些,但是还是不如膘。有人用白乳胶,这是最不适合蒙皮的。我有一把琴就是用的白乳胶,稍微一受潮,马上就踏了。放了几天没管它,然后发现塌的一塌糊涂。皮面已经不是平面了。已经有了波浪了。一定弦都快看不到码子了,弹上去已经是噗噗的声音了,高拨子也没那么松的皮。
现在出现很多放生皮,之至于放生皮。就不能用膘了,只能用化学胶了。以后有时间可以再说说放生皮。这是后话了。
至于蛇皮的挑选,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分不清公母,分不清养殖和野生,就是看有没有亮斑,薄厚是否均匀,发绿的程度。鳞花的形状。仅此而已了。
差不多能想到的都说了。以后再想起来我再补充。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帖再问。就先说道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