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出行、動土、栽種”
“不宜針刺”“不宜動土”
“不宜移徙”
“宜會親友、沐浴”
“宜破土安葬”
“宜祭祀、沐浴、栽種、破土安葬”
“宜嫁娶、納財、捕捉”
“鴻雁來賓”……
********************************************************
在各朝各代的曆書上,上面的這些字句,當時五六歲小孩都能隨口跳出,因為曆書,也是兒童文字啟蒙的教科書。第六十二回的黛玉,就不假思索說出了“鴻雁來賓”四個字。可見她對曆書的熟悉,這種熟悉是從兒童時期開始的。上面有帖子照片,是明嘉靖年間的《大統曆》,黛玉的“鴻雁來賓”,在這本曆書中就赫赫在目。說明“鴻雁來賓”最晚在明嘉靖年間就存在於兒童口誦之中。也說明,史湘雲的“時憲書”,不過就是曆書的通稱。並非一定是為了避諱而用的乾隆年間的《時憲書》。也就是說,史湘雲要的是時憲書上的一句盡人皆知的一句話,幷非要做酒令的人一定從乾隆年間的一本書《時憲書》上去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