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楼吧 关注:27贴子:711
  • 7回复贴,共1

【明史楼】西京杂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


1楼2015-11-20 21:50回复
    《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此书,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汉魏六朝佚史而成。所述西汉之事,怪诞不经,多不足信。但有关南越赵佗献宝于汉朝、昭君出塞前后汉宫画师事迹、刘邦筑新丰以迎太公、汉俗五月五日生子不举、邓通得蜀山以铸铜钱、茂陵富人袁广汉庄园之奇、司马迁有怨言下狱死、刘子骏作《汉书》诸事,均可开阔思路,有裨研史。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本较佳。


    2楼2015-11-20 21:50
    回复
      关于本书的作者,《隋书·经籍志》未曾著录,而新旧唐书均著录为东晋葛洪著。这是因为六卷本末有葛洪跋文一篇。跋文言“洪家世有刘子骏《汉书》一百卷,无首尾题目,但以甲乙丙丁纪其卷数。先父传之。歆欲撰《汉书》编录汉事,未得缔构而亡,故书无宗本,止杂记而已,失前后之次, 无事类之辨。后好事者以意次第之,始甲终癸为十帙,帙十卷,合为百卷。洪家具有其书,试以此记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刘书,小有异同耳。并固所不取,不过二万许言。今抄出为二卷,名曰《西京杂记》,以裨《汉书》之阙。”这部书的作者是刘歆,葛洪不过将班固写《汉书》不用的二万余言抄录出来,给它起个名字而已。但书中故事也并非全是葛洪杜撰,有些条目可能是他从当时所存典籍中 摘取来的。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 其著作还有《抱朴子》、《神仙传》等。[1]
      该书真正作者是谁至今还未有定论。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史学入门》书中曾明确指出:《西京杂记》这本书,"讲了汉朝的许多故事。书的作者是谁?没有定论。有的说是刘歆,有的说是晋朝的葛洪",甚至还有吴均撰书之说。为研究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隋唐之际,特别是唐太宗继位后,为了以史辅国,以古鉴今,非常重视编修历史。当时的史官们尽博采史籍"朝廷也"命天下计书"、"搜访异本","尽收其图书古籍",但由魏征等人穷搜苦索而编纂的《隋书·经籍志》却对《西京杂记》的真正作者未能考究出来,所以只好不著撰写人。400余年后,宋人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采取折衷说法,谓《西京杂记》书中事皆刘歆所说,葛洪采之。后晋刘胞等人编纂的《唐书·经籍志》则题名葛洪撰。清朝末年,一批考证类的著作问世。但考证者对"西京杂记"一书真正作者并没有考证出名堂,作补的也未补出个头绪来。
      在近代学者专家的一些著作中,对谁是谁非也各执一说。如李宗邺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中说:"《西京杂记》二卷集是刘歆所撰,《唐书·经籍志》误题为葛洪";但金少英《中国历史要籍选读》中却肯定为葛洪撰。


      3楼2015-11-20 21:50
      回复
        《西京杂记》原为两卷,首载于《隋书·经籍志》史部旧事类,至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始著录有六卷本。现今通行的《西京杂志》亦为六卷,共一百余则,两万余言,这是不是陈振孙所著录的六卷本已不得而知。这是一部记载西汉佚事传闻的笔记体小说,举凡帝后公卿的奢侈好尚,宫殿苑林,珍玩异物,以及舆服典章,文人佚事,民风民俗等都多有记述。其中不少传说故事被后人引为典实,对诗词、戏曲、小说的创作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4楼2015-11-20 21:51
        回复
          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扬雄读书。有人语之曰无为自苦。元故难传。忽然不见。雄着太元经。梦吐凤凰集元之上。顷而灭。
          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人盛览字长通。牂牁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
          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复敢言作赋之心矣。
          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
          或问扬雄为赋。雄曰读千首赋。乃能为之。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天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长安有儒生曰惠庄。闻朱云折五鹿充宗之角。乃叹息曰栗犊反能尔邪。吾终耻溺死沟中。遂裹粮从云。云与言。庄不能对。逡巡而去。拊心谓人曰吾口不能剧谈。此中多有。
          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
          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
          成帝好蹴踘。群臣以蹴踘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棋以献。帝大悦。赐青羔裘。紫丝履。服以朝觐。


          11楼2015-11-20 21:53
          回复
            卷三
            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时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朿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赢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焉。又说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嘘吸为寒暑。喷嗽为雨雾。王亦卒与诸方士俱去。
            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以为裨补輶轩所载。亦洪意也
            文帝时。邓通得赐蜀铜山。听得铸钱文字肉好。皆与天子钱同故富侔人主时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好与汉钱不异。
            杨贵。字王孙京兆人也。生时厚自奉养。死卒裸葬于终南山。其子孙掘土凿石深七尺而下尸上覆盖之以石。欲俭而反奢也。
            傅介子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后卒斩匈奴使者。还拜中郎。复斩楼兰王首。封义阳侯。
            余少时闻平陵曹敞在吴章门下。■■好斥人过以为轻薄。世人皆以为然。章后为王莽所杀。人无有敢收葬者。弟子皆更易姓名。以从他师。敞时为司徒掾。独称吴章弟子。收葬其尸。方知亮直者不见容于冗辈中矣。平陵人生为立碑于吴章墓侧。在龙首山南幙岭上。
            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屏风帏褥甚丽。
            广陵王胥有勇力。常于别囿学格熊。后遂能空手搏之。莫不绝脰。后为兽所伤。陷脑而死。
            郭威。字文伟。茂陵人也。好读书。以谓尔雅周公所制。而尔雅有张仲孝友。张仲。宣王时人。非周公之制明矣。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孔子门徒游夏之俦所记。以解释六艺者也。家君以为外戚传称史佚教其子以尔雅。尔雅小学也。又记言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尔雅之出远矣。旧传学者皆云周公所记也。张仲孝友之类。后人所足耳。
            茂陵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兕奇兽怪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其中致江鸥海鹤孕雏产鷇延蔓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遍也。广汉后有罪诛。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移植上林苑中。


            13楼2015-11-20 21:53
            回复
              邹阳为酒赋。其词曰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皆曲湒丘之麦。酿野田之米。仓风莫预。方金未启。嗟同物而异味。叹殊才而共侍。流光醳醳。甘滋泥泥。清醪既成。绿瓷既启且筐且漉。载●载齐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其品类则沙洛渌酃程乡若下高公之清。关中白薄青渚萦停凝醳醇酎千日一醒。哲王临国。绰矣多暇。召皤皤之臣。聚肃肃之宾。安广坐。列雕屏。绡绮为广。犀璩为镇。曳长裾飞广袖。奋长缨。英伟之士。莞尔而即之。君王凭玉几。倚玉屏。举手一劳。四座之士皆若哺梁焉。乃纵酒作倡。倾碗覆觞。右曰宫申。旁亦征扬。乐只之深不狂。于是钖名饵。袪夕醉。遣朝酲。吾君寿亿万岁。常与日月争光。
              公孙乘为月赋。其辞曰。月出皦兮。君子之光。鹍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君有礼乐。我有衣裳。猗嗟明月。当心而出。隐员岩而似钩。蔽修堞而分镜。既少进以增辉。遂临庭而高映。炎日匪明。皓璧非净。躔度运行。阴阳以正。文林辩囿。小臣不佞。
              羊胜为屏风赋其辞曰屏风鞈匝。蔽我君王。重葩累绣。沓璧连璋。饰以文锦。映以流黄。画以古烈。颙颙昂昂。藩后宜之。寿考无疆。
              韩安国作几赋不成。邹阳代作。其辞曰高树凌云。蟠■烦冤。旁生附枝。王尔公输之徒。荷斧斤。援葛虆。攀乔枝。上不测之绝顶。伐之以归眇者督直。聋者磨砻齐贡金斧。楚入名工。乃成斯几。离奇髣佛。似龙盘马回。凤去鸾归。君王凭之。圣德日跻。邹阳安国。罚酒三升。赐枚乘路乔如绢人五。
              梁孝王入朝。与上为家人之燕。乃问王诸子。王顿首谢曰有五男。即拜为列侯。赐予衣裳器服。王薨。又分梁国为五。进五侯皆为王。
              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余区以待学士。自奉养不逾宾客。


              18楼2015-11-20 21:54
              回复
                梁孝王子贾从朝。年幼。窦太后欲强冠婚之。上谓王曰儿堪冠矣。王顿首谢曰。臣闻礼二十而冠。冠而字。字以表德。自非显才高行。安可强冠之哉。帝曰。儿堪冠矣。余日帝又曰。儿堪室矣。王顿首曰。臣闻礼三十壮有室。儿年蒙悼。未有人父之端。安可强室之哉。帝曰。儿堪室矣。余日贾朝至阃而遗其舄。帝曰。儿真幼矣。白太后未可冠婚之。
                江都王劲捷。能超七尺屏风。
                元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白石。大如指。坠后绩筐中。后取之。石自割为二。其中有文曰毋天地。后乃合之。遂复还合。乃宝录焉。后为皇后。常幷置玺笥中。谓为天玺也。
                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中书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
                茂陵文固阳。本琅琊人。善驯野雉为媒。用以射雉。每以三春之月。为茅障以自翳。用觟矢以射之。日连百数。茂陵轻薄者化之皆以杂宝错厕翳障。以青州芦苇为弩矢。轻骑妖服追随于道路。以为欢娱也。阳死。其子亦善其事。董司马好之。以为上客。
                茂陵少年李亨。好驰骏狗。逐狡兽。或以鹰鹞逐雉兔。皆为之佳名。狗则有修毫厘睫白望青曹之名。鹰则有青翅黄眸青冥金距之属。鹞则有从风鹞。孤飞鹞。
                杨万年有猛犬名青驳。买之百金。
                成帝时交趾越嶲献长鸣鸡伺晨鸡即下漏验之。晷刻无差。鸡长鸣。则一食顷不绝。长距善斗。


                19楼2015-11-20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