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姓吧 关注:263贴子:4,363
  • 1回复贴,共1

《清史稿》中品读勋臣栗毓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史稿》中品读勋臣栗毓美
姚 瑶
作为浑源人,小时候对清代名臣栗毓美的印象就是:端午吃过米粽,全城人倾城出动,穿了入夏的新装去栗家坟转一遭。那时的“栗氏佳城”破败不堪,汉白玉的延泽桥严重受损。听老辈儿人说墓丘里面埋着栗公的银身,并没有栗公的尸骨,传说是黄河发大水,栗毓美以身镇河妖了。我只知永怀堂前两旁相对排列的文武石像,羊马石雕依然伫立,静静地守在那里,依着满园的青青牧草,反倒成了拍照的道具。我直到很大才思忖,雁门以北向来春晚,虽是五月,这种习俗算是踏青祭扫吧?如今的墓园早已修缮一新,园前空地也聚成操场,而我对于这位先贤“河神”的认知也有了全新的概念。
赵尔巽《清史稿》记载:“栗毓美,字朴园,山西浑源人。嘉庆中,以拔贡考授佑县……历粮盐道、开归陈许道、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十五年,擢河东河道总督。毓美自为令时,於黄、沁堤工,马营坝工皆亲其事,勤求河务……。在任五年,河不为患。殁后吏民思慕,庙祀以为神,数著灵应,加封号,列入祀典。”
浑源人对栗总督还有一个尊称——栗大人。关于栗大人开启了治理黄河新思路,以砖代石,以砖代埽,从而达到化险为平,缓减溜势,护治堤根的丰功伟绩在有记载的《清史稿》、县志等各种文献资料中屡见不鲜,单就道光帝“久邀特达之知水利,夙谙聿重修防之任,娴泄滞通渠之法,四渎安流;策导源陂泽之功。九州底绩。风清竹箭,消雪浪于荡平。地固苞桑,速云舻之转运”的高度评价就可见一斑。栗毓美作为中国历史十大治河功臣之一,一直被供在嘉应观中,种种迹象表明,栗大人被冠以著名水利专家的头衔早成事实。但我想说的是:栗大人留给后人的考量,其实更应该是一个勋臣。
在翻阅栗大人治理黄河卷宗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大运河。大运河由春秋始凿,经隋唐发展,历元明的辉煌,一直到清的退废,全线以洛阳为中心,南接余杭,北通涿郡,经多方开凿,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一条贯通京杭的国家唯一运输大动脉。但是,大运河作为古代水上运输的重要干线,虽然通航上千年,却常因水源不足以及黄河的侵夺而淤断,使维持河道畅通的步履日趋艰难。一直到了清乾隆年间,由于朝政混乱,官吏腐败,河工日渐懈怠,黄河多次决口,清廷竞未能及时修补,反而采取了“借黄济运”的措施来维持漕运,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河道淤堵越发严重,河患几乎到了“无岁不决”的程度,大运河已是千疮百孔。
运河既然不能摆脱黄河的威胁,理应大力治理黄河,但由于漕运制度的存在,“漕不可一岁不通”,于是就出现了“以治河之功,而收治漕之力”的怪圈。正如康熙初年著名的河道总督靳辅所言:“河道之变迁,总内议治河者多尽力于船艘所经行之处,其它决口,则无关运道而缓视之”,这种目光短浅为治漕而治黄的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致使黄河统一治理的规划严重削弱。同时恶性循环、日积月累导致的恶果就是,包括栗大人在内的清代诸多治河名家都是疲于奔命,决无回天之力,所谓治河只是重在防而不能治。


1楼2015-11-16 18:00回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这句话无意间成了对栗毓美的写照。
    勋者,功也。勋臣者,建有功绩、成就的臣子。功既可利于当下,亦可利在千秋。纵观栗大人治理黄河之始末,窃以为:栗大人的功勋其实是建立在千年大运河漕运史命之上的。换言之,栗公这尊“河神”之功实际并不纯粹在治河上,而更在于特定历史时期内,使国家的经济运输得到了保障,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了作用。栗大人在当时或现在都树立了勤工、精工、廉政的榜样,这才是对一代勋臣该有的考量。对于我们来说,剖析学习的也正是他这种廉洁、为民“情至切也”、事必躬亲的质朴奉献精神;同时也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每个为官者都该摒弃舍本逐末,图短利而失长远之计的思想,凡事必先从“利於国,更利於民”的思想出发,才是为民公仆该做的。
    白云悠悠,山野茫茫,恒山脚下浑水缓缓淌过,金戈铁马早已远去了鼓角争鸣,任多少达官显贵皆烟消云散。而这座古老的小城,也因治理黄河历史上“河神”栗毓美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彰显了其人杰地灵和独特渊源。


    4楼2015-11-16 1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