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看病吧 关注:14贴子:172
  • 0回复贴,共1

出国看病的中美移动医疗有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一体化渐渐被人们所适应。移动医疗进入人们的视线也有了一段日子,做为出国看病服务专家,优医得对此也犹为关注,然而,在对比了中美专家关于移动医疗的理念和实践,却发现其差距竟有些天壤之别,关注点南辕北辙!
在今年的移动医疗年会开幕式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管理局局长、美国老年协会总裁和美国护士协会主席做出主旨演讲。他们对移动医疗的观点明确,也进一步阐述了各自关于“移动医疗”的核心和重点关注领域。
他们强调,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历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体现,今天也同样是实现移动医疗服务的技术保障和必要支持。移动医疗最具有实际应用环境的是老年群体。如今美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今后的老龄人对于移动通讯技术和智能化工具已经不再陌生或避而远之,他们完全接受有效的移动远程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模式。移动医疗服务集中在老年人群、健康人群以及患者康复和家庭关怀领域。移动和远程医疗服务提高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效率,进而改善了疾病的诊疗效果。这就是推进改革现有医疗服务模式——引入移动和远程医疗的客观基础。

对比中方专家关于移动医疗代表性的观点,院长们认为应将移动医疗与医院切身利益——医疗质量互相关联起来。医疗实践的中心是质量和安全。因此,移动医疗的基本原则是医疗质量,这基本上是没有梳理清楚什么是“医疗”,什么“移动医疗”的基本概念。保障医疗质量是所有医疗行为的根本,但是什么是可移动的医疗服务呢?。此外,医院对于移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关注点不同,还没有核心动力。目前认为移动医疗服务模式提高不了收入,政府也没有明确费用标准参考!解决不了医院规模扩展和科研等现实问题等。
在医疗服务模式方面,中美医学专业观念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中方医院决策者和医生仍认为医疗服务是以医院和医生为主,医生是医疗服务核心的裁决者。因此,无论线上或线下的移动医疗模式仍应当以医生和医院为中心。这似乎把医疗服务的主体对象——患者群体至于被动服务状态,而非美国和国际医学界早已形成的普遍共识——患者参与自己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医疗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而不应该是国内的医院主管、互联网专家或企业精英们关注的纯粹的商业模式和运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往往显示的是十几万医生注册的网络平台,藉此来耕耘所谓的“网络轻问诊”或开发慢病管理等所需要的可穿戴设备或工具。最为蹊跷的是医疗信息化的泛化概念和应用,认为有了患者数据、有了医生注册资源,一切就会顺理成章地开展起来“互联网+移动医疗”。我们在努力改变现有医疗服务系统的同时,也要从新考虑如何关照现在的健康人群。关注所有人、而不仅仅是患者;关注健康、而不是疾病诊疗。正如优医得顶级医院合作伙伴梅奥医学中心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最好的医疗服务是尽可能不需要医生。”
本文由优医得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国看病请咨询400-606-6901


1楼2015-11-16 16: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