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揭示了丢弃在环境中塑料废物的新命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说。
塑料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于高分子量和高稳定性,普遍认为微生物无法降解聚苯乙烯类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研究组、深圳华大基因公司赵姣博士等在环境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合作发表了两篇姊妹研究论文,证明了黄粉虫(面包虫)的幼虫可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
该突破性研究显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聚苯乙烯被完全降解矿化为CO2或同化为虫体脂肪。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尽管如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塑料污染,杨军教授还是呼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饭盒、方便袋。
困境
降解塑料成世界难题
石油化工生产的塑料废物污染是世界环境难题。大部分塑料一次性消费使用后即被丢弃。迄今为止学术界认为,塑料产品由于物理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数十至数百年不会被分解。
杨军教授介绍,2013年全球消费2.99亿吨塑料,其中聚苯乙烯类塑料占7%,每年消耗约2100万吨,常见的塑料饭盒、咖啡杯等可承受开水温度的材料即为聚苯乙烯。权威的调查已经表明,聚苯乙烯这种塑料在土壤、污泥、腐烂垃圾,或粪肥微生物群落里,4个月仅降解0.01%-3%的范围。
每年全世界有4000万吨的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积累, 中国每年约有200万吨废弃塑料丢在环境里。以农田用农膜为例,我国农膜年产量达百万吨, 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无论覆盖何种作物, 所有覆膜土壤都有残膜。据统计, 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 残膜率达42%,大量残膜遗留在农田0-30厘米的耕作层。也就是说, 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 食品安全方面是一个极大隐患。
“塑料在土壤中完全被微生物同化, 降解成CO2和水实现无机矿化, 可能需要200-400年时间, 从而造成在环境中的积累。”杨军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塑料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于高分子量和高稳定性,普遍认为微生物无法降解聚苯乙烯类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研究组、深圳华大基因公司赵姣博士等在环境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合作发表了两篇姊妹研究论文,证明了黄粉虫(面包虫)的幼虫可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
该突破性研究显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唯一食源,黄粉虫幼虫可存活1个月以上,最后发育成成虫,其所啮食的聚苯乙烯被完全降解矿化为CO2或同化为虫体脂肪。这种发现为解决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
尽管如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塑料污染,杨军教授还是呼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饭盒、方便袋。
困境
降解塑料成世界难题
石油化工生产的塑料废物污染是世界环境难题。大部分塑料一次性消费使用后即被丢弃。迄今为止学术界认为,塑料产品由于物理化学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数十至数百年不会被分解。
杨军教授介绍,2013年全球消费2.99亿吨塑料,其中聚苯乙烯类塑料占7%,每年消耗约2100万吨,常见的塑料饭盒、咖啡杯等可承受开水温度的材料即为聚苯乙烯。权威的调查已经表明,聚苯乙烯这种塑料在土壤、污泥、腐烂垃圾,或粪肥微生物群落里,4个月仅降解0.01%-3%的范围。
每年全世界有4000万吨的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积累, 中国每年约有200万吨废弃塑料丢在环境里。以农田用农膜为例,我国农膜年产量达百万吨, 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无论覆盖何种作物, 所有覆膜土壤都有残膜。据统计, 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 残膜率达42%,大量残膜遗留在农田0-30厘米的耕作层。也就是说, 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 食品安全方面是一个极大隐患。
“塑料在土壤中完全被微生物同化, 降解成CO2和水实现无机矿化, 可能需要200-400年时间, 从而造成在环境中的积累。”杨军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