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感觉最深的,倒不是那边的发达程度,也不是那边人的素质,是那种打磨生活的精神,比如淘米就有专门的淘米设备,训练微笑就有专门的训练仪器,看起来很傻,买的人却有很多,所以去日本秋叶原是一定要逛的,不仅仅是电器便宜,样式更多,几乎每一个需求都会有专门的仪器对应,这种精细化程度是在别国难以见到的。而吃饭同样,碟子、盘子、碗都不重样的,菜虽然量少,但种类多样,颜色搭配也好看,就是透着一股精致的做派,比如怀石料理,摆盘和口感都得是追求极致的。
很多人说德国人和日本人做事情认真程度不相伯仲,原因其实有很多,有一种资源匮乏论我觉得很有意思,说的就是日本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稀少,得把东西的附加值提高出来卖,才能赚到钱,因为同样的一块铁块,加工成锄头的附加值就低,如果弄成手表或者瑞士军刀,由于精致化程度提高,就能把利润提高,也提高了竞争门槛,首先模具上就是一道屏障了,更别说后面的精细加工了。
其实,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化分工之后,大国由于资源多分布广,规模竞争力大,不需要单点突破,而小国家就陷入这种规模陷阱里,如果跟进,肯定是被牵着鼻子走,而选择单点突围,如果形成手表军刀哪家强的印象,那么这些问题都会引刃而解,这种精细化的生产产品,替代性弱,竞争力强大,不是一般的作坊和设备能造出来的,而产业链前端的设备制造,后端的销售渠道,甚至是加工制造业,都能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而在这样的产业里面,是不需要担心下岗待业的,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成为专家和达人,培养出来的人的性格,则是比较守规矩,讲究传承和传统的性格。
这种民族性在工业化时代是比较吃香的,因为一切进行得慢,代际传承就比较完整,但到了互联网时代,美国人和中国人起来了,比如一直被芬兰人控制的手机行业,原先是讲究耐用和待机时间的,而到了不守规矩的美国人手上,变成了一台随身电脑,非常易碎且耗电快,整个颠覆了原来的行业规矩,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工业化思路就变成了一种阻碍,现在别说代际传承,年轻人永远是走在科技的尖端的,一个打车软件,让多少广场舞大妈打不到的,在那边大骂。而这种情况只会越演越烈,手机会严重的侵入到生活中。而到了日本,你发现,一切都还是慢慢的,大家都是排着队面无表情的等着地铁,看似礼貌的背后都是一种冷漠和无助。同样在旁边等候的美国人和中国人则是另外的一副样子,兴高采烈甚而大声喧哗。
在日本听到一个朋友说的段子,说日本人当年很后悔把加工业给台湾人去做,后来又到了中国大陆,现在这些人由于这些经验,来赚日本人的钱,甚至自己创立品牌或者给中国企业做代工,相当于养大了对手,我只能说,谁叫你们当年动机不良想用便宜劳动力的呢?
记住,贪小便宜会吃大亏的。。。
很多人说德国人和日本人做事情认真程度不相伯仲,原因其实有很多,有一种资源匮乏论我觉得很有意思,说的就是日本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稀少,得把东西的附加值提高出来卖,才能赚到钱,因为同样的一块铁块,加工成锄头的附加值就低,如果弄成手表或者瑞士军刀,由于精致化程度提高,就能把利润提高,也提高了竞争门槛,首先模具上就是一道屏障了,更别说后面的精细加工了。
其实,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化分工之后,大国由于资源多分布广,规模竞争力大,不需要单点突破,而小国家就陷入这种规模陷阱里,如果跟进,肯定是被牵着鼻子走,而选择单点突围,如果形成手表军刀哪家强的印象,那么这些问题都会引刃而解,这种精细化的生产产品,替代性弱,竞争力强大,不是一般的作坊和设备能造出来的,而产业链前端的设备制造,后端的销售渠道,甚至是加工制造业,都能创造巨大的就业机会,而在这样的产业里面,是不需要担心下岗待业的,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成为专家和达人,培养出来的人的性格,则是比较守规矩,讲究传承和传统的性格。
这种民族性在工业化时代是比较吃香的,因为一切进行得慢,代际传承就比较完整,但到了互联网时代,美国人和中国人起来了,比如一直被芬兰人控制的手机行业,原先是讲究耐用和待机时间的,而到了不守规矩的美国人手上,变成了一台随身电脑,非常易碎且耗电快,整个颠覆了原来的行业规矩,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工业化思路就变成了一种阻碍,现在别说代际传承,年轻人永远是走在科技的尖端的,一个打车软件,让多少广场舞大妈打不到的,在那边大骂。而这种情况只会越演越烈,手机会严重的侵入到生活中。而到了日本,你发现,一切都还是慢慢的,大家都是排着队面无表情的等着地铁,看似礼貌的背后都是一种冷漠和无助。同样在旁边等候的美国人和中国人则是另外的一副样子,兴高采烈甚而大声喧哗。
在日本听到一个朋友说的段子,说日本人当年很后悔把加工业给台湾人去做,后来又到了中国大陆,现在这些人由于这些经验,来赚日本人的钱,甚至自己创立品牌或者给中国企业做代工,相当于养大了对手,我只能说,谁叫你们当年动机不良想用便宜劳动力的呢?
记住,贪小便宜会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