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杂志《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载了南京大学张燕琳和曹芳的署名文章《中国城市PM2.5研究》。
该研究指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190个被监测的中国城市中仅有25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国城市人口人均PM2.5承载量为61微克/立方米,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中国城市中仅有9%的人口居住在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环境条件下。这警示着环境污染将会给城市居民带来极高的健康风险。[url]http://全球28亿人因室内空气污染面临早亡风险[/url]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而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大多数地区。PM2.5成为许多城市的难言之痛。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正式颁布第三版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也首次被纳入监测标准之中。至此PM2.5全国监测网络才开始建立起来。
研究者发现,190个监测城市中日平均PM2.5浓度未达到最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有165个,占比87%。从空间分布上看,PM2.5呈现北方比南方高,内陆比沿海高的特点。最高是在京津冀地区,最低是海南省。其中造成京津冀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除了其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因素外,周边省份如河南、山东、山西等地也难辞其咎。
此外,从季节上看,PM2.5浓度的季节性差异明显。总体上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这与北方冬季供暖有关,而且冬季空气阴沉寒冷,流通性差,污染物不易扩散。这种季节特性也存在着地域差异。例如在西北和中西部地区,PM2.5浓度的峰值出现在春季而不是冬季,这是由于当地春季多沙尘暴的原因。
研究指出,中国空气污染现状严峻,PM2.5浓度在时间和地域上变化大,差异明显,且原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国家在制定空气污染政策时,认清差异,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扬子空气净化器QQ:3075319998
400-99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