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连的兵跟您说,连长让咱七连的兵更象样一点,不跟这一样吗”
“你有要在心里边要答应完成的一件事吗,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你有吗?”
其实,在那些承诺、自责和内疚之后,史今,已经对许三多产生了更多的感情,当伍六一再次劝他放弃许三多时,他躺在坦克车上说了“可是,我对他已经有了情份。”在我看来,这情份不仅仅是战友情,还有兄弟情,父子情,朋友情。
这份情感之下,他让许三多抡锤,并就此锤出许三多的新天地,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中,但他为了让许木木第二次抡锤说的那番话,还是如平地一声雷令人心花怒放,心潮澎湃,心浪起伏。说实话,如果没有这些爆着青筋吼出来的话,我已经快要放弃对史今的继续吹捧,因为我受不了他对许三木的好了,那确实是自作自受。
这吼出的话里,他第一次提到自己的前程,他明明白白的对许三多说了,你想让我明年走人吗?这句话冲出口,预示着史今已经准备用自己的前程去换许木木的前程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能明白,第二次看的时候,心里就忍不住难过,史今啊史今,为何你要如此完美??
不只是完美,是因为许三多对此时的史今,已经很重要了,他为许三多付出了那么多,他回不了头——回头放弃?那就不是史今,而再往前付出,便只有搭上自己的前程了。史今选择了搭上自己的前程,我选择在这里吹捧史今。
所以许三多问班长,班长,我算是你的朋友吗,他说算;所以许三多对班长说你对我很重要,他说你也很重要,然后一字一句的说:“你对我,也很重要!”
这些事,这些话,对于重构许三多的心理状态,是关键,是重中之重,或者说,是史今重构了许三多的心理,他让许三多彻底走出自卑,并开始试着相信和最终相信,我行的,我和其他人一样,我行的!
在史今的鼓舞下,在史今的温暖下,在史今的帮教下,许三多爆发了封闭了二十年的潜能,从此不可收拾。其实故事到这儿,我们应该能预感史今的必然退场,因为主角是许三多的成长,史今能帮到许三多的成长,也就到底了,剩下的事,是袁朗。
但我一直不能原谅许三多对袁朗说的话:“我知道你是帮我最多的人”,对许三多帮助最多的人,一定是史今,是他,发掘并构筑了许三多最坚实的心理地基。
我对许三多那句话的理解是,袁朗史今之后,对许三多帮助最多的人,而许三多这样说,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出他的下一句话,他要指出袁朗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们心中的许木木,也会甩包袱了。
很多温暖的场景我们一定要说,史今在许三多独自在团才面前硬背投来求救目光时,勇敢的出了列,在部队的人知道,在会操时,这是违了大规的;在许三多泄密记性之后,他追着连长问“他帅不帅他帅不帅”;在让许三多一个站在路边傻傻示范军姿后,一个人偷乐着开溜。
可是在成长中,温暖是用来缓冲的,温暖是用来填色的,温暖是用来麻痹的,真正痛到不能痛的离别,即将拉开序幕。
天南海北,远不是一抬腿的距离
“就是这个结果,我早就预料到了。把枪拿起来,三多。再也没人照顾你了,以后你真不能再犯错了……冲吧,冲啊……”
写下这段台词时,真的想哭。张译把史今这段台词演绎得太好,那些无奈,那些不舍,那些压了又压抑了又抑的难过,全都藏在了他那低沉的声音和那瞬间失去了光芒的眼神里。
可怜的许三多,又怎么会想到班长这段话有如此深的含义,他甚至有一些高兴,因为这不是真正的战争,就意味着班长没有真正的死掉。如果,他知道,班长是在和他告别,他还会往前冲么?
他会的,他会冲上去撕了敌人。
当然,许三多来不及撕敌人,因为他要代替史今去师部比武了。而临阵换人意味着什么,除了许木木这种后知后觉的以外,谁都知道。
史今更知道,所以他安静的站在房间里,我直觉他料定了许三多会闯进来,所以当许三多风风火火的闯入他的视线质疑为什么是他去而不是班长去时,他给出一个平静而温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