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帆吧 关注:9贴子:287
  • 7回复贴,共1

‘虞风草堂’---归帆作品;情系沙家浜――“澄湖秋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虞风草堂’---归帆作品;情系沙家浜――“澄湖秋色”。

这是我刻的二枚印章:花好月圆
虞山福地闲人

欢迎大家点评,谢谢!
书法篆刻家归之春作品:”诗情画意"
归帆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是明代诗人沈玄描写常熟(早称为:”海虞“)地方美景,我们也看到很多人 用这句诗来形容他们的家乡美。
《 过海虞》明代沈玄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下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沈玄,字以潜,一作似潜,以字行,明吴县人。宣德初征为医士,后擢御医。工诗好琴。有《潜斋集》。
海虞:常熟在西晋建县时称海虞。后作常熟的别称。
七溪流水皆通海:琴川七弦,其流水注入运河入长江。
  “十里青山半入城”指的正是虞山,元代开始常熟跨山筑城墙,虞山部分进入城内。
虞山,山独峙于平原之间,是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最高点,海拨263米,绵延6.5公里。这里是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满山苍松翠柏,名花珍禽、幽洞深涧,寺宇园林,名人石刻书法分布于山麓之间。时人有“虞山十八景”之称。也是常熟的主要标志,山光水色相映生辉,古韵今声相谐;上至商周、下至清王朝,有大量的历史遗存,现着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这里气候温润,风光旖旎,著名的十八景奇幽并储,处处透着灵秀风雅,素有“江南明珠,虞山福地”的美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明朝诗人沈玄这两句诗,把虞山的地理位置和规模说得清清楚楚。
[虞山]
古有“十里青山半入城,山南尚湖如映带”。
十里虞山遍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全区分辛峰、维摩、兴福、剑门、宝岩五个游览区。有公路贯穿全区,从山脚下可驱车直上最高景区,直到最高点欣赏各类风景。
剑门在虞山最高峰——锦峰之顶,其处高10余米,的巨崖崩裂如劈,有3块怪石相垒在峰之顶端,将坠未坠,景象险极,中间留一缝,缝宽2至3米,传说吴王夫差在此寻剑不得,一怒之下将石一剑劈开,形成中开一缝的石门,故得名“剑门”。
在剑门顶端左侧,是明嘉靖间监察御史邑人钱籍罢官归里后在修凿剑门蹬道同时所建石亭,取名“剑阁”。现原剑阁已不存,80年代,在亭东侧建二层重檐阁式建筑,规模宏大,仍题名为“剑阁”。站在剑阁前方,迎着山风,望向去,只见湖泊纵横,阡陌交错,农舍处处,舟帆悠悠。更美的是向远处伸展的平旷田畴,禾苗翠绿,菜花金黄,红花赤紫,所有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心也变得更宽广,眼也变得更明亮,整个人就这样紧紧的融在这一山一湖中,但就这样一处风景,让人难已忘怀。


IP属地:江苏1楼2015-10-13 08:49回复
    归之春先生和儿子归帆


    IP属地:江苏2楼2015-10-13 11:53
    回复
      山清水秀,江南美。人文气息浓郁话江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1-23 10:37
      回复
        美在江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0-17 06:5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09 10:02
          回复
            浙江的朋友徐良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08 11:1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08 11:1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5-08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