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吧 关注:1,021,978贴子:6,215,647

【女频推书组】高大上推书之文学奖作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女频组收官之作,真的不来留个爪印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10 21:59回复
    表示二楼有重大消息:女频组即将解散。。。此帖为封组帖另:对于推书组帮忙收集资料整理帖子的的行为在此我代表全体女频组致以最真挚的感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0-10 21:59
    收起回复
      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得奖结果已出来,跟着这个风向大家推几本大家可能感兴趣的1小说。
      现代诗,散文类和看上去大家不感兴趣的小说都不推荐,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
      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中国作家莫言。
      文学奖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当地时间2015年10月8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0-10 22:00
      回复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埃切加赖的戏剧,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清新。他的戏剧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起因、发展和结局都合乎情理,但在浪漫主义的夸张中往往带有感伤色彩和脱离现实的倾向。他的剧作道德感异常突出,令人赞佩,他特别善于把握观众的情绪,以强烈的表现力和戏剧效果吸引着观众。他的戏剧被公认为西班牙后期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认为它恢复了黄金时代的西班牙戏剧,人们尊崇埃切加赖为国家戏剧诗最光辉时代的革新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10 22:01
        回复
          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本书收的是他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写的两个爱情中篇小说。《第三个女人》围绕一位画家成名前后的生活描写,激越歌颂爱情,歌颂艺术,同时辛辣地抨击了资产阶级市侩式的爱情观。《过大草原记》则通过一位波兰人和美国姑娘的情意缠绵、荡气回肠地恋爱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美国人为了到加利福尼亚州去淘金,大批移民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横越大草原,顽强地与饥饿和疾病相搏斗,用武力征服当地的印第安人,前去开发美国西部·..的历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0-10 22:02
          回复
            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这是惟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小说,也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最有名的作品,更是一部著名的集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教育性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部畅销百年的鸿篇巨制,本书将北欧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物心灵的陶冶巧妙地熔于一炉,成为了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是一本对孩子有深大意义的一本书,她教会孩子,要热爱小动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0-10 22:03
            回复
              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梅特林克的随笔《花的智慧》把神秘主义和对自然界的兴趣冶为一炉,代表了象征主义者共有的对物质主义和机械论的反抗,涉及灵魂的永恒,死亡的本质和智慧的获得等问题.梅特林克的玄妙沉思集中表现在<<谦卑者的财富>>和<<智慧与命运>>中。而读者最为广泛的是社会昆虫三步曲----<<蜜蜂的生活>>,<<蚂蚁的生活>>,<<白蚁的生活>>。它们不是严格的科学著作或者自然史,而是以科学观察为基础的有关个人状况的哲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10 22:03
              回复
                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大学生汉斯来到高山肺病疗养院探望表兄约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疗。疗养院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汉斯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这些人交往后,思想变得混乱,精神变得消沉了;俄国女子克拉芙吉亚更使他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事业和重任,高山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转眼七年过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吉亚离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东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个个击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汉斯觉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0-10 22:05
                回复
                  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这本小说值得一读,也值得研究,因为它不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巴比特”,还漫画式地表现出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观照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0-10 22:06
                  回复
                    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以罗伯特与安迪兄弟俩争夺情人,双方都在一时气愤中错误地选择人生道路所造成的悲剧,揭示了人们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痛苦情绪,仿佛这一切全在“天边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0-10 22:06
                    回复
                      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小说叙述的是旧中国的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而成为一个富户的故事。贫农王龙娶了一个大家庭的女佣娥兰做妻子。娥兰沉默寡言,吃苦耐劳,甚至在刚刚生完孩子后挣扎着爬起来和丈夫一起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但王龙嫌她不够美貌,对她十分冷淡。大饥荒来了,他们被迫举家前往南方谋生。王龙在一场动乱中浑水摸鱼发了财,靠着娥兰的帮助,回到家乡并买了许多田地,富裕起来。他愈发嫌弃发妻平庸的外貌,另娶了一个妓女。慢慢地,他老了,褪去了年轻时的浮躁和野心,惟一的心愿就是守住家业。他告诫儿子们千万不能卖地,土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孕育一切生命的基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0-10 22:07
                      回复
                        1946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 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荒原狼》通过对个人精神疾病的讲述,展示出现代社会中人性遭到分裂的恶果。无家可归的哈勒尔,像一只狼一样被无情追猎,被精神疾病折磨。哈勒尔在与赫尔米娜、帕布洛、玛丽亚等几个重要人物之间的相互交往中走向了人生的两难,陷入了生命的绝境;最终他又从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启发,摆脱绝望,重新回到现实生活。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赫尔曼·黑塞,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0-10 22:07
                        回复
                          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10-10 22:13
                          回复
                            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盗巴拉巴》拉格奎斯特的是小说集。包括长篇小说《侏儒》(1944)、《大盗巴拉巴》(1950)和短篇小说集《邪恶故事》(1924)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讽刺和抨击了法西斯的暴力政策和野蛮行径,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在母腹中就倍受咒诅的巴拉巴,从未体会过爱的温暖。母亲因受轮暴而产 下他,关于他的到来,似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及至面临亲生父亲那几近致命 的一刀,巴拉巴的个性有了更截然的转变,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只有将自 己的生父抛下悬堐,从此带着那道无法消失的伤疤,巴拉巴用冷漠、争斗来回 应这个世界。
                            在这样背景生存的巴拉巴,内心有着说不尽的无奈和仇恨,而在他脸上那 明显的疤痕,更不断的提醒他残酷且悲凉的痛楚。正因如此,所以当耶稣对众 人说:「放了巴拉巴,钉死我吧!」的时刻,令巴拉巴感到十分的困惑,不管 是否是因众人要求而决定开释他,毕竟那时候,该上十字架的人是他,而那被 称为圣子的人竟愿意成为带罪羔羊,用自己的死换回巴拉巴的自由。除了几年 前被他玩弄过的那位兔唇姑娘以外,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如此的为他牺牲,对于 目睹耶稣钉十字架全程过程的巴拉巴而言,这样的震撼久久无法平复。
                            虽然许多人认为耶稣是为众人死,但对当时的巴拉巴来说,耶稣是代替他 钉上十字架,正如书上所言:巴拉巴比任何人更接近于耶稣。至于对巴拉巴本 身,这样牺牲的爱他还是头一回见到,于是就在他不想去承认,却又不得不承 认的事实中,开始了他对信仰一连串的质疑和追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10-10 22:13
                            回复
                              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10-10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