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通天教主的恋兄情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
太清道祖,教化天下人族;玉清元始,阐尽世间真理;上清通天,截取一线生机。
以是三清三教,共襄三界乾坤。
漫天诸神,灵山圣佛,凡夫俗子,魑魅魍魉,无不秉承着这样的认知。
武王伐纣时,碧游上清灵宝天尊,偏信门下谗言,阻滞仁义之师。三清怨衍,两阵成仇。
那一袭红袍的桀骜身影,在西岐军前狂傲地一瞥,似乎定格了玉虚弟子封神的全部记忆。
上清通天教主,酷爱的红衣,飘逸之姿像极了阐教门人的汩汩鲜血。
那样残酷而决绝的恨意。
时至今日,千年而下,哪怕透过幻境,再见到那尘封在血腥里的面容,哪吒之流,仍是禁不住咬牙切齿。
诛仙阵中,三清斗法,没有人看得分明。
只知道,太上道祖与元始天尊,终合二圣之力,一气荡三清,破阵伏诛。
彼时,故步于西岐阵营中的玉虚弟子,丧命于灭阵余威中的碧游宫人,到底没有看到三清的结局。
那杀戮的始祖,生机的浮屠,渐渐被诸神与世人遗忘。
听说他永远地沉居于上清天外,再不问尘世因果。
然而——
诛仙阵破,跌落在众神视野的,仍旧是那一抹红色。
他败了,败得毫无悬念。
邪不胜正,失道寡助,他自然是该败的。
没有人或神,过问近乎残破的那抹红色。无论是素来生死相搏的西岐军士,还是片刻前竟幡然悔悟的截教众仙。
这样的颓然,让旁观的众神禁不住鼻子一酸。
即便是再可恨……却怎么能呢?那样骄傲的上清教主,怎么能呢?
尤其,那样的像啊。
“你们口中那小人,落败于昆仑山下,不也是如此境遇。”
魔尊的声音平静的出奇,听不出喜怒哀乐,却让人意念崩塌。
烟墟落尽,一个黑色的身影,像是从时光深处走来,一下子点亮了昏晦的战场。
“师叔祖,别来无恙。”
这一声从未听过的称呼,让魂魄将散的通天陡然凝神。
“玉虚门下弟子杨戬,参见师叔祖。”
像是顾忌他没有听见,那黑甲少年恭敬地拱手,毫不犹豫便行上了三清大礼。
通天突然自嘲一笑,活了千万年之久,竟败给了眼下这不过而立的毛头少年么。
这样想着,终于再支撑不住。
“二哥……”
这一声呢喃,他却不知对面的人是否听到。
再醒来时,他已是昆仑山洞中一缕被束缚的幽魂。
身边,仍是那眼神莫测的少年。却是白衣胜雪,邈然出尘。
“师叔祖,且在此处安心静养。”
此言一出,境内境外皆是一惊。
“杨戬大哥……为什么?为何救他?他应该……”
他应该万劫不复,他应该魂归上清……这些话不容旁人开口,那愤怒的魂魄便恸喊了出来。
杨戬承受着他的迁怒,无动于衷。比起耐心,三界少有他的对手。
他便一直等着,等着不可一世的教主冷静下来。
“师叔祖,杨戬此举,实是拜受尊上法旨。”
对面的人登时冷了下来。
“杨戬,玉虚首席弟子,果然是睿智无双。我那二哥岂会知道,他门下竟造就了这样一个超脱上神意愿的神祗。”
杨戬没有表情:“师叔祖过誉了。”
周围的空气只变得阴森可怖。
通天:“我那二哥元始天尊,断不会央人留我残命。你胆敢如此行事,三界奕局,究竟勘破多少?”
杨戬摇头:“师叔祖尚且未曾尽数明了,何况初出茅庐的杨戬。在下只是听到了教主的呓语。”
如同神识消散时一样的,千千万万此的呓语。
二哥……
二哥,你不过仗着我在乎你。
通天一愣。
悲怆的狂笑,从他口中迸出,止不住,也不想止住。
只因他的心,从多久前开始,渐渐地,变得没有一分热度。
“师叔祖以身殉难,决绝如斯,杨戬不敢不敬重。”
境外众神大骇。
什么?说的都是什么……
通天沉默许久:“无论你参悟什么,我只求你一件事。”
杨戬:“师叔祖,尊上应当知道。”
无知无觉的坚持,镜花水月的信念,在此时的杨戬看来,没有撕开血淋淋的疤痕、露出骨血来得痛快。
境外众神已然失声,仿佛一切都颠覆了过来,断了数万仙家生机的恶人,却那样满足的平静。
“我到底不明白,上古大神铺好的究竟是怎样一条道路。”
“封神一战,玉虚碧游之争,不过是古神平衡三界势力的一步棋子。不为正邪,却须有正邪。”
“我那成日里琢磨义理的二哥啊,竟以为我荒唐到什么也不知的地步……”
你不过仗着我在乎你,硬生生将我逼上了这一条道路。
我不信正,亦不信邪,我从来信的,只有自一气化三清,便奉为神祗的二哥。
你却不信我。
你自诩无所不知,却看不透我的算计。
你自诩算无遗策,只漏了你的师弟。
二哥,我却甘心这样入了你的局,甘心承担着三界的骂名,甘心毁了万年的造诣。
你不过仗着我在乎你。
而我苟延残喘的唯一目的,却是从你这徒孙的眼神里,读透了不逊于我的逆天之格。
再提不起兴趣,二哥,我只剩下悲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
太清道祖,教化天下人族;玉清元始,阐尽世间真理;上清通天,截取一线生机。
以是三清三教,共襄三界乾坤。
漫天诸神,灵山圣佛,凡夫俗子,魑魅魍魉,无不秉承着这样的认知。
武王伐纣时,碧游上清灵宝天尊,偏信门下谗言,阻滞仁义之师。三清怨衍,两阵成仇。
那一袭红袍的桀骜身影,在西岐军前狂傲地一瞥,似乎定格了玉虚弟子封神的全部记忆。
上清通天教主,酷爱的红衣,飘逸之姿像极了阐教门人的汩汩鲜血。
那样残酷而决绝的恨意。
时至今日,千年而下,哪怕透过幻境,再见到那尘封在血腥里的面容,哪吒之流,仍是禁不住咬牙切齿。
诛仙阵中,三清斗法,没有人看得分明。
只知道,太上道祖与元始天尊,终合二圣之力,一气荡三清,破阵伏诛。
彼时,故步于西岐阵营中的玉虚弟子,丧命于灭阵余威中的碧游宫人,到底没有看到三清的结局。
那杀戮的始祖,生机的浮屠,渐渐被诸神与世人遗忘。
听说他永远地沉居于上清天外,再不问尘世因果。
然而——
诛仙阵破,跌落在众神视野的,仍旧是那一抹红色。
他败了,败得毫无悬念。
邪不胜正,失道寡助,他自然是该败的。
没有人或神,过问近乎残破的那抹红色。无论是素来生死相搏的西岐军士,还是片刻前竟幡然悔悟的截教众仙。
这样的颓然,让旁观的众神禁不住鼻子一酸。
即便是再可恨……却怎么能呢?那样骄傲的上清教主,怎么能呢?
尤其,那样的像啊。
“你们口中那小人,落败于昆仑山下,不也是如此境遇。”
魔尊的声音平静的出奇,听不出喜怒哀乐,却让人意念崩塌。
烟墟落尽,一个黑色的身影,像是从时光深处走来,一下子点亮了昏晦的战场。
“师叔祖,别来无恙。”
这一声从未听过的称呼,让魂魄将散的通天陡然凝神。
“玉虚门下弟子杨戬,参见师叔祖。”
像是顾忌他没有听见,那黑甲少年恭敬地拱手,毫不犹豫便行上了三清大礼。
通天突然自嘲一笑,活了千万年之久,竟败给了眼下这不过而立的毛头少年么。
这样想着,终于再支撑不住。
“二哥……”
这一声呢喃,他却不知对面的人是否听到。
再醒来时,他已是昆仑山洞中一缕被束缚的幽魂。
身边,仍是那眼神莫测的少年。却是白衣胜雪,邈然出尘。
“师叔祖,且在此处安心静养。”
此言一出,境内境外皆是一惊。
“杨戬大哥……为什么?为何救他?他应该……”
他应该万劫不复,他应该魂归上清……这些话不容旁人开口,那愤怒的魂魄便恸喊了出来。
杨戬承受着他的迁怒,无动于衷。比起耐心,三界少有他的对手。
他便一直等着,等着不可一世的教主冷静下来。
“师叔祖,杨戬此举,实是拜受尊上法旨。”
对面的人登时冷了下来。
“杨戬,玉虚首席弟子,果然是睿智无双。我那二哥岂会知道,他门下竟造就了这样一个超脱上神意愿的神祗。”
杨戬没有表情:“师叔祖过誉了。”
周围的空气只变得阴森可怖。
通天:“我那二哥元始天尊,断不会央人留我残命。你胆敢如此行事,三界奕局,究竟勘破多少?”
杨戬摇头:“师叔祖尚且未曾尽数明了,何况初出茅庐的杨戬。在下只是听到了教主的呓语。”
如同神识消散时一样的,千千万万此的呓语。
二哥……
二哥,你不过仗着我在乎你。
通天一愣。
悲怆的狂笑,从他口中迸出,止不住,也不想止住。
只因他的心,从多久前开始,渐渐地,变得没有一分热度。
“师叔祖以身殉难,决绝如斯,杨戬不敢不敬重。”
境外众神大骇。
什么?说的都是什么……
通天沉默许久:“无论你参悟什么,我只求你一件事。”
杨戬:“师叔祖,尊上应当知道。”
无知无觉的坚持,镜花水月的信念,在此时的杨戬看来,没有撕开血淋淋的疤痕、露出骨血来得痛快。
境外众神已然失声,仿佛一切都颠覆了过来,断了数万仙家生机的恶人,却那样满足的平静。
“我到底不明白,上古大神铺好的究竟是怎样一条道路。”
“封神一战,玉虚碧游之争,不过是古神平衡三界势力的一步棋子。不为正邪,却须有正邪。”
“我那成日里琢磨义理的二哥啊,竟以为我荒唐到什么也不知的地步……”
你不过仗着我在乎你,硬生生将我逼上了这一条道路。
我不信正,亦不信邪,我从来信的,只有自一气化三清,便奉为神祗的二哥。
你却不信我。
你自诩无所不知,却看不透我的算计。
你自诩算无遗策,只漏了你的师弟。
二哥,我却甘心这样入了你的局,甘心承担着三界的骂名,甘心毁了万年的造诣。
你不过仗着我在乎你。
而我苟延残喘的唯一目的,却是从你这徒孙的眼神里,读透了不逊于我的逆天之格。
再提不起兴趣,二哥,我只剩下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