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逝兮吧 关注:349贴子:58,373
  • 7回复贴,共1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9-16 16:25回复
    考点1、 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考点预测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属于环境中的(C)。
    A.广义环境
    B.物质环境
    C.精神环境
    D.教育环境
    考点归纳
    对幼儿教育而言,幼儿园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般来说,物质环境是指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包括园舍、家具设备、玩具材料、游戏空间、图书、室内外装修和布置等一切物质性的东西。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
    考点2、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考点预测
    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是教师在(B)中起到的作用。
    A.准备环境
    B.控制环境
    C.调整环境
    D.变换环境
    考点归纳
    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这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
    1.准备环境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快乐、更轻松地学习和游戏,教师必须准备一个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让环境蕴含目标;(2)增加幼儿的兴趣;(3)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
    2.控制环境
    教师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来激发、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
    教师控制环境大致分为几个环节:(1)诱导幼儿进入活动;(2)帮助幼儿展开活动;(3)指导幼儿解决纷争、困难或情绪问题;(4)帮助幼儿结束活动。
    3.调整环境
    教师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随时审视环境,经常调整环境,使环境处于适宜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16 16:25
    回复
      考点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考点预测
      幼儿园户外的器械设备要符合幼儿的(D)。
      A.身材高度
      B.智力水平
      C.活动能力
      D.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
      考点归纳
      1.户外环境的创设
      (1)地面
      地面以坚实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为宜。
      (2)器械设备
      ①器械设备要符合幼儿的身材高度与活动能力。
      ②器械设备以木材、轮胎、绳网、塑钢等材料为宜,另外,器械设备要安装牢固,定期检修维护。
      ③器械设备的数量与场地面积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3)游戏场地的结构
      ①在设计游戏场地时,应该考虑活动的动静交替和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
      ②幼儿园的游戏场地,应当在促进动作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尤其是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③在设计游戏场地时,要尽量利用地形地貌的自然特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修饰,让幼儿在接近大自然的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4)绿化
      户外环境要进行适当的绿化,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幼儿园小气候;另一方面也为户外活动场地提供遮荫,使幼儿在夏天也能到户外活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9-16 16:26
      回复
        2.户内环境的创设
        (1)面积与空间利用
        ①足够的空间是幼儿在户内开展各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②在面积既定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家具、设备,为幼儿腾出活动空间。
        (2)户内环境的结构
        一个结构良好的户内环境应符合的标准为:①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②各活动区的活动互不干扰;③安全、卫生;④幼儿有独处的地方;⑤对幼儿的行为具有控制的作用。
        (3)壁面布置
        ①要配合课程内容,体现一定的教育目的。
        ②要让幼儿参与。
        ③主要观众是幼儿。
        ④要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间等造型要素之间的和谐性。
        ⑤要考虑幼儿的审美趣味,富有儿童情趣。
        ⑥壁面要定期更换,保持整洁清新。
        考点4、 幼儿院环境创设的原则
        考点预测
        在布置幼儿园的墙面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开动脑筋、共同讨论、动手制作,最后把墙面布置得很漂亮。这符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D)原则。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B.发展适宜性
        C.开放性
        D.参与性
        考点归纳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并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创设环境时,要以目标为依据,把教育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其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中。
        2.发展适宜性原则
        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具有明显的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他们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同时,环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到幼儿的共性,也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
        3.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意义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通过大、小环境的配合,主要是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同心协力,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幼儿。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贯彻经济性原则的具体做法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应当注意根据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情况,把钱花在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花在提高教育的质量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9-16 16:27
        回复
          考点5、常见的活动区类型及其功能
          考点预测
          颜料、蜡笔、橡皮泥、剪刀、纸张等材料应该投放到(A)。
          A.美工区
          B.图书区
          C.沙水区
          D.建构区
          考点归纳
          考点6、 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
          考点预测
          (D)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物质支柱。
          A.空间
          B.氛围
          C.环境
          D.材料
          考点归纳
          1.活动区的创设过程
          (1)确定各活动区的空间位置
          教师要根据本班活动室的面积和结构,依据活动区的设置原则,为每个活动区寻找一个最理想的位置。
          (2)布置各活动区
          按规划好的空间,利用玩具柜、椅子、桌子、大型积木等将各区相对隔开,然后逐一进行布置。每个活动区可有醒目的标志,便于幼儿识别和掌握。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9-16 16:27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9-16 16:28
            回复
              2.活动区材料投放利用的具体要求
              (1)按目标投放材料
              在投放材料时,还要考虑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即为幼儿将来具备某方面的能力,而现在要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完成一些近期目标以实现远期目标。
              (2)按主题投放材料
              主题内容是由若干个相关目标构成的,应该依据相关目标按主题投放材料。
              (3)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
              投放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材料的投放才能满足不同年龄班幼儿,或是同一年龄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
              (4)分期分批投放材料
              材料是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工具。创设每个活动区时,教师应根据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及目标的完成情况分阶段、分批、由易到难地进行投放。
              (5)有些材料需随时投放
              出现随时投放材料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幼儿的临时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活动进行不下去,需要提供一种新材料以促进活动情节的发展。
              考点7、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概念
              考点预测
              "心理环境"一词最早是由(C)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班杜拉
              C.勒温
              D.桑代克
              考点归纳
              "心理环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所提出的。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精神氛围、保教人员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9-16 16:29
              回复
                考点11、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考点预测
                教师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要一视同仁,这表明(D)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
                A.经常联系
                B.双向反馈
                C.要求适度
                D.尊重家长
                考点归纳
                1.尊重家长
                尊重家长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教师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职业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要一视同仁,还要维护家长的威信,切忌在幼儿面前议论家长之短或变相训斥家长。
                2.要求适度
                教师应帮助家长与集体教育保持协调一致,而不是将幼儿园应负的教育任务硬性转嫁到家长身上。幼儿园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应切合实际,应是家长能力和物力所能达到的,不能苛求。同时,要体谅家长的困难,尽力地给予帮助。
                3.双向反馈
                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既要向家长输出科学育儿的信息,也要注意收集家长的反馈,要加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9-16 1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