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吧 关注:124,285贴子:887,354
  • 10回复贴,共1

【资料】狼的中国进化史(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1楼2015-09-15 19:21回复
    摘要 : 世界上有两种狼,一种生活在自然界,一种生活在中国作家笔下,后者拥有今天中国人推崇的一切高贵品德和精神,它是怎样进化出来的?


    2楼2015-09-15 19:22
    回复
      1980年代以来部分以狼为主题的代表性文学作品


      6楼2015-09-15 19:25
      回复
        写狼的中国作家,绝大部分只在动物园见过狼,不排除他们当中有人能分得清哈士奇犬和狼,但后面将谈到他们其实还没人能正确可靠地描述家畜以外的动物。他们关于狼的各种灵感当然来自1978年后海外观念的影响。
        对中国狼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狼王洛波》和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这两本书其实在一百年前就被翻译到中国。但真正在中国社会造成知识和观念冲击,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重新翻译出版。


        7楼2015-09-15 19:26
        回复
          而他的《狼妻》中,待产的母狼一眼看穿了披着公狼皮的“我”只是妄图冒充它丈夫,但英明地预见到“我”这个动物学家为了研究而扮演公狼的角色,将会每天带回小动物,所以一直假装蒙在鼓里。该母狼镇定自若处惊不变的演技,完全可以秒杀孙红雷。
          杨志军先生的《藏獒》虽然写的不是狼,但它也可视为“狼文化”中的一支。杨志军确实有足够的理由藐视《狼图腾》,因为杨笔下的藏獒,在品性的高贵上,比姜戎在《狼图腾》中塑造的狼要高出几个量级。
          譬如《狼图腾》中狼不顾伤亡冲进马群的情节,在小说中被形容为壮烈的自杀式攻击,严格说来,它 只是有伤亡风险,与必求一死的日本神风自杀攻击不是一回事,而《藏獒》中,争斗獒王地位失败的藏獒,在对手试图以宽恕姿态让其臣服时,毅然跳崖自杀,这才 是完完全全的武士道切腹风范。
          当然,《狼图腾》中狼王为了不让受伤的同伴落在人的手中受辱,在其颈部狠咬一口成全其名节,阿云噶的《狼赞》中,公狼为了不让自己的情人受人羞辱咬断母狼的颈动脉,这些帮“人”自杀的行为也很让人感动。
          尤其让人动容的是,藏獒若不幸得了瘟疫,在自知必死时,从容、决绝、饱含深情却又绝不留恋地离开獒群、离开主人的帐篷,孤独地走向荒野,静静等待死亡,等待狼群,因为它要用自己的死,把瘟疫传染给狼群。


          10楼2015-09-15 19:28
          回复


            IP属地:辽宁12楼2015-09-15 19:44
            回复
              留个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9-16 07:23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9-16 10:40
                回复
                  小时候,喜欢动物,唯独讨厌狼,慢慢的变了 ,开始爱它,。。。说白了都是文学惹的祸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9-16 14:09
                  回复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长篇,金曾豪写的,非常感动。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9-16 14:15
                    回复
                      我爱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9-16 1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