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历史吧 关注:19,510贴子:84,890
  • 5回复贴,共1

盖州人的骄傲---金代辽东三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辽金时期,盖州是金国的重镇,文化达到一个高峰。金代诗人辽东三杰、王庭筠、庞铸、刘仲尹俱为盖州人。王庭筠为金代文化领袖。被赵秉文称作“百年文章公主盟”。庞铸《田器之燕子图》是诗词中的佳话和经典。刘仲尹 的诗风有师法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痕迹,写景抒情有一定特色


1楼2015-05-05 08:55回复
    张浩(?—1163年),字浩然。辽阳渤海人。金朝大臣。
    本姓高,辽阳渤海一带的望族,高句丽东明王的后裔,曾祖张霸仕辽,任辽金吾卫上将军,改姓张,祖父张祁、父张行愿。自荐於金太祖完颜旻,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1]。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八年(1130年),赐进士,为秘书郎,主持修建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皇宫。天眷二年(1139年),参预订立各种礼仪。
    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九日,金海陵王完颜亮杀金熙宗自立,天德元年(1150年),为户部尚书、参知政事。天德二年(1150年)十一月,进拜尚书左丞。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进拜平章政事,贞元二年(1154年)二月,拜尚书右丞兼中书令,贞元三年(1155年)二月,又进拜左丞相兼侍中。
    天德三年(1151年)主持燕京都城的营建工作,周围九里三十步。仿汉人都城宫室制度。城正门称“宣阳门”,“中门绘龙,两偏绘凤,用金钉钉之,中门惟车驾出入乃开,两偏分双单日开一门。”[2]。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定都燕京,“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中都。”[3]《金史》说海陵王对张浩“用之厚,遇之薄”。完颜雍杀海陵王即位,张浩上表称贺。大定二年(1162年),拜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大定三年(1163年),病死。


    3楼2015-05-05 08:59
    回复
      刘仲尹 金代文学家。字致居,号龙山。盖州(今辽宁盖县)人,后徙沃州(今河北赵县)。一说辽阳(今属辽宁)人。生卒年不详。其活动年代约在熙宗、海陵世宗朝。家世豪富,勤奋好学。海陵炀王正隆二年(1157)进士。历官潞州节度副使,后召为都水监丞。
      刘仲尹传世作品有诗、词二类。他的诗风有师法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痕迹,写景抒情有一定特色。现存诗全是近体,咏梅花、牡丹、酴□等的作品竟占了一半,其余也多是闲适诗。可见他曾深受金朝中期诗坛上逃避现实的风气影响。刘仲尹的词全是小令。词风绮丽柔婉,讲究含蓄蕴藉,与诗稍异。他主要宗法北宋晏□道、秦观、周邦彦、等人,写景抒情,颇有意境,尤以恋情见长。个别篇什不涉闺帏,而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乡村风光,如"蚕欲眠时日已曛,柔桑叶大绿团云。罗敷犹小,陌上看行人。翠实低条梅弄色,轻花吹垅麦初匀。鸣鸠声里,过尽太平村"(〔摊破浣溪沙〕)。。所著《龙山集》,元好问在《中州集》卷三刘仲尹小传中说,曾于仲尹外孙李钦叔处见其原本,但久佚。其诗现存近30首,词10多首,并收入元好问编《中州集》及《中州乐府》中。


      4楼2015-05-05 09:00
      回复
        东北地方历史人物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07 0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