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吧 关注:184,889贴子:9,252,004
  • 1回复贴,共1

新手需要了解的乙肝病毒科普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播乙肝病 病 的特性
(1)第1章 乙型肝炎的感染与传播乙肝病毒的特性 (1)1.乙肝病毒有哪些特性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和反复实践,人们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我们介绍乙型肝炎病毒(英文缩写HBV)的一些基本特性。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非常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其形态有球形、丝形、弹形、砖形、蝌蚪形。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衣壳组成,不能够自行繁殖, 需要进入到宿主细胞内,利用细胞的物质与功能,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后将病毒颗粒释放到细胞外,而这个过程也使机体细胞受损。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 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有一定耐受性;在零下20℃时可存活20年,在37℃时可存活7天,在55℃时仍然能存活6小时;对乙醇(又称酒精)、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碘酊等不敏感。加热到100℃10分钟或65℃10小时可使其传染性消失,对0.5%过氧乙酸、3%漂白粉以及0.2%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等敏感。了解乙肝病毒抵抗力情况,有利于我们控制和杀灭病 毒。最喜爱寄居在肝——即嗜肝性 HBV一旦入侵人体,主要侵袭肝,在肝细胞内大量增殖,这就是它们的嗜肝性。
据研究,这是因为肝细胞表面有一种“受体”的缘故,也就是说,肝细胞表面有与乙肝病毒相对应的结构,乙肝病毒一进来就对号入座了。大量HBV集中于肝细胞内,并在其中复制增殖,不仅造成肝细胞损害,更重要的是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由此加重了肝的炎性反应,导致肝炎发作。时常光顾其他组织细胞——即泛嗜性 所谓泛嗜性就是非肝组织细胞它也侵袭,比如胆管上皮细胞、胰腺 上皮细胞、肾小管细胞、胃黏膜细胞及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等,侵入这些部位也可致病,如HBV相关性肾炎、HBV性糖尿病等。但泛嗜性并不一定在每一个个体中发生,很多人没有泛嗜性损害,所以说是“轻度”泛嗜性,HBV主要还是侵袭肝。有严格的种属特性 许多传染病与动物有关,细菌或病毒可寄生在鼠、狗、猫、兔、牛、羊、猪等动物体内,这些动物都可以作为传染源或者是重要传播媒介。HBV不同于这些病原体,它有种属特性,到目前为止,只有人、黑猩猩、长臂猿、狒狒对HBV易于感染,也就是说,只有人、黑猩猩、长臂猿、狒狒才会得乙 肝。
有趣的是,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土拨鼠、地松鼠和北京鸭的肝炎病毒似乎与人的HBV类似,这倒是给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虽然在吸血昆虫体内检查到HBV的踪迹,但只是暂时“居住”而已,一般不会在它们体内复制增殖,因此大可不必害怕叮咬过乙肝病人的蚊子再来咬健康人时而被传染上乙肝病毒。家中圈养的宠物,如狗、猫、猴、鸽子等是不会传播HBV的。感染的慢性化 所谓慢性化,指的是人感染HBV后不易被立即清除掉,而容易转为一种长期感染的状态。一般而言,人感染HBV持续6个月以上就称之为慢性感染了。我国 HBV感染有明显慢性化倾向,特别是胎儿期及幼儿期感染,多为慢性化过程,长期携带HBV,体内呈“免疫耐受”状态,也就是与“病毒”呈和平共处的状态,不能将病毒清除。这个过程可长达10~30年或更久,因此这一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也就成为乙肝传染源的重要构成部分。
乙肝病毒的基因易发生变异 变异是所有病原微生物的共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环境的变化,病原微生物通过变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相对于其他一些病毒,HBV是属于极容易产生变异的病毒之一,它的4个基因组(S、C、P、X)均可发生变异,来逃避外界的攻击,另有 某些抗病毒药物也可导致病毒变异。病毒的变异特性是不可控制的,所以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目前在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中,防止病毒变异是一个重要课题。乙肝病毒的致癌性 现在已经肯定,HBV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病因,80%~9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都曾患过乙肝。有人观察发现,有20年乙肝病毒感染病史者,有5%~10%发生癌变,而癌变发生率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及时地减少HBV数量,是可以降低癌变的风险的。癌变的原因是HBV的X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上,使肝细胞发生突 变,导致原发性肝癌。了解了HBV的特性,可使大家对慢性乙肝有较清楚的认识,对防治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谈癌色变。目前预防乙肝有效果良好的乙肝疫苗,国家已于1992年起将其纳入计划免疫。以北京、上海为例,新生儿接种以来,学龄前儿童的HBV携带率已下降至0.5%。这样不仅预防了乙型肝炎的发病,也大大预防和降低了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4-24 00:15回复
    第5章 乙型肝炎的治疗 (2)第2章 乙型肝炎的治疗 (2)临床上经常碰到不理解抗病毒治疗重要性的患者,他们关注的往往是肝功能是否异常,ALT是否升高,总是希望通过短时间的降酶保肝方法使某些肝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使肝功能完全正常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治疗后有短时间的ALT恢复正常,也不可能会长久,而且会反复发作,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因为肝炎的发作和肝功能的异常主要和两种因素有关,即病毒活跃复制和机体免疫反应。长期病毒活跃复制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肝炎反复发作。因此,只有通过“釜 底抽薪”,有效地清除或抑制病毒复制,肝炎发作才会平息,肝功能就会真正恢复正常。抗病毒治疗不仅是为了维持肝功能正常,更重要的是为了阻止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进展。慢性乙肝的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冶疗。并且,临床上也发现HBV感染者的不同结局,也就是表现出的疾病谱与HBV-DNA的多少之间也呈正相关系。因此,不容置疑,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是治疗的关键。抗病毒治疗的疗程较长,抗病毒治疗尽管难以根治乙肝,但长期坚持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尽管长期治疗 所需费用较高,但如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治疗就更困难,费用就会更高。不接受抗病毒治疗,不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病情将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抗病毒治疗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根治,还不如说是为了长期阻止病情发展。哪些情况下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到底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一般而言,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乙肝病人,最好是接受治疗。而这个反复发作的慢性乙肝病人又是有所指的,并非每个HBsAg阳性的病人皆为这类对象。其中,反复发作指的是在半年之内有过2次以上的肝功能 ALT升高的情况,并且一定要明确是慢性乙肝所致,也就是说要排除其他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可能因素,如脂肪肝、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甲亢等,均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其次,还要看病人的HBV-DNA的量到底有多高。再次,病人的“两对半”检查中,HBeAg的阳性与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如果阴性,抗病毒治疗的指针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另外,在决定是否建议抗病毒治疗考虑时,大家也应该充分注意患者的家族成员疾病谱,如果已经有直系亲属出现了慢性乙肝相关的严重的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那么也应该注 意尽早抗病毒治疗让HBV-DNA维持在低水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4-24 0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