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缩果病主危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病果个小、皱缩,干瘪、果肉黄色、味苦,含糖量低,不堪食用。-一般在枣果变白至着色期,气温在23-28℃是发病盛期。一旦遇到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天气,此病易爆发成灾。无公害防治措施: 1、科学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合理间作矮秆作物,不能间作高杆植物,有利通风透光,疏花疏果,适量挂果,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病力。雨季及时排除果园积水。 2、清洁果园,铲除菌源。秋冬季节清除病果烂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枣树萌芽前喷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3、合理喷药。根据气温和降雨情况,在发病前的6月下旬用1次杀菌剂消灭树上的病源。枣果采收前15天是防治关键期,细菌性缩果病(果有恶臭味),可用农用链霉素70-140单位/毫升,土霉素140-210单位/毫升,卡那霉素140单位/毫升;对真菌性缩果病(果无恶臭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枣缩果宁1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喷药要仔细,使果面全部着药,遇雨及时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