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文艺吧 关注:8贴子:560
  • 7回复贴,共1

杨老师的留言和文章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5 回复:有新青一中89届四班的吗?(韩兆德老师班学生请进)  
 我不是这个班的一分子但是我很羡慕你们,有一块活动空间.  
 
  
 作者: 125.106.6.*  2007-4-5 17:11   回复此发言    
 
--------------------------------------------------------------------------------
 
76 回复:有新青一中89届四班的吗?(韩兆德老师班学生请进)  
 集体照穿黑衣服的是不是李淑铃啊?都认不出来了.怎么没有王洪熙呀?王洪熙在干什么?照片还是不错的,王司宝和董本杰越来越帅了. 
有知道杨景春的吗?谁知道告诉我.听说老杨到黑大伊春分校去了,但现在黑大分校中文系没有这个老师.老杨课还是不错的,工作也认真.  
 
  
 作者: 125.106.6.*  2007-4-5 17:36   回复此发言    



1楼2008-04-17 17:25回复
    李淑铃、董本杰以及其他同学好: 
    我是杨景春。十分高兴在这里又与大家会面。我一共留言四次,在虚拟世界转悠久了,一下子来到阳光下,还真有些不适应,所以,我用的是令人讨厌的匿名。 
    75楼、76楼作者是我。看了你们在刘业兴家的照片,觉得特别亲切。另外,许多同学的名字都是我十分熟悉的,唤起了我许多沉淀了的记忆,我很难忘记你们,故而写了一些话。尤其有一位同学一不小心提到了我,真是让我好感动。于是,我不甘寂寞,不好意思,自我表扬了一下。也是为了唤起你们的注意,可惜你们没有猜到是我。这就是网络的厉害,自己表扬了自己,你们还以为是别人在说话。我把自我表扬的话指给我爱人看,她高兴得连晚饭都没吃,说一中八九届四班学生真够意思,这么多年了还没忘记老师,我说,那当然。 
    80楼、94楼是我写的。 
    迟迟没有露面,主要是想考验一下你们的智慧,考验一下你们的判断力和忍耐力。其实也没有几天时间,我的第一个帖子是07年4月5日写的,到今天,4月12日,满打满算才7天。为了证实现在这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可靠性,我把2006年的照片传上几张,照的不好,欢迎评头论足。以后再贴照片,千万不要说“勿品头论足!”了,我倒是觉得,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指手画脚,有一个剧,叫《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路过贵地,能到这里浏览一下,能费心、费力、费神,敲上几个字的,都是朋友,都是一种缘分。有一位网友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其实不算什么,结果有一个同学破口大骂,还被删了帖子。这里本来没有几个人,我想,这位网友大概永远不会来了,如果74楼的同学能来一句“谢谢你的夸奖”该多好,人们会说,看人家韩兆德老师的学生多有胸怀,多么优雅,我这个当年的语文老师也有面子呀! 
    74楼的同学,我不知道你是谁,你能向被你骂过的网友以匿名的方式表示一下你的后悔吗?久未见面,见面就批评,或许,这是当老师的通病,不好意思,自我批评一下。 
    本想两个月之后再作回复,实在不忍心了。只得违背诺言,今日闲暇,敲上以上一些话。对以上留言给你们造成的烦恼表示由衷的歉意。“同学”一词,我的理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同时学习,一个是老师对学生的称谓,我用的是第二条意思。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参与进来,热闹一下,我如果有别的信息,还会提供给你们的。 
    我今天用的是注册实名,需要说明的是,“杨景春”已经有人注册,是个20出头的青年人,自我简介写的是“玩的就是心跳”。我用的是“杨景春”,前者的所有言论和我无关,在“百度”里,“杨景春”的所有言论由我负责。 
    现在,我要像在新青一中时一样,对咱们的韩兆德老师大喊几声:老韩,赶紧出来!你的学生等不及了,用实名讲话,匿名,匿名,匿的什么名啊,将你的近照还有魏老师的照片,传上几张,让大家看看,咱们也十几年没有见面了。咱俩在一中的合影就别往上传了! 
    祝同学们事业辉煌,生活快乐! 
    此致敬礼 
    杨景春 
    2007年4月12日


    4楼2008-04-17 17:28
    回复
      • 61.51.226.*
      08 将此文献给我时时不能忘记的北方,以及一去不复返的岁月 
       希望,在这里升起 
      ——黑大伊春分校散记 
      旭日将升,东方的天空跃动着一片片艳丽的朝霞。我站在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的最高建筑上,俯瞰整个校园。 
      黑大伊春分校这个名字,早在3年前就已经震响在我的耳边了。学校坐落在市区西郊,现有学生近千名,占地13 万平方米。这几天,我经常在校园里散步,尝试者从各个角度去认识这座建在小兴安岭林区的新学校。从造型新颖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到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学生宿舍,从别致典雅充满天然情趣的教工餐厅到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从文体楼和有全封闭看台的标准田径场到拥有一流复印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试验中心大楼,以及前景诱人的校办企业-------这里的一切显得那么美好。阅览室里摆放着种类繁多的图书、报刊,课后这里便成了师生们频频光顾的好地方。 
      为使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近百名教师在这里抛洒着心血和汗水。正像他们的校歌唱的那样:“汤旺河畔,创造了人才的摇篮;红松故乡,云集了未来的栋梁。园丁耕耘,奉献赤诚; 学生刻苦,志在四方-------”这个学校的第一批402名毕业生已于1995年毕业,有近五十名学生被分到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和哈尔滨等地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到2010年这个学校的在校生将达到2000人,各项建设水平也将跨入省内同类高校前列。 
      现在,太阳还没有出来。黎明时分的伊春,静静地躺在山峦的怀抱中。不知为什么,站在这里环顾校园,目光总会不自觉地投向教学楼前那一池碧水,以及碧水中跳跃的仙鹤、喷水的鲤鱼。这组雕塑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那3只一跃而起的天鹅,振翅一展排云上,便引豪情到九霄,它将黑大分校决策者的远大志向、新一代大学生的壮阔胸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记得有一天,我带着我的学生沿着飘带一般的盘山公路,来到了南山的兴安塔下。爬上塔的顶层,黑大分校和伊春城全景尽收眼底。此时此刻,这座在林区“两危”困境中崛大学的艰难创业史,又深深地 震撼着我。 
      东方的云霞越来越红了。7点30分,大学生们从宿舍、从食堂、从学校的各个地方络绎不绝地走进教学大楼。如果说今天他们是在蹒跚学步,明天,他们就会翱翔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原载1996年《中国教育报》) 
       
       
       作者: 杨景春 2007-4-19 19:57   回复此发言


      11楼2008-04-18 14:34
      回复
        • 61.51.226.*
        320 回复:回复253:有新青一中89届四班的吗?(韩兆德老师班学生请进 
         今天刚刚坐在这里,就看见了刘业兴同学在不停地鞠躬,动画技术不赖呀! 
        我同意楼上的观点,刘业兴同学,你好,鞠躬一个两个就行了, 差一不二就行了,多累呀,看着叫人心疼啊! 能不能换一个图哇!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早已经不再生气了,向赵晶代好.祝你全家幸福, 希望你事业有成! 
         
         
         作者: 杨景春 2007-4-20 15:57   回复此发言


        12楼2008-04-18 14:35
        回复
          • 61.51.226.*
          348 回复:回复253:有新青一中89届四班的吗?(韩兆德老师班学生请进 
           今天心情不错,刚刚看完了淑霞的问候的帖子,又看见了刘雪峰的感叹,可以说,写的均文情并茂。无论是远走他乡的游子,还是根据地的守卫者,我都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快乐每一天! 
          另外,看见毕业照片,格外亲切,因为这张照片是我没有的。感谢照片提供者淑玲! 
          大家要像韩老师学习,昨天我说:“韩老师,把中国史或者世界史中有意思的小故事、奇文逸事等敲上一点,让我们也长长见识。”结果,韩老师不辞辛苦,今天早上6点30分就敲上一段关于吸引对方注意,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才能成功的小故事,读了很受启发。我在这方面是吃过许多亏的。由于性格内向,又不善于言辞,极不愿意在公众场合露面,自己老是觉得长相难看,开大会从来不敢坐在第一排,一旦坐在第一排,那真是如坐针毡。 
          再就是从来不敢主动见领导,怕见官,在新青时怕见校长陆久臣,在伊春时怕见校长王希文,在衢州学院怕院长-----,你看,在这里我连他的名字都不敢提,这是多年来形成一种心理障碍。 
          看了这则故事以后,觉得今后真得改改了。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自我推销哇! 
           
           
           作者: 杨景春 2007-4-23 13:50   回复此发言


          13楼2008-04-18 14:40
          回复
            • 61.51.226.*
            谷世泰的散文往往透过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来显示时代风貌和历史足音,同时又有文学情趣,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表现手法上多用白描,忠厚而朴实地纪录生活的本来面貌,因而有真切、自然之美。 
             
             
             作者: 杨景春 2007-5-8 20:45   回复此发言 
             
            --------------------------------------------------------------------------------
             
            511 回复:打上一小稿,献给新青吧,献给兴安岭以及生我养我的松嫩平原 
             再如董玉振、姜孟之的小说,笔调轻松、幽默而诙谐。所有这些,构成了小兴安岭文坛的多姿多彩。姜孟之的小说《马齿苋苦斗记》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受到文艺界的重视,中宣部文艺局、文化部、《文艺报》社等单位专门在伊春市召开研讨会,对《马齿苋苦斗记》给予高度评价。董玉振、李平、刘凯创作的报告文学《流金岁月》再现了林区开发初期的生产生活情景,热情讴歌了老一代林业工作者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受到了林区人民的欢迎。 
            作者们有一个相同点,即都热爱林区,熟悉林区生活,对林区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他们的写作动力和基础。有这么多人,都写森林的苍莽、山岭的迷人,都写淘金者的艰辛、伐木人的情怀,都写这块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便很容易出现近似的风格,形成小兴安岭文学流派。各种不同风范的作品交相辉映,构成了光彩陆离的复合空间,在多色调表现林区生活的同时,满足着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另外,在流派逐步形成过程中还会吸引更多的作者不分门派,团结同道,都在“小兴安岭文学流派”这杆大旗之下纷纷聚拢,使小兴安岭文坛绿草如茵,红花似火,出现繁荣多姿的艺术景观。 
            正因为有这么一群创作上富有活力的作者,正因为有这么一批充满小兴安岭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一批散发着红松油脂芳香的作品,所以建立“小兴安岭文学流派”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能性,荷花淀文学流派主要成员之一刘绍棠在阐述“荷花淀文学流派”能否成立时说,文学流派“是由艺术旨趣上相近的作家的共同劳作、艺术追求上可以引为同调的作品的日积月累,自然而形成。虽未申请注册,领取执照,但早已为读者有目共睹,人所共知。事实胜于雄辩,无须谁的钦定和恩准。”③话虽尖刻一些,但却道出了流派形成的真谛。 
            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建立小兴安岭文学流派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它需要作家们齐心协力的努力,能拿出更有分量的作品。需要进一步增强群体意识,认识到群体意识的优越性。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没有文艺界的大团结,就没有文艺界的繁荣。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积极因素,使我们的文艺创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小兴安岭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还没有完全形成,但已初具规模,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为使其进一步充实提高,最终成为较完整的文学流派,文学艺术家们必须由不自觉进入自觉追求状态。只有深入挖掘林区人民的斗争生活及其精神实质,重新认识人类和森林、土地的依存关系,反思人类行为,才能以自身气质在各文学流派中获得消融不了的鲜明性。在流派风格上,要进行更有效的探索。多方吸取营养,通过借鉴和创新增强艺术肌体的丰满性。创作上既要求同,也要求异。没有同,各自为战,就不会产生让读者承认的整体风格,因为没有思想与艺术倾向的相似处,就不会有凝聚力,难以形成流派。没有异,就不会使个人风格多样化,而个人风格多样化又是群体风格的生命和基础。没有异的结果,会使整体风格平板呆滞,缺乏丰富性甚至消失。 
            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习俗和生存方式。一提小兴安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森林。森林作为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小兴安岭的森林以它的巨大、神秘和美丽而著称于世,不屈不挠的生机中蕴涵着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这里不但有我国古代先民的生存遗迹,也有抗日联军奋勇杀敌的旧址,每一道山岭,每一条江河都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历史的参与者,这里流过民族屈辱的血,也流过民族骄傲的泪。这里有四季常青的松树,遍地盛开的映山红,以及数也数不清的无穷无尽的奇花异草。它有自己的春夏秋冬、朝霞落日、电闪雷鸣和震撼人心的暴风雪,更有上百万英雄儿女,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画着小兴安岭的未来,这些都是文学创作的沃土,森林文学有着广阔的天地。小兴安岭不但生产森林,也生产作家,前些年,在黑龙江省文联屈指可数的几个专业作家中,就有潘青和屈兴歧是在伊春走出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小兴安岭森林那博大、壮阔、幽深的气质,演变为他们文学作品的艺术氛围,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也无论他们写什么东西,小兴安岭的山,小兴安岭的水,小兴安岭的人,都时时闪现在他们作品的生命基因中,他们所走过的道路,不会给有志于创建小兴安岭文学流派的作家们深刻而又宝贵的启示吗?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丰硕的收成需要辛勤的汗水,“小兴安岭文学流派”这株大树的最后长成,还需要小兴安岭文艺界的各路英雄好汉们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前景,我们充满信心。 
            1、杨树文《谭德生诗的思想艺术特色》,见《林业文学》88年1期。 
            2、任愫《森林诗派之我见》,见《林业文学》87年1期。 
            3、刘绍棠《创刊述旨》,见《荷花淀》文学杂志1988年创刊号。 
             
             
             作者: 杨景春 2007-5-8 20:45   回复此发言


            19楼2008-04-18 15:11
            回复
              • 61.51.226.*
              615 回复:回复253:有新青一中89届四班的吗?(韩兆德老师班学生请进 
                 打上一篇小稿,献给高二四的“新手”和“老手”,献给崔宗涛,献给三班没有透漏姓名的同学们,借以缅怀那段一去不复返的岁月。再顶一次,支持一下。 




                         胶皮鞋和靰鞡草(散文) 


                                     杨景春 

                我第一次穿买的鞋,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是那年腊月的一天。由于家庭生活的拮据,父亲和哥哥不得不拉着一爬犁烟叶到离家十二里路的集镇上去出售,以便办点微薄的年货,并为我买一双新鞋。 
               还记得出发前,爬犁在家门前的情景。 
               由于我经常和一些小朋友在门前的大道上玩耍,所以,这里有一块既没有雪也没有冰的干土地。而爬犁恰恰停在这里,启动时,父亲在前面拉着绳子,弯腰曲背,头向下垂,两腿用力地蹬着地面,绳套深深地勒进棉袄。身子虽没有贴着地面,但和地面构成的夹角是小而又小的,真像一幅画上所画的纤夫的形象。这时,我真后悔极了,心想,真不该和小朋友们胡闹,以致使这里的冰雪荡然无存,爬犁的启动如此艰难。还是我上前帮了在后边推爬犁的哥哥一把,爬犁才启动了,滑向了前面的雪地。 
               “试试,这是给你买的新鞋。”晚上,父亲带着自豪和夸耀的神情,把一双新鞋放在我的手上。 
                这是一双草绿色的胶皮鞋,乡亲们亲切地称之为“胶皮靰鞡”。 
              在我儿时的心目中,它当然比家里做的布鞋强多了,你看,这绿帆布的鞋面多么瓷实啊,胶皮底黑油油的,发着亮光,看不见一针一线,不像家做布鞋的鞋底,密密麻麻地穿满了细绳。这鞋底和布面胶合的多么紧密呀,扯都扯不开。 
                也许过早地体谅了生活艰辛的缘故吧,我从来没有向家里要过穿戴。父亲之所以要为我买一双新鞋,现在我猜测,也许是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进入小学中年级了还没有穿过一双买的鞋而遗憾,也许是听说我的功课较好而对我的奖赏。 
                叫它胶皮靰鞡,是为了和牛皮靰鞡加以区别。 
                还是在我上学之前,父亲曾穿过一双牛皮靰鞡。每一次父亲穿它和脱它的时候,我都在一旁呆呆地观看好长时间。看他怎样把旧的靰鞡草掏出,然后又怎样把一捆新草弄得乱蓬蓬的,絮进鞋里。不过,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牛皮靰鞡的那种古怪的样式,鞋的前部向上高高翘起,飞檐一般,一排长长的褶皱,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鞋面上,谁看了都要暗暗佩服手工缝制者的匠心。鞋的后半部,鞋底与鞋帮又呈现为规规矩矩的直角,犹如半截木槽。这种鞋的穿法是,先在鞋里边垫上一块较大的布,接着才能絮草,穿上后,把故意漏在鞋外边的草和布紧紧地缠在小腿上,再用和鞋连在一起的两米多长的麻绳子左一道右一道地绑起来。看着它,我常常偷偷地发笑。有一次,父亲说:“笑什么?暖和着呢。长大了也给你缝 一双。”这时,我的心里笑得更凶了,这种鞋,暖和是暖和,但样子太难看了,太苯拙了。 
                如今,我有了一双胶皮鞋了,尽管大家把它也叫做“靰鞡”,但比父亲穿过的牛皮靰鞡自然强多了,鞋里洁净的白布上,清晰地印着35的记号,鞋底胶皮上凸起的商标和橡胶厂的名字,更是手工所无能为力的。单说这两根浅绿色的鞋带吧,一般长短,一般粗细,终端又用铁片牢牢箍住,使用起来太方便了。这厚厚的鞋底可能垫了海绵吧?要不怎么用手一按有弹性呢。真想马上穿上它,就着下弦月的微光,到村中大道走上几个来回。 
                胶皮鞋从样式到穿法都有别于牛皮靰鞡,但在东北农村,胶皮鞋是照样絮靰鞡草的,因为外面太冷,絮上草更暖和。 
                我们这里有几句流传极广的话:“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可见靰鞡草的宝贵。 
                每年夏天挂锄之后,每个生产队都要派出几挂马车,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拉着社员们去远离家门三十里的河套去割靰鞡草。图热闹的孩子们这时往往缠着父辈或者哥哥、姐姐们,嚷着要去。午餐是白面馍馍,煮熟的鸡鸭蛋是一定要带的,因此,干这个活很有吸引力。 
              


              20楼2008-04-18 15:17
              回复
                • 60.216.201.*
                杨老师,最近可好?网络真是神奇,我偶然进了这个论坛,竟然在此遇见您 ,幸之幸之! 我是您在黑大伊春分校的最后一批学生,您走之后,非常想您,想您的课,大多数同学和我有同感.听过您的课很幸运,祝您在远方发展得更好! 

                 学生 侯晓


                23楼2008-06-02 1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