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径长度来看,商杭跟郑徐比没有任何优势。郑合与郑徐相当 。考虑到京沪高铁设计时速380公里/小时、郑徐350公里/小时、宁杭350公里/小时 、商合杭 350公里/小时 、 郑合250公里/小时(周口阜阳段),远期来看郑徐转京沪有更潜在的优势
另外根据现实情况及可预见的未来,郑州方向的人流应该绝大部分去往沪宁杭,少部分去往安徽地区,根据上面的路线来看,郑州去上海及杭州,应该走徐州最科学最经济最符合人流流向,且京沪高铁设计标准更高,设站更少,线路更顺直,徐州是接入京沪高铁最近的地点,郑州方向过来的跨局长途高铁考虑到总运行时间的因素,只能停较少的站点,比如郑州(西安) 到上海,每趟车必定会跨越一半以上的站点,郑沪方向又不是京沪方向可以开行大量车次,这样综合起来,去往上海杭州的长途高铁大多数肯定走徐州过,当然考虑到沿途的需要,会有一两趟车走商杭线。商杭高铁虽然设计时速350,但是设置站点过多,更多的是起到安徽省内城际作用,要想保正商杭上的小站能有一定的车次停靠,满足旅行需要,只能靠商丘或阜阳始发去往沪宁杭的高铁,指望郑州过来的车肯定不行,何况将来徐盐通车后,郑州的车还会有一部分走徐盐线。再说,现实已经有宁杭线的存在情况下,杭州往北向的车还是走宁杭的多,走商杭的占少数。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会说京沪高徐州蚌埠段快饱和了,加不进车了。那么现实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徐蚌段现刚过100对车,对于京沪这样设计380时速的高铁,合理科学的调度,本线加跨线跑个250对以上的车没有任何困难。现在一条高铁才开通3年多就说要饱和了,有点开玩笑了。郑徐及合福开通,在近期最多能给京沪加60对车左右,不会给京沪带来多大问题,当然了,如果铁总不想提高管理水平,安于现状那另说(即使这样,京沪跑个200对车也很容易),再退一步说即使将来京沪饱和了,那也是该建设京沪二线,而不是靠商杭分流京沪的车。
综合分析下来,以后郑徐和宁杭会成为上海和杭州方向往北开车的主通道,商杭主要起到安徽省城际线及作为将来京九线一部分,郑合只能算支线起到串联小区域的作用。
另外根据现实情况及可预见的未来,郑州方向的人流应该绝大部分去往沪宁杭,少部分去往安徽地区,根据上面的路线来看,郑州去上海及杭州,应该走徐州最科学最经济最符合人流流向,且京沪高铁设计标准更高,设站更少,线路更顺直,徐州是接入京沪高铁最近的地点,郑州方向过来的跨局长途高铁考虑到总运行时间的因素,只能停较少的站点,比如郑州(西安) 到上海,每趟车必定会跨越一半以上的站点,郑沪方向又不是京沪方向可以开行大量车次,这样综合起来,去往上海杭州的长途高铁大多数肯定走徐州过,当然考虑到沿途的需要,会有一两趟车走商杭线。商杭高铁虽然设计时速350,但是设置站点过多,更多的是起到安徽省内城际作用,要想保正商杭上的小站能有一定的车次停靠,满足旅行需要,只能靠商丘或阜阳始发去往沪宁杭的高铁,指望郑州过来的车肯定不行,何况将来徐盐通车后,郑州的车还会有一部分走徐盐线。再说,现实已经有宁杭线的存在情况下,杭州往北向的车还是走宁杭的多,走商杭的占少数。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会说京沪高徐州蚌埠段快饱和了,加不进车了。那么现实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徐蚌段现刚过100对车,对于京沪这样设计380时速的高铁,合理科学的调度,本线加跨线跑个250对以上的车没有任何困难。现在一条高铁才开通3年多就说要饱和了,有点开玩笑了。郑徐及合福开通,在近期最多能给京沪加60对车左右,不会给京沪带来多大问题,当然了,如果铁总不想提高管理水平,安于现状那另说(即使这样,京沪跑个200对车也很容易),再退一步说即使将来京沪饱和了,那也是该建设京沪二线,而不是靠商杭分流京沪的车。
综合分析下来,以后郑徐和宁杭会成为上海和杭州方向往北开车的主通道,商杭主要起到安徽省城际线及作为将来京九线一部分,郑合只能算支线起到串联小区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