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
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
彼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
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
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
不以心更求于心。道人直下无心。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
#a,实无众生如来度。
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佛与众生皆不可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与众生。尽是汝作妄见。只为不识本心。谩作见解。
b,才作佛见。便被佛障。作众生见。被众生障。
作凡作圣作净作秽等见。尽成其障。障汝心故。
总成轮转。犹如猕猴放一捉一。无有歇期。
c,须无学:
无凡无圣。无净无垢。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听汝学得三乘十二分教。一切见解。总须舍却。
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寝疾而卧。不起诸见。无一法可得。
不被法障。透脱三界凡圣境域。始得名为出世佛。
d,心既不异。法亦不异。心既无为。法亦无为。
万法尽由心变。我心空故诸法空。
千品万类悉皆同。尽十方空界同一心体。
心本不异。法亦不异。只为汝见解不同。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
e,十方诸佛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
只是一心。实无异相。亦无光彩。亦无胜负。
无胜故无佛相。无负故无众生相。
f,心既无相。全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化度众生。
三十二相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八十种好属色。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