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帖,为唐太宗写给皇太子李治的一封信。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出征高句丽,在定州与儿子李治分别时,父子俩商量好为方便及时了解彼此的生活起居情况,李治会经常写问安信(飞驿递表起居),而唐太宗收到信后也会立即回信(递敕垂报)。但有一次,唐太宗都收到来自大内的奏表两次了,却还不见儿子这边的来信,于是他万分着急,后来在得到李治的来信后立即回信向儿子表达了担忧之心并告知他辽东战场方面的状况,这封信就是两度帖。信中充分表现了唐太宗的爱子之情,展现了这位伟大帝王作为父亲时细腻的一面
李治,小名稚奴,长孙皇后所生,皇后去世后,与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因此唐太宗对兄妹俩万般呵护宠爱。
《两度帖》原文: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译文:
我已经两次收到大内送来的文书,却还不见稚奴你的书信。爸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亲笔手书,说娘子生病了,我的担心害怕顿时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复生一样,从今以后,如果你的头风病发作,就立刻写信告诉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场)消息,抄录一份给你。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要说的就这些。爸爸,敕。
父子俩经常私信来往的史料:
【《唐会要》卷六十一】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辽,发定州。皇太子奏请飞驿递表起居,又请递敕垂报,并许之。飞表奏事,自兹始也。
【《旧唐书》唐高宗本纪】
十八年,太宗将伐高丽,命太子留镇定州。及驾发有期,悲啼累日,因请飞驿递表起居,并递敕垂报,并许之。飞表奏事,自此始也。
唐太宗亲自抚养晋王李治及晋阳公主的史料记载:
【《唐会要》卷六◎公主杂录】
(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晋王宜班于朝列。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晋王或暂出阁,公主必送出虔化门,涕泪而别。至是公主言于太宗曰: “兄今与百僚同列,将不得在内耶 ?” 言讫,哽噎不自胜。上为之流涕。
【《谏魏王泰物料逾东宫疏】
臣遂良言:...... 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於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锺爱。
【《册府元龟》帝王部•诫励】
太子曰:“念臣七岁偏孤,蒙陛下手加鞠养,自朝及夕,未尝违离。明旦辞违, 陨心泣血,今日顿锺於臣。”因悲不自支。帝亦为之洒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