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决定写出对从前就发现的一些东西的感想……
“今时人对旧时花,岁岁花红总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问道旧情非昨是,过云烟上云无映,兰漪空对坠月天。”这首诗,响起在画面切换到伫立在过云烟的那个优雅侧影时,被默认是兰漪赏花时所吟。
可我很早就觉得,这么说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它根本不是出自兰漪之口,是作为旁白,以甚至与他的声音有相当差别的另一种声音说出,仿佛是陈说一个波澜不惊的事实。
而这样,就让其中意味更值得咀嚼。
首先是“今时人对旧时花,岁岁花红总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化用古诗,隐藏的信息量却不容忽视。第一,旧时花,说明过云烟的兰花很早就栽下,多久呢?我们不知道,但极有可能植于五人组尚未结拜之前。此后结拜、继续远离江湖、公孙月离开组织、应地理司之邀入世……许多事发生。我们所知道的,是过云烟的兰花长得极好。为何说岁岁花红总相似?因为兰漪一直未离开过云烟,年年守着花开花谢,每年开的花都看在眼里,自然是不会有大不同的。但我说的是“大不同”,兰漪之爱花是我们所共睹,因此他说花红总相似是反常的,对这样一个爱花人而言,年年岁岁,角角落落,又怎有可能只见得相似的花?即使一窍不通的人都知道世上没有一样的两朵花,难道兰漪就不具备看见每一朵花的独到之处的能力吗?答案是不可能,因此对这反常态的感慨唯一的解释,是他大部分时候都没有用心看花,吟出此句的时候更没有。
喜欢他的人,不会忘记他静静俯身望着兰圃,然后贴近一株兰轻轻嗅闻时的那份绝美,那时的他是用心的,因为心中没有装着杂事,杂事包括组织的计划,还有公孙月。
种花人自言自语着“六恨兰叶多焦”的时候,以为公孙月跟蝴蝶君平平安安地在一起,于是他没有牵挂,醉心于兰。而先前呢,是公孙月被金封,蝴蝶君随时可能上门相杀,人心不宁,花映人心亦不宁。那洒向丛花的清酒即是证明,酒掺花香,曰:无可名。年年岁岁人不同啊,他一直在,花一直在,可有其他赏花人?应该有,或许很可能只有公孙月一人。因为品过花瓣入酒之滋味者,蝴蝶君之前惟公孙月耳。即便是其他结拜兄弟,一看也不像赏花人。可以想象他们曾经多少岁月把酒言欢,但黄泉赎夜姬走了,来的是全新的公孙月,是同一人,也是不同的人。后来,又添了蝴蝶君。
一个爱花人,不会说出花红相似,所以需人道出心中所感,唯一的微妙在于,此感,或许并不为他自知。
其次,是“问道旧情非昨是,过云烟上云无映,兰漪空对坠月天”,直白,叹旧情非昨。旧时花对应旧时情,花却再难寄托今日之心,“云无映”不由让人想起“镜花水月”一词,到头来是什么没有,不如天上流云。入世以前,他的心如云烟,纯净空白,有兰花为伴足矣;入世之后,他的心逐渐被填满,然而竟又开始与云作比,这一次,因为厌倦、茫然,心事再入虚无。旧时今日的过云烟便是这般不同,“过云烟上云无映”因此又暗含了多少追忆与叹息!
一句“兰漪空对坠月天”收束,更使人确信此诗非出自他亲口,毕竟在无人时呼自己的名号不是寻常举动,且兰漪根本不可能说出“空对坠月天”的话,看剧者很多都能感觉到兰漪对公孙月有种不同寻常的感情然而自己不觉得,这点看剧即可体会,所以,这样的兰漪,又怎会明白道出自己都不曾发现的潜意识感情?当然,我这么说是建立在把句中的月解读为“公孙月”的基础上,可是试问,是否还有比这更贴切的解释?除了“月”字,“坠”字亦夺目,坠月天坠月天,是与月分道扬镳,越来越远,终于,惟留兰花空对。
欲作总结,又想起那一首“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幽幽,恍惚使人愁;经年旧时人,今非昨,竟成各,挥剑断红袖。”完全是兰漪说的,比较明显的抒情,比较明显地……是站在了公孙月的角度为她考虑,为她慨叹。不掺杂,或者是他自以为不掺杂其他朦胧态的情愫,跟他见公孙月时张口的一句“四哥”同样。
于是,便明白,这一首“赏花所吟”,乃是替兰漪道出了他永远不会道出的……心声。
但愿我不是无中生有脑补过度……
“今时人对旧时花,岁岁花红总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问道旧情非昨是,过云烟上云无映,兰漪空对坠月天。”这首诗,响起在画面切换到伫立在过云烟的那个优雅侧影时,被默认是兰漪赏花时所吟。
可我很早就觉得,这么说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它根本不是出自兰漪之口,是作为旁白,以甚至与他的声音有相当差别的另一种声音说出,仿佛是陈说一个波澜不惊的事实。
而这样,就让其中意味更值得咀嚼。
首先是“今时人对旧时花,岁岁花红总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化用古诗,隐藏的信息量却不容忽视。第一,旧时花,说明过云烟的兰花很早就栽下,多久呢?我们不知道,但极有可能植于五人组尚未结拜之前。此后结拜、继续远离江湖、公孙月离开组织、应地理司之邀入世……许多事发生。我们所知道的,是过云烟的兰花长得极好。为何说岁岁花红总相似?因为兰漪一直未离开过云烟,年年守着花开花谢,每年开的花都看在眼里,自然是不会有大不同的。但我说的是“大不同”,兰漪之爱花是我们所共睹,因此他说花红总相似是反常的,对这样一个爱花人而言,年年岁岁,角角落落,又怎有可能只见得相似的花?即使一窍不通的人都知道世上没有一样的两朵花,难道兰漪就不具备看见每一朵花的独到之处的能力吗?答案是不可能,因此对这反常态的感慨唯一的解释,是他大部分时候都没有用心看花,吟出此句的时候更没有。
喜欢他的人,不会忘记他静静俯身望着兰圃,然后贴近一株兰轻轻嗅闻时的那份绝美,那时的他是用心的,因为心中没有装着杂事,杂事包括组织的计划,还有公孙月。
种花人自言自语着“六恨兰叶多焦”的时候,以为公孙月跟蝴蝶君平平安安地在一起,于是他没有牵挂,醉心于兰。而先前呢,是公孙月被金封,蝴蝶君随时可能上门相杀,人心不宁,花映人心亦不宁。那洒向丛花的清酒即是证明,酒掺花香,曰:无可名。年年岁岁人不同啊,他一直在,花一直在,可有其他赏花人?应该有,或许很可能只有公孙月一人。因为品过花瓣入酒之滋味者,蝴蝶君之前惟公孙月耳。即便是其他结拜兄弟,一看也不像赏花人。可以想象他们曾经多少岁月把酒言欢,但黄泉赎夜姬走了,来的是全新的公孙月,是同一人,也是不同的人。后来,又添了蝴蝶君。
一个爱花人,不会说出花红相似,所以需人道出心中所感,唯一的微妙在于,此感,或许并不为他自知。
其次,是“问道旧情非昨是,过云烟上云无映,兰漪空对坠月天”,直白,叹旧情非昨。旧时花对应旧时情,花却再难寄托今日之心,“云无映”不由让人想起“镜花水月”一词,到头来是什么没有,不如天上流云。入世以前,他的心如云烟,纯净空白,有兰花为伴足矣;入世之后,他的心逐渐被填满,然而竟又开始与云作比,这一次,因为厌倦、茫然,心事再入虚无。旧时今日的过云烟便是这般不同,“过云烟上云无映”因此又暗含了多少追忆与叹息!
一句“兰漪空对坠月天”收束,更使人确信此诗非出自他亲口,毕竟在无人时呼自己的名号不是寻常举动,且兰漪根本不可能说出“空对坠月天”的话,看剧者很多都能感觉到兰漪对公孙月有种不同寻常的感情然而自己不觉得,这点看剧即可体会,所以,这样的兰漪,又怎会明白道出自己都不曾发现的潜意识感情?当然,我这么说是建立在把句中的月解读为“公孙月”的基础上,可是试问,是否还有比这更贴切的解释?除了“月”字,“坠”字亦夺目,坠月天坠月天,是与月分道扬镳,越来越远,终于,惟留兰花空对。
欲作总结,又想起那一首“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幽幽,恍惚使人愁;经年旧时人,今非昨,竟成各,挥剑断红袖。”完全是兰漪说的,比较明显的抒情,比较明显地……是站在了公孙月的角度为她考虑,为她慨叹。不掺杂,或者是他自以为不掺杂其他朦胧态的情愫,跟他见公孙月时张口的一句“四哥”同样。
于是,便明白,这一首“赏花所吟”,乃是替兰漪道出了他永远不会道出的……心声。
但愿我不是无中生有脑补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