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鹰旗军团吧 关注:5贴子:262

转自维基百科:布匿战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的第一战,战于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间。两国冲突是因为争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霸权,尤其是西西里岛的拥有权。战争23年后,罗马胜利,加了许多条件才和迦太基签订和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11 18:55回复
    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陆战并不重要。西西里岛是个布满丘陵的岛屿,陆地上的冲突大多是小规模的袭击,围攻城市或封锁交通。主要封锁目的是海港,为了防止对方从本土运来的兵员,物资和通讯。整个战争有两个比较大的战役。前262年,罗马围攻阿格里真托,虽败犹胜,军心振奋士气大起。前256年—前255年,罗马再次计划大规模陆战。几次海战之后,罗马决定入侵迦太基北非的本土,尽快结束战争。罗马建了很大的一个舰队,用来运输军队和设备,加上护航的军舰。迦太基设法阻挡舰队,但是在埃克诺穆斯岬被打败。开始时候,罗马将军马尔库斯·阿蒂利乌斯·雷古鲁斯在 Adys 战胜,迦太基不得已求和。但是和平协约非常苛刻,迦太基不愿接受,雇用了斯巴达来的将军克桑提普斯,整顿他的军队。克桑提普斯在突尼斯击败罗马,捉拿了雷古鲁斯。罗马侵略非洲失败。战争末期,前249年,迦太基派哈米尔卡·巴卡到西西里岛。巴卡占领了西西里岛大部分领土,但是这个战争主战场是在海上。虽然迦太基占领了岛屿,前241年埃加迪群岛海战之后,迦太基承认失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11 18:55
    回复
      海战
      前264年,罗马军队开进西西里,揭开战幕。罗马先后占领墨西拿和阿格里琴托,迫使叙拉古与之结盟。但在海上迦太基却占优势。罗马人迅速建立一支舰队。在前260年的米列海战中,装有乌鸦吊桥的战舰组成的罗马舰队获胜。前256年,罗马海军又在埃克诺穆斯海角大胜。同年罗马远征军在非洲登陆,但以失败告终。此后主要战场移到西西里,罗马在陆战中略占上风。前241年,罗马海军以新建的200 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于埃加迪群岛附近。迦太基被迫求和,将西西里及其附近利帕里群岛让给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并于10年内偿清。罗马遂在西西里建立第一个行省。前238年,罗马乘迦太基雇佣军暴动之机,又出兵强占了撒丁和科西嘉,于前227年将两岛置为一行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1-11 18:56
      回复
        第一次布匿战争长达23年,罗马胜利之后,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中最强国。战争结束之后,两国经济和人口都大伤元气,之后多年才恢复。罗马的胜利,来自于它坚持不承认失败,也不接受非完全的胜利。而且,罗马共和国依靠它的公民的爱国心,受到私人赞助,获得了足够的船只和水手。而受到民族文化影响,绝大部分的迦太基有钱贵族不肯因为战争的事花费自己的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11 18:58
        回复
          双方的伤亡量都非常难以确定,因为大部分历史纪录都偏向罗马的能力。
          一般以为,在海战中:罗马失去700艘船(大多为气象因素)
          迦太基失去500艘船每艘船大约有100名水手,每艘沉船至少有一定比例的水手丧生
          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伤亡最大的战争,比亚历山大大帝的战争都要多。
          罗马前3世纪的人口记录中,在战争期间,罗马失去了50,000名公民。这五万人中还不包括没有公民权的军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11 18:59
          回复
            第二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长也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前后共作战16年(前218年-前202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13 15:04
            回复
              汉尼拔‧巴卡详细制订的战略计划是,在前237年—前219年征服的伊比利亚(西班牙)境内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从北面对罗马实施突然的猛烈突击。据波利比奥斯所记载,汉尼拔在伊比利亚的部队共有90,000步兵,12,000骑兵,还有一部分是战象部队,具体数目现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支战象部队的数目之多,无论是希腊世界还是罗马都是从未遇见的。
              与此同时,罗马方面也积极开展对迦太基的进攻,罗马元老院决定派遣一支以执政官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为主将,并以其弟格奈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卡尔弗斯为副将的军队前往伊比利亚。这支军队包括60艘舰船,10000步兵,700骑兵。又派遣另一执政官提比略·塞姆普罗尼阿斯·隆加斯率领160艘舰船的舰队和两个军团入侵阿非利加[2]。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13 15:05
              回复
                前218年春,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自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基地新迦太基出发,沿着海岸向东北方向进军。在埃布罗河,他将他的军队一分为三,汉尼拔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通过军事或外交手段征服了比利牛斯山和埃布罗河之间的各个部落,但在这些战斗中迦太基军队减员严重。在比利牛斯地区,在他让大约11000名左右不愿离家的伊比利亚士兵驻守在这些新征服的领土,[3]并把伊比利亚的兵权交与其弟哈斯德鲁巴。随后,汉尼拔率领大约50000名步兵和9000名骑兵进入高卢地区。为了和避免罗马在沿海一带的盟友交战,汉尼拔选择了在内陆行军。在高卢地区,汉尼拔通过外交手段使得迦太基军队可以穿过该地区,但在罗讷河流域迦太基军队和阿洛布罗热(Allobroges)部落发生了战斗。在这之后迦太基军队的数目是38000步兵(不包括轻步兵),8000骑兵,37头战象。
                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从马赛的商人处得知迦太基军队已到达马赛,他将伊比利亚的兵权交与其弟,亲自率领一部分军队前往阻击汉尼拔,防止他入侵意大利本土。汉尼拔避开了罗马的军队,带领他的军队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这时已是前218年的秋季了,他收到了迦太基在意大利的高卢盟友的来信,他们催促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称他们会给予帮助。汉尼拔在阿尔卑斯山中开路架桥,克服种种困难,硬是率军越过了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进抵到陶拉西亚一带帕杜斯河(波河)谷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13 15:05
                回复
                  迦太基军队在五个半月的时间内行军1600余公里,沿途克服了险恶的天然障碍和许多部落的抵抗到达波河。此时,罗马军队正在波河流域和高卢部落波伊人作战,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在闻得汉尼拔的行踪后,率军前来,取得了当地罗马军队的兵权。双方军队在提契诺河畔开战,迦太基军队击败罗马军队,这是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后的第一战。在这以后的作战中,汉尼拔对待罗马俘虏都相当残酷,但对待罗马盟友的俘虏却很宽容,为的是争取他们。这时,被派到阿非利加的执政官提比略·塞姆普罗尼阿斯·隆加斯得知汉尼拔的消息后前来支援。双方沿着特雷比亚河对峙,时为公元前217年初春。第二天,罗马人渡过特雷比亚河,双方正式开战,在战斗中迦太基军队里的战象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汉尼拔击溃了罗马军队。战后,双方都转入冬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1-13 15:06
                  回复
                    格奈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卡尔弗斯在中和汉尼拔之弟汉席多拔的对抗中未取得大进展[2]。其兄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前来和他共同作战。不久,由于迦太基本土受到了努米底亚的西法克斯的进攻,哈斯德鲁巴被召回到迦太基去和他作战去了。形势对罗马人颇为有利,两兄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更由于他们出色的外交手段,许多城市主动投入到罗马的旗下,迦太基和西法克斯议和后,哈斯德鲁巴被重新派回伊比利亚主持事务,罗马军队依旧获得不少进展。但在一次侦察行动中,两人所率领的少数军队为迦太基军队包围,双双在战斗中阵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13 15:10
                    回复
                      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和格奈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卡尔弗斯死后,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之子大西庇阿主动请缨要求指挥即将派往西班牙的新的罗马军队。大西庇阿趁着退潮之际攻占萨贡托城。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13 15:10
                      回复
                        从公元前212年起,主动权转到罗马人手中。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夺回原在意大利、西西里、伊利里亚和马其顿的失地。公元前209年,罗马人攻占了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亚的主要基地之一,新迦太基城。哈斯德鲁巴企图从伊比利亚驰援汉尼拔,但因在梅塔夫尔战役公元前207年中被击溃,而告失败。反罗马同盟因罗马人屡屡获胜而日趋瓦解。前204年,大西庇阿率罗马军队在迦太基附近登陆。在公元前202年的扎马战役中,迦太基人战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13 15:10
                        回复
                          结果:
                          迦太基失败。前201年,迦太基人同罗马人签订了条款苛刻的和约。根据和约规定,迦太基撤离西班牙、地中海诸岛,迦太基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领地,并完全解除武装、自卫队不得赴海外作战,将整个舰队交给罗马,且任何自卫战争必须先和罗马协商等,并偿付巨额战争赔款,迦太基失去所有伊比利亚半岛的领土,海军解散,只能有10艘防海盗的船。同时选100名14岁以上30岁以下男子赴罗马充当人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13 15:11
                          回复
                            第三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后最短的战争,作战三年,前149年-前146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14 17:50
                            回复
                              公元前153年,罗马保守派政治家老加图作为代表团成员访问了迦太基。他看到迦太基城那么迅速的从汉尼拔战争中复原,深感震惊。返回罗马时,他手持一束新鲜的无花果呈现在元老院面前,这是他三天前从迦太基摘的,以此作为迦太基那么繁荣和接近罗马的一种恶兆。他断言,如果不加以制裁,迦太基不久就会十分富强,足以和罗马再争地中海霸权。从那天起,他本着顽固的性格,在元老院的演讲时,不论什么题目,都以一句严厉的信念作总结:“还有,我想,迦太基必须毁灭”,而元老院中的贵族派同意他,进攻迦太基的商业动机不多,主要是由于水利设施优良的北非田野可以作为他们的新投资项目,即利用奴隶劳动的大地主农庄。他们期待一个借口,以便发动第三次布匿战争。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时,迦太基人同意对努米底亚王马西尼撒做出让步,归还他或他祖先所拥有的努米底亚的全部领土,同意不经罗马允许不得在利比亚发动任何战争。很显然,这就为马西尼撒以“寻找祖先遗留土地”为由侵占利比亚各类土地制造了机会。大约在和约签订后的30年,努米底亚王强硬地宣称了这一权利,并决定向迦太基最南端的几个城市进军,夺取了大来普提斯及其他几个城市。迦太基受条约束缚,非罗马同意不能进行战争,于是派使者向罗马元老院抗议,而罗马的调解结果完全不利于迦太基人。迦太基人必须每年付给罗马200泰伦赔款50年,当她最后付清时,便以为不再受扎马战后所订条约的束缚。公元前151年,迦太基向努米底亚宣战。对此,罗马元老院再一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纳西卡等人进行了多次抗议,主战派还是占了上风。一年后,罗马向迦太基宣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11-14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