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上讲,零点能是一个量子力学物理系统处于基态时所能持有的最小能量。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爱因斯坦和斯特恩(Otto Stern)在1913年提出的,当时叫做“残余能量”或者“Nullpunktsenergie”。所有的量子力学系统都有零点能。这个名词一般是在提到量子谐振(harmonic oscillator)和它的零震荡(null oscillations)的基态的时候出现。在量子场论中,零点能是真空能的同义词。所谓真空能,就是空间本身具有的基础能量。从宇宙学来讲,真空能被看作是宇宙常数的来源。在实验中,空间零点能直接导致了卡西米效应(Casimir effect),可以被纳米级设备(nanoscale devices)观测到。
因为零点能是系统中所能包含的最小能量,这个能量是不能被从系统中取出的。
不管定义如何,零点能的概念暗示了从空间中取得“免费能量”的想法,吸引了很多“草根发明家”的注意。他们计划开发一些利用这个概念的永动机和其他的伪科学设备,这些设备通常冠以“免费能源”之类的名号。这些活动和零点能那令人神往的理论解释导致了零点能在流行文化中呈现出其独特的生命静观,被应用于科幻小说、游戏和电影。
因为零点能是系统中所能包含的最小能量,这个能量是不能被从系统中取出的。
不管定义如何,零点能的概念暗示了从空间中取得“免费能量”的想法,吸引了很多“草根发明家”的注意。他们计划开发一些利用这个概念的永动机和其他的伪科学设备,这些设备通常冠以“免费能源”之类的名号。这些活动和零点能那令人神往的理论解释导致了零点能在流行文化中呈现出其独特的生命静观,被应用于科幻小说、游戏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