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要从我十六岁那年说起祖父去世那一年,我才十六岁,我天生嗅觉灵敏,对气味特别敏感,这可能要归功于我的生辰。祖父说我是在阴历七月十五出生的,没错,就是鬼门关大开的盂兰节,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鬼节,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命格会很硬,毕竟是跟鬼同一天出来的。据说在那天出生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沾点“晦气”,比如有些人就有阴阳眼,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可我没有,至少那时候还没有。我的父母是考古学家,“考古学家”是个挺高大上的名称,其实跟盗墓的也就一码事儿,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国家授权让你进坟墓,一个是自己想方设法进坟墓,但最终都是挑几件上眼的古物往自己口袋里藏。祖父说我父母在许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中神秘失踪了,至今生死不明。因而,我是跟着祖父母一块生活长大的。祖父母相继去世后,就辍学进入了社会混饭吃。 起初,我在县城里晃荡了几天,不过身上的积蓄很快就花完了,说起来这些零零碎碎的钱还是从祖父的遗物当中找到的,一个大活人还要靠死人接济,倒是有点厚颜无耻。 后来我在文成郊区的一家殡仪馆找到了生平第一份工作。那是文成仅有的一家殡仪馆,因为面向几十万人口开放,人手不够,所以急着招人。一开始馆长嫌我年龄小,用童工会遭人非议,我就死皮赖脸地跟馆长说我各方面发育都已经成熟,各种体力活都能干,而且很快就满18岁了,重点是报酬方面可以看着给。馆长听到最后一句,就动心了,我就喜欢这种能吃苦有志气的年轻人,又说这殡仪馆的工作跟一般工作不一样,不光看体力,还得看胆量。 我又不知羞耻地扯起了谎,“我小时候在坟地里都睡过……胆子大着呢。”(我当时真特么机智) 馆长一拍板,立马就笑着起身,点了根烟说道:“成吧,那就先试用两个星期,试用期工资嘛就按照正常工资的三分之一给,等转正以后再给你全部工资。” 生怕饿死在县城的我听到馆长同意让我留在殡仪馆工作,我也笑开了花,甭管是试用还是转正,反正我知道都是临时工,只要给钱,我就没啥意见。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男孩子为什么非跑去死人积聚的地方工作,也不怕晦气,“晦气”这东西我还真不缺,好好的爹妈考古失踪了,接着祖父母又相继过世,还有谁能比我“晦气”!我不怕死人把晦气传给我,就怕我把晦气传给死人,让他们没法好好投胎。
另外我也知道,要想钱来得快,也只有从死人身上入手。无论是身份显贵的高官还是挣扎在底层的平民,在对待已故的亲人时都会慷慨解囊,不会讨价还价,所谓“孝”字当头、来钱不愁,在这种地方工作,偶尔也能沾沾光,拿个红包、香烟什么的“福利”。像如今这样孑然一身的我,特别需要钱来维持生计,殡仪馆无疑成了我最佳的选择。刚进入殡仪馆的几天里,我也害怕走进森然冷寂的停尸房。我总是战战兢兢地跟在其他人身后,害怕面对那些面目有些狰狞的死尸,但是在殡仪馆工作久了也就渐渐习惯了。甚至觉得,相比之下,与诡计多端的活人相处反而不如与一动不动的死尸相处来得安心、踏实。至少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也没有什么明争暗斗不过,每每回想起自己到殡仪馆第一次单独接触女尸的那个夜晚,仍心有余悸。。
另外我也知道,要想钱来得快,也只有从死人身上入手。无论是身份显贵的高官还是挣扎在底层的平民,在对待已故的亲人时都会慷慨解囊,不会讨价还价,所谓“孝”字当头、来钱不愁,在这种地方工作,偶尔也能沾沾光,拿个红包、香烟什么的“福利”。像如今这样孑然一身的我,特别需要钱来维持生计,殡仪馆无疑成了我最佳的选择。刚进入殡仪馆的几天里,我也害怕走进森然冷寂的停尸房。我总是战战兢兢地跟在其他人身后,害怕面对那些面目有些狰狞的死尸,但是在殡仪馆工作久了也就渐渐习惯了。甚至觉得,相比之下,与诡计多端的活人相处反而不如与一动不动的死尸相处来得安心、踏实。至少没有什么阴谋诡计,也没有什么明争暗斗不过,每每回想起自己到殡仪馆第一次单独接触女尸的那个夜晚,仍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