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功研制出无人靶机,也开创了无人机使用的先河。随着现代遥控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突飞猛进并广泛用于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无人机发展就日新月异,特别是在2002年的阿富汗战场上,无人机第一次扮演攻击角色,更明确宣示了未来的战场中,无人机将逐渐由配角转变成主角。无人机成本低,战场存活率高,还可避免飞行员伤亡或被俘虏的风险,且随着通讯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飞控技术的发展,无人飞机终将广泛地使用于空战,开创革命性的空战新模式。
由于媒体大肆宣传美军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战场上广泛使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许多人误以为这是此种飞行器首次出现于战场上。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越战时期,美国海、空军就已经率先使用无人飞行器侦察北越及中国大陆境内的军事活动,为无人机投入战场开创了先河。
无人机中的“无人”一词表示具备相当程度的自动化,和20世纪80年代前出现的飞行靶机(drone)或遥控飞机(Remotely Piloted Vehicle,PRV)不大相同。所谓靶机是指事先程序化的飞行器,即使遭到敌方攻击也依然按照预定航线飞行,地面人员无从介入飞行过程;遥控飞机则刚好相反,地面操控人员通过无线电上传飞行指令,全程由地面控制。
北约无人机审查小组(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anel)定义无人机为:“一架具有动力但没有飞行员的飞行器,以空气动力产生升力,进行自动化或遥控飞行,可用完丢弃或回收再次使用,还能挂载致命性或非致命性武器。”因此凡是弹道或半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火炮都不是无人机。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计算机科技突飞猛进,飞控系统全面计算机化,自动驾驶(auto-pilot)、线传飞行(fly-by-wire)、归航点导航系统、数据链、先进光电系统…纷纷搬上这些无人飞行器,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自动化,无人机成为了通称。
无人机最常用于搜索及侦察任务,早期的飞行器仅有简单的照相机,侦察完毕后就得回收飞行器,取出底片冲洗;现在的飞行器则大都装上摄影机或前视红外(Forward Looking Infra-Red)传感器,将地面景物实时(real time)传回地面控制站。合成孔径雷达(SAR)可穿透云层或恶劣天候,获得近乎照片质量的影像,也广见于多种无人机上。
历史缘起
无人机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为训练战斗机飞行员和防空导弹操作手,着手研制一些可模仿当时战斗机、轰炸机性能的靶机,美国的瑞安航天公司(Ryan Aeronautical Company)在1948年赢得美国空军的合约,研制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推进的靶机,代号为Q-2“火蜂”(Firebee),它就是现今无人飞行器的鼻祖。
Q-2“火蜂”(Firebee)靶机,堪称无人机的鼻祖
“火蜂”靶机的地面发射架
1960年5月1日,美国中情局一架U-2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被击落,飞行员鲍尔斯(Gary Powers)被莫斯科法庭公开审判,美国空军因而另辟蹊径,想以“火蜂一号”来侦察苏联及其它共产国家,瑞安公司也在1960年7月获得一份合约,研制136型(Model 136)名为“红马车”(Red Wagon)的侦察型遥控飞行器。
1961年1月新就任的肯尼迪(John F Kennedy)总统取消此项目,但不到一年后五角大厦就要求瑞安公司把一批“火蜂一号”改装成147A型(Model 147A),名为“萤火虫”(Firefly)的“特殊用途飞机”,用来执行侦察任务,之所以称为“特殊用途飞机”,纯粹是用来掩护它的真正用途。
“萤火虫”会挂在一架特别改装的DC-130E“大力神”(Hercules)运输机的机翼下方,发射后按照既定航线飞到目标区上空,照相完毕后再飞到回收区由直升机回收或是放出降落伞落回地面或海上,由回收人员取出机内的底片进行冲洗。
“萤火虫”由DC-130E运输机带到空中后发射
直升机回收“火蜂”/“萤火虫”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