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小学始建于1905年(前身为北寺义学),称淄川县北关高等小学堂,成为淄川兴办新式学堂的开路先锋。北伐战争结束后,淄城菜园人、同盟会员、著名蒲学专家路大荒先生,带人推倒北寺神塑。之后,北关小学堂移入寺内。先生代替了僧人,学童代替了信众。神殿里传出学童的琅琅读书声。
1948年3月,新的淄川在隆隆的炮声中诞生。学校也在8月复学,名为淄川县立北关中心小学。1952年,淄川县立第一小学高年级迁至北关合并为北关高小。后又设初级班,仍称淄川县立第一小学。1956年改称北关小学。1969年增设初中班,称淄城公社北关中学。1978年复名淄川区北关小学。
校园有一棵树,百年的老槐树。
这棵树与北关小学一样的古老沧桑。它树高冠大,胸径两人尚能环抱。 每到春季,花团锦簇,如云似雪,飘香十里;夏天,绿云如盖,清爽宜人;秋季,则落叶归根,蓄势待发;冬天,枝丫虬劲,傲霜沐雪,直向蓝天。
它见证北关小学走过了百年风雨。虽朝代更迭,数易其名,仍坚持育人以恒,,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毕业生。
建国以来,北关小学一直是淄博市和淄川区重点小学。1960年被列为山东省36处试点学校之一,试验小学五年一贯制教学。1978年,率先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90年荣获“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2006年获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北关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走在本地区的前列,成为齐鲁大地一颗闪亮的明珠。
进入二十一世纪,北关小学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实现一校三址。拥有教职工150多人,在校学生2700余人。投资千万元,翻建校舍,配备设施,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国家一类配备标准,成为古老而又年轻的现代化学校。
北关小学教职员工,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淡泊名利,勤恳耕耘,勇于创新,用爱心和智慧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淄博市骨干教师等一大批名师。
数万学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在这里乘风启航,成才创业,足迹遍布五洲四海。
多年来,北关小学始终秉承育人为己任,视质量为生命,形成科学民主的人文氛围,积淀了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铸造“敢于成功、追求卓越”的北小精神,形成了“底蕴深厚、师资优越、质量公认、特色凸现、科教扎实、课改领先”的北小品牌。
回望昨天,百年薪火相传,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春华秋实。她是一部书,记载着教育发展的历程;她是一首诗,吟诵着时代风云的变幻;她是一支曲,谱写着悠悠师生情,莘莘学子意;她是一首歌,激越又悠扬,歌声回荡在孝妇河畔——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1948年3月,新的淄川在隆隆的炮声中诞生。学校也在8月复学,名为淄川县立北关中心小学。1952年,淄川县立第一小学高年级迁至北关合并为北关高小。后又设初级班,仍称淄川县立第一小学。1956年改称北关小学。1969年增设初中班,称淄城公社北关中学。1978年复名淄川区北关小学。
校园有一棵树,百年的老槐树。
这棵树与北关小学一样的古老沧桑。它树高冠大,胸径两人尚能环抱。 每到春季,花团锦簇,如云似雪,飘香十里;夏天,绿云如盖,清爽宜人;秋季,则落叶归根,蓄势待发;冬天,枝丫虬劲,傲霜沐雪,直向蓝天。
它见证北关小学走过了百年风雨。虽朝代更迭,数易其名,仍坚持育人以恒,,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毕业生。
建国以来,北关小学一直是淄博市和淄川区重点小学。1960年被列为山东省36处试点学校之一,试验小学五年一贯制教学。1978年,率先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90年荣获“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2006年获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
北关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走在本地区的前列,成为齐鲁大地一颗闪亮的明珠。
进入二十一世纪,北关小学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实现一校三址。拥有教职工150多人,在校学生2700余人。投资千万元,翻建校舍,配备设施,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国家一类配备标准,成为古老而又年轻的现代化学校。
北关小学教职员工,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淡泊名利,勤恳耕耘,勇于创新,用爱心和智慧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淄博市骨干教师等一大批名师。
数万学子从咿呀学语开始,在这里乘风启航,成才创业,足迹遍布五洲四海。
多年来,北关小学始终秉承育人为己任,视质量为生命,形成科学民主的人文氛围,积淀了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铸造“敢于成功、追求卓越”的北小精神,形成了“底蕴深厚、师资优越、质量公认、特色凸现、科教扎实、课改领先”的北小品牌。
回望昨天,百年薪火相传,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春华秋实。她是一部书,记载着教育发展的历程;她是一首诗,吟诵着时代风云的变幻;她是一支曲,谱写着悠悠师生情,莘莘学子意;她是一首歌,激越又悠扬,歌声回荡在孝妇河畔——自强不息,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