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194》:
(贞观六年)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贞观7年9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
贞观六年,唐太宗下令将狱中等待行刑的390名囚犯释放回家,与家人团聚。约定第二年秋天,让囚犯们回来接受死刑。第二年9月,所有囚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全部回到朝堂,没有一人逃跑或藏匿。唐太宗将他们全部赦免。
这个故事被很多人用来称赞唐太宗心胸宽阔,以信服众。能让死囚们心甘情愿回来履行死的承诺。不过,明代学者王夫之在他的《读通鉴论》中对此提出异议:
-----------------------------------------------------------------------------------------------------------------------
言治者而亟言权,非权也,上下相制以机械,互相操持而交雠其欺也。以仪、秦之狙诈,行帝王之大法,乱奚得而弭,人心风俗奚得而不坏哉?王伽之诈也,与李参朋奸而徼隋文之赏,唐太宗师之,以纵囚三百九十人,而三百九十人咸师参之智,如期就死。呜呼;人理亡矣。好生恶死,人之情也,苟有可以得生者,无不用也。守硁硁之信,以死殉之,志士且踌蹰而未决,况已蹈大辟之戮民乎?
太宗之世,天下大定,道有使,州有刺史,县有令尉,法令密而庐井定,民什伍以相保,宗族亲戚比闾而处,北不可以走胡,南不可以走粤,囚之纵者虽欲逋逸,抑谁为之渊薮者?太宗持其必来之数以为权,囚亦操其必赦之心以为券,纵而来归,遂以侈其恩信之相孚,夫谁欺,欺天乎?夫三百九十人之中,非无至愚者,不足以测太宗必赦之情,而徼幸以逃;且当纵遣之时,为此骇异之举,太宗以从谏闻,亦未闻法吏据法以廷争;则必太宗阴授其来归则赦之旨于有司,使密谕所纵之囚,交相隐以相饰,传之天下与来世,或惊为盛治,或诧为非常,皆其君民上下密用之机械所笼致而如拾者也。
古所未有者,必有妄也;人所争夸者,必其诈也。王道平平,言僻而行诡者,不容于尧、舜之世。苏洵氏乐道之,曰“帝王之权”,恶烈于洪水矣。
------------------------------------------------------------------------------------------------------------------------------
王夫之先是对从人性角度出发,指出,所有的人都是希望能活下去而畏惧死亡,有活下去的渠道,一定会尽量争取。为了信义而义无反顾地去死,即使是志士也未必人人能做到,何况是一群死囚?接下来又分析了唐太宗年间的社会态势,那个时候天下已经安定,朝廷在各道设有观察使,各州设有刺史,各县设有县令、县尉等官,乡村里社又有保甲宗族等基层结构,从上到下法令严密,政权稳固。在这种形势下,死囚要想逃亡而不被抓住是很困难的。唐太宗完全有把握能控制住囚犯,让他们无处可逃。从囚犯方面来说,这390名囚犯里,难道就没有一个敢于铤而走险逃跑的吗?而且唐太宗以乐于纳谏而闻名,难道当唐太宗做出这个决定时,就没有执法大臣站出来反对吗?根据这些迹象分析,唐太宗一定是在释放这些死囚之前,派人暗中告诉这些死囚,如果你们明年按时回来,我就赦免你们。死囚慑于严密的国家机器,又得到了皇帝“回来就赦免”的保证,第二年当然会全部回来。这件事其实是唐太宗和死囚们一起做的一个政治秀,目的是为了粉饰太平盛世而已。
(贞观六年)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贞观7年9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
贞观六年,唐太宗下令将狱中等待行刑的390名囚犯释放回家,与家人团聚。约定第二年秋天,让囚犯们回来接受死刑。第二年9月,所有囚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全部回到朝堂,没有一人逃跑或藏匿。唐太宗将他们全部赦免。
这个故事被很多人用来称赞唐太宗心胸宽阔,以信服众。能让死囚们心甘情愿回来履行死的承诺。不过,明代学者王夫之在他的《读通鉴论》中对此提出异议:
-----------------------------------------------------------------------------------------------------------------------
言治者而亟言权,非权也,上下相制以机械,互相操持而交雠其欺也。以仪、秦之狙诈,行帝王之大法,乱奚得而弭,人心风俗奚得而不坏哉?王伽之诈也,与李参朋奸而徼隋文之赏,唐太宗师之,以纵囚三百九十人,而三百九十人咸师参之智,如期就死。呜呼;人理亡矣。好生恶死,人之情也,苟有可以得生者,无不用也。守硁硁之信,以死殉之,志士且踌蹰而未决,况已蹈大辟之戮民乎?
太宗之世,天下大定,道有使,州有刺史,县有令尉,法令密而庐井定,民什伍以相保,宗族亲戚比闾而处,北不可以走胡,南不可以走粤,囚之纵者虽欲逋逸,抑谁为之渊薮者?太宗持其必来之数以为权,囚亦操其必赦之心以为券,纵而来归,遂以侈其恩信之相孚,夫谁欺,欺天乎?夫三百九十人之中,非无至愚者,不足以测太宗必赦之情,而徼幸以逃;且当纵遣之时,为此骇异之举,太宗以从谏闻,亦未闻法吏据法以廷争;则必太宗阴授其来归则赦之旨于有司,使密谕所纵之囚,交相隐以相饰,传之天下与来世,或惊为盛治,或诧为非常,皆其君民上下密用之机械所笼致而如拾者也。
古所未有者,必有妄也;人所争夸者,必其诈也。王道平平,言僻而行诡者,不容于尧、舜之世。苏洵氏乐道之,曰“帝王之权”,恶烈于洪水矣。
------------------------------------------------------------------------------------------------------------------------------
王夫之先是对从人性角度出发,指出,所有的人都是希望能活下去而畏惧死亡,有活下去的渠道,一定会尽量争取。为了信义而义无反顾地去死,即使是志士也未必人人能做到,何况是一群死囚?接下来又分析了唐太宗年间的社会态势,那个时候天下已经安定,朝廷在各道设有观察使,各州设有刺史,各县设有县令、县尉等官,乡村里社又有保甲宗族等基层结构,从上到下法令严密,政权稳固。在这种形势下,死囚要想逃亡而不被抓住是很困难的。唐太宗完全有把握能控制住囚犯,让他们无处可逃。从囚犯方面来说,这390名囚犯里,难道就没有一个敢于铤而走险逃跑的吗?而且唐太宗以乐于纳谏而闻名,难道当唐太宗做出这个决定时,就没有执法大臣站出来反对吗?根据这些迹象分析,唐太宗一定是在释放这些死囚之前,派人暗中告诉这些死囚,如果你们明年按时回来,我就赦免你们。死囚慑于严密的国家机器,又得到了皇帝“回来就赦免”的保证,第二年当然会全部回来。这件事其实是唐太宗和死囚们一起做的一个政治秀,目的是为了粉饰太平盛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