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吧 关注:14,219贴子:347,120

知识贴~希腊化和帕提亚时期的艺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放1l~


IP属地:广东1楼2014-09-24 03:41回复

    希腊化和帕提亚时期的艺术
    公元前4世纪末,东地中海地区开始进入希腊化时代。这个历史时期虽然是以亚历山大的武力征服为起.奴,但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却是早就存在的。马其顿征服不过是促进了社会内部早已开始的过程更大规模地发展,为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互相接触、互相渗透创造了不可比喻的有利条件。紧随马其顿军队之后,大批希腊移民涌向东方。他们之中有学者、医生、艺人、工商业者和农民。他们丰富的生产经验、高超的艺术水平,不能不影响到当地入民.而当地的传统也不可能不影响到新来者。由于这种情况,在东地中海地区就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混合文化,一般称之为希腊化文化.
    希腊化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世界主义”思潮渗入各个文化领域。这种新文化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且主要是供社会上层分子享受的。同时,和这种文化一起还存在各地古老的传统文化。因此,各地的希腊化文化尽管带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有许多各自的特色。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是东西方居民共同积极参与的结果,是东西方文化的结晶。
    希腊化时期的出现是东西方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基本相同而决定的。这也就决定了希腊化过程比较容易进行,即使在马其顿征服者建立的希腊化国家消灭之后,在东方仍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希腊化的影响.例如,巴克特里亚大量希腊化风格的艺术品并不是出自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而是贵霜帝国。著名的键陀罗东伊朗、印度和希腊艺术的结晶,代表了该时期混合型文点。
    希腊士兵头像:


    IP属地:广东4楼2014-09-24 03:45
    回复
      亚历山大和塞琉古时期.伊朗官方语言不复是古波斯语而是希腊语.政府的公文、命令用希腊文写成。凡是由希腊人和本地人进行的商业活动.大多用希腊文作成文书.诉讼案件由希腊法官办理。由子这样,本地人也开始学习希腊语和法律.他们和本族人做买卖时也偶尔用希腊语作成文书。
      塞琉古时期希脂语作品传世很少。著名的有巴比伦祭司贝罗苏斯(公元前3世纪初)有关巴比伦历史文化的3卷集著作,该书后被欧西比乌斯和约瑟弗斯广泛引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有《圣经后典》有关部分。这些作品有宗教文献、历史、诗歌、簌言、故事,记载了犹太人民在马卡比领导下反抗外族侵略、压迫的英勇斗争.展规了犹太人民生活的各个场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安息王朝时.希腊语仍然是官方语言之一。但使用更广泛的是帕提亚语,汉译佛经称为钵罗婆语(《杂阿含经幻或波罗婆(僧加婆复译本《孔雀王经》)。俄国学者发现的尼萨陶片文书(约2500块)是研究钵罗婆语的重要资料。


      IP属地:广东5楼2014-09-24 03:46
      回复
        安息时期文学作品没有一件传世。一般认为萨珊史诗《扎列拉的回忆》、诗歌《母山羊与棕搁树的争吵》、言情传奇《维斯与拉明》可能是安息时期的作品。②费尔多西(940/941一1020/1026)的《列王纪》第三部分,可能采用了安息时期的民歌。’①安息时期的钵罗婆文著作还有袄教经典和法典。后来在萨珊时期经过整理编成了《阿维斯陀》和《判决干条书》。
        同时,在安息时期,西亚各地继续使用阿拉米语、巴比伦地区继续使用楔形文字。
        文化上的混合主义也表现在宗教领域中。自亚历山大起.统治者对各民族宗教信仰不加千涉,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宗教为其统治服务。塞琉古王朝时,希腊居民也开始接受东方宗教,加入东方神庙公社。他们以希腊神抵之名称呼东方神抵,把希腊神庙变成东方式神庙,可见宗教混合主义的严重性。同时,东方居民虽然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统治者也经常掠夺东方神庙来充实国库,这就常常引起东方人民的反抗。埃里迈达杀死抢劫神庙的安条克三世就是明显的例证。
        安条克三世雕像


        IP属地:广东6楼2014-09-24 03:46
        回复
          安息王朝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在杜拉·幼罗波斯,上流社会的妇女大多采用闪族名字,男子用希腊名字、但都穿东方眼装,祭祀东方神抵。城里犹太教神庙、基督教堂、希腊神庙、闪族神庙和袄教神庙并存、在木鹿则有基督教堂、佛教寺院和袄教神庙。
          宗教上的混合主义继续存在,以对太阳神崇拜表现最为特出。在不同民族中,这种仪式有不同名称:闪族人称贝尔、阿尔朱、阿弗拉德;希腊人称阿波罗;伊朗人称奥尔马兹德‘阿胡拉马兹达)、密特拉。
          尽管安息时期尚未确立袄教的国教地位,但安息国王和伊朗入都是袄教徒。’穆护集团和阿胡拉马兹达崇拜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据《丹伽尔特》所说,安息王沃洛吉西斯一世或二世时曾下令收集散佚的袄教经典,编纂《阿维斯陀》。
          阿维斯陀语:


          IP属地:广东7楼2014-09-24 03:47
          收起回复
            在伊朗东部地区.除了占主导地位的袄教,还流行佛教。佛教传入伊朗大概是在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72-232)时期。至弥兰王(公元前160-135)时期有了霞要的发展.据斯里兰卡《大史》记载,杜特霍哥摩尼王(公元前101一77)建成大佛塔后,举行盛大庆典活动,有帕罗婆布霍哥的贤士和40万教徒来贺。帕罗婆布雀哥一般认为是塞伽斯坦地区.这个数字虽然有很大的夸张,但也说明了安息佛教传播的情况。
            佛教在伊朗向西传播了多远目前难以确定。根据考古发掘推测,它从来没有超过从巴尔赫至坎大哈之间的界限,即所谓 富歇线.唯一的例外是在木鹿狄亚乌尔·卡拉区发现了一个佛教社团的遗址。这使我们猜想佛教西传最远不超过木鹿地区。不过,这种猜想仅仅是推测而已.我国汉译佛典的创始人、著名高僧安世高大概就是来自木鹿的高僧、早期来华的佛教徒也大多是安息人或操尹朗语的中亚居民。


            IP属地:广东8楼2014-09-24 03:48
            回复
              塞琉古与安息时期是伊朗社会经济急剧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就是各种类型的居民点大量增加。这就使我们可以详细讨论该时欺各类建筑艺术的特点。
              第一类居民点是城市。可以木鹿、尼萨等城为代表。这类城市的特点是城市规划严格地分为3部分:要塞(卫城)、城市本身和城郊。每一部分都有带塔楼的城墙加以防护。卫城防御设施通常和城市本身的防御设施连在一起。这类城市通常是由前阶级社会的居民点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卫城独立存在,其中有统治者的宫室、神庙、军火库和兵营,表明当地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和对杭。因此才有必要建立卫城以对付内敌外患的威胁。另一方面,城市和城郊紧密相连,证明城市生活的基础是农业。对于当时的城市居民而言,农业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工商业。
              木鹿城的规划严格。但是,它和叙利亚的阿勒颇设计两座城市的城墙都是直角形成,在一堵城墙中间有圆形种相同决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塞琉古时期都市建设的基本特点。塞琉古历代诸王在兴建城市时,非常强调城市规划布局的一致性。但建筑师在具体实行时,大多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城市一般建立在山丘旁,卫城建立在山丘上。如果城市建立在平原地区.城墙则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内部结构大致相同。市内街道直角交叉。这些原则明显地反映在木鹿和阿勒颇的城市建设中。这使我们猜想木鹿在塞琉古初期可能经过彻底改建。


              IP属地:广东9楼2014-09-24 03:48
              回复
                第二类居民点是军事要塞.在土库曼境内有很多这类要塞.要塞中几乎没有建筑物,因为其中只有驻军。要塞主要是防御游牧部落进攻,城墙和卫城都有很高的墙脚,它们或是用干打垒方法筑成,或是用生砖建成,与垂直的墙体略成坡状。这种构造能减少死角,抵御撞城褪的进攻,并使城墙更为牢固。
                第三类居民点是农村。由于各地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居民的社会地位不同,这类居民点也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最普通的居民点是没有任何规划的,由单独的住宅组成的大型农村.这种农村居住的是村社自由民。大庄园呈四方形,有牢固的院墙、燎沟和大院,住房沿院墙四边而建.在贵族大庄园的周围,有时也有依附民的住宅。
                从居民点类型来看,希腊化的影响仅及城市建筑,这是因为希腊化主要带有城市性质,农村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传统。
                由于考古发掘的结果,我们对古尼萨公共建筑了解比较详细.古尼萨建筑物分为两群:北面的建筑群主要是“方宫”,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 它的柱廊具有当地建筑和希腊化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后来又经过改造,变成了东方化的建筑。方宫可能是安息历代诸王的宝库。著名的尼萨角杯就是这里发现的。
                古尼萨南而的建筑群主要是“方厅”。室内而积为20 X 20平方米。内部分为两层:下层装饰着绘画的半柱,涂白土;上层用半柱涂红土.下部有上彩的泥塑。它们可能是安息国王或神抵..峭脚兰“方厅”有人认为是王家接见厅(阿巴丹).但也有人认为是袄教神庙。南面建筑群另一重要建筑物是“圆庙”。根据当地发现的文书。古尼萨真正的名字是密特里达特卡尔特〔密特里达特斯堡)。因而有学者猜想..圆庙”就是密待里达特斯王的陇墓或其纪念堂。和"圆庙”一起的建筑物是“塔楼式神庙”,建筑在一块大岩石上,高约6米。
                尼萨鹿角杯:


                IP属地:广东10楼2014-09-24 03:49
                回复
                  从安息时期占尼萨、木鹿等城市建设的情况看来。安息建筑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革新了古老的建筑传统。发展了新的表现手法.对萨珊王朝的建筑具有巨大的影响。
                  安息是阿黑门王朝的继承者.王权神化的思想渗入艺术领域,形成了安息的官方艺术.它是一种与王室有关。为王权服务的艺术.也是古代东方艺术最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影响了其他一切艺术流派,表现出某种特有的审美观.
                  安息官方艺术的指导思想.最明显地反映在钱币图案中。每一决钱币.甚至是最小的钱币,其图案设计都充分反映了国家的政治思想纲领.反映了官方的思想。
                  最早的安息钱币是“无须头像”钱币。这组钱币的王像是没有胡须的.头截游牧部落西徐亚人的头饰。钱背的人像是坐着的.身穿游牧部落的外套—头篷.手持长弓。面文为希猎文APiAKOY .这组钱币是安息国家建立的明证.钱币上的西徐亚服装表明阿萨息斯出自西徐亚游牧部落阿帕勒人.面文只有阿萨息斯之名却没有头衔说明他这时尚未自立为王。这大概是阿萨息斯刚击败帕提亚总督安德罗戈拉斯之后不久发行的货币。钱背图案中的弓象征权力。强调的是神或神化的祖先将象征王权的弓授予其继承人,以此体现王权神授学说。
                  阿萨西斯一世的无须钱币:



                  IP属地:广东11楼2014-09-24 03:50
                  回复
                    后出的钱币和最早的钱币只有面文的不同.从中可LA息甲息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战胜塞琉古二世之后,面文中出现了“国王”的称号。在占领赫卡尼亚之后,面文中出现了“伟大的国王”的称号。密特里达特斯一世时,钱币面文为“阿萨息斯国王、专制君主”.“专制君主”的称号尤为重要,强调安息重新获得独立,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
                    大体说来.安息钱币反映了官方的王权神化思想,反映了安息国家发展的历史。而且,王像本身也反映出安息人的起源.甚至反映出某个具体的国王和钱币上的肖像有着共同之处.同时。安息钱币图案设计也遵循了希腊化时期的传统。王像的面孔总是朝着左边.这表示安息王是独立的国王(而孔朝右则是附属国王).


                    IP属地:广东12楼2014-09-24 03:50
                    回复
                      在沙米还发现了一位公主的大理石头像和其他雕像。由苏萨的希腊艺术家安条克完成的一茸王后大理石雕像大概属于公元前1世纪末.据推测可能是弗拉阿特斯四世之妻穆萨的。’在尼萨.也发现了希腊工匠的雕塑。其中年代最早的一件称为“尼萨女神”(其命名不很准确)。雕像为少女。穿长衫。肩披无袖衫。一条围巾穿过右肩作为雕像的支撑点‘面部神情庄严微带笑容。这个雕像明显属公元前3--2世纪希腊化时期阿提卡流派作品。
                      尼萨女神像:


                      IP属地:广东14楼2014-09-24 03:52
                      回复
                        尼萨另一尊重要雕像是《罗多古娜雕像》。该雕像上半身为白色大理石,下半身为灰色大理石做成。雕像为半**年轻女性,头部向前微倾.身体半侧。双手向上。好像指向头部。该雕像风格属希猎化时期亚厉山大里亚流派.这种雕像最常见的有阿弗罗狄式.但尼萨的雕像和希腊化时期的阿弗罗狄式又有所不同,其创日日贾严肃、全神贯注。因此,有人猜测这是安息王密特里达特斯一世之女罗多古娜。根据安息传说,罗多古娜正在洗头时传来敌人进攻的消息,她祈祷待她洗完头发,敌人就将消灭。这个故事也为罗马作家所证明。罗多古娜的雕像也见于安息王的印章。这个雕像很有可能是亚历山大里亚雕像家按照安息公主的肖像定做的雕像,又加上阿弗罗狄式的某些特征,这在希腊化时期是常见现象。
                        帕提亚贵族妇女的复原图:


                        IP属地:广东15楼2014-09-24 03:53
                        回复
                          古尼萨方宫是安息王的宝库,也是安息艺术的宝库.它在安息王朝灭亡后遭到萨珊军队多次洗劫.剩余物品很少。但从这些劫余物品中,也可以看出安息上层分子的艺术爱好和安息艺术的特点,
                          方宫内发现有希腊雕像,如银质镶金雅典娜神像,埃洛特的银雕像,这些雕像都是希腊工匠完成的。本地工匠制造的工艺品也受到希腊和中亚风格的影响。例如,有一个银质镶金狮头就受到萨尔马提亚和希腊巴克特里亚风格的影响,形象逼真,细节分明。本地风格的工艺品奔鹿铜镜(公元前2-1世纪),题材受西徐亚“野兽风格"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例如,尼萨奔鹿的鹿角比较;西徐亚奔鹿的鹿角很大。同时,尼萨奔鹿的鹿头略微回转,形态更为逼真。方宫中还发现庆典用的礼器银斧,其原型为塞伽铁斧。造形更为精美。还有国王使用的圆盾,其上绘有象征王权的鹰。


                          IP属地:广东17楼2014-09-24 03:54
                          回复
                            但是,方宫中发现的工艺品,最重要的还是角杯,约有40个左右。角杯是盛酒的器皿,最早是用动物的角做成的,后来也有陶质或金属仿角形杯。这种酒器最初出现在东方,公元前5世纪传入希腊。尼萨角杯是伊朗和中亚最流行的、一种器皿。其中最有名的是尼萨象牙杯,由几块骨料做成.以金属架固定。杯体垂直,下端直角拐弯,顶端有一雕像。杯口为“一飞檐形”。其上绘满各种观赏图案。杯体上雕有奥林匹克12神抵或欧里庇德斯‘酒神的伴侣》中的某些场面。角杯是东西方文化艺术混合主义的产物,其题材是希腊的,但又渗入了东方的艺术风格。例如,在某些角杯上绘有《阿维斯陀》的人牛.有翼的飞马等.这是希腊题材所没有的。这都充分地显示了本地工艺的特点。
                            尼萨角杯具有宗教的意义。有的角杯上写着"HZTi尸作阵尸腊“灶神”),表明它是一件神器,大概和袄教的圣火有某种联系。根据某些学者的意见,弓和酒杯在西徐亚部落是王权的象征。因此、角杯可能是国王登基时使用的礼器。尼萨还发现了安息国王的宝座也是用象牙做成的。宝座原型与阿黑门时期相同,腿为狮子脚,但增加了希腊装磺螺纹和叶片。


                            IP属地:广东18楼2014-09-24 03:54
                            回复
                              尼萨还发现大量印章,图案丰富多样.有阿黑门时期的题材,也有与“野兽风格”有关的题材。其中有些动物是真实的动物(牛、羊、马,鹿等),有些是神化的动物(龙、海兽—安息语称圣穆尔夫)。后者对我国工艺品设计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后来就出现了许多海马、海兽(圣穆尔夫)图案的青铜器和丝织品,尼萨还发现有希腊印章,国王骑射狩猎印章.从尼萨工艺品可以看出,安息工艺品受到希腊、伊朗本土和中亚游牧部落三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影响。但是.安息工匠能很好地融汇各种不同艺术风格的长处.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品。


                              IP属地:广东19楼2014-09-24 0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