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53,425贴子:12,551,270

【转】明末破局——战争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来闲逛起点书评发现一些好贴,与吧友分享
http://forum.qidian.com/NewForum/Detail.aspx?threadid=181774452


IP属地:江苏1楼2014-09-22 23:10回复
    假如有一天你像作者想象的那样穿越明末,做了天启,那么别紧张。我们来一起破局
    明末的战争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对内,一是对外,这也给后世留下了经典的争论,攘外必先安内!我们不讨论先攘外还是先安内。试着讨论下怎么破局。
    对内战争,明末天启的对内战争主要在三个方向上,山东,四川,西北。引发的原因不尽相同,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


    IP属地:江苏2楼2014-09-22 23:10
    回复
      3.严格审查,监控,切断连线
      白莲教原本是比较松散的组织,因谨葱乳,不杀不饮酒而得名白莲。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师徒传授,宗门相属等手段,逐渐使组织得以严密。徐鸿儒的起事是可以避免的,万历年间徐鸿儒的师傅王森,白莲教当时的教主,在北京落网了。如果锦衣卫,东厂加以重视,严格审查,很容易就能追查出徐鸿儒这条线来,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起事了。


      IP属地:江苏6楼2014-09-22 23:11
      回复
        4.可以招降,但首恶必诛
        四大名著水浒已经教给我们了最佳的招降后续处理手段——一杯毒酒赐三郎。东林党官员,特别是杨鹤在后期对待西北农民叛乱的时候,多次招降叛乱农民,使得几次被逼尽死地的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多次逃过灭顶之灾,得以喘息。一旦形式好转复又叛变。所以诛杀首恶上,宁杀错勿放过,不行妇人之仁,不对逆党行忠诺是必须要坚持的底限。


        IP属地:江苏7楼2014-09-22 23:11
        回复
          四川民乱
          历史知识比较丰富的都知道,天启元年开始的奢安之乱。这是以彝族土司为主的少数民族叛乱。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发动反明战争,起因是天启调动水西以及永宁兵去辽东作战激起反抗,兵围成都,蜀王请朱燮元治军,以贼动我止,贼止我动的战术历时百日大败敌军。后朱燮元父亲病故,朱尊礼回家守孝。朱燮元离任后不久,奢崇明,安邦彦复叛,一场大战历时九年,四川巡抚徐可求,贵州巡抚王三善,西南大将鲁钦先后战死,死伤兵民百万计。最后崇祯元年朱燮元起复,统领贵川湖滇粤五省,才在崇祯二年剿灭了叛乱,斩杀了奢崇明,安邦彦。


          IP属地:江苏8楼2014-09-22 23:12
          回复
            1.四川民乱最大的问题在于用人不当。朱燮元是唯一有能力解决四川问题的人(一次历时百日,一次历时一年多),仅仅因为父亲去世,不得不离职,从而导致战争走入危局。这个时候必须夺情起复,甚至天启完全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度派遣宫中内臣替朱燮元祖地守孝。


            IP属地:江苏9楼2014-09-22 23:12
            回复
              2.四川战局不利的重要原因在于,万历年间萨尔浒大败后,天启元年又丢失了辽阳和沈阳,辽东局势紧张,不得不从全国各地抽调兵力缓解辽东战场兵力不足的问题。这里当然有秦良玉这样的忠勇之辈,也有奢安之类的败类,趁着各地守卫兵力空缺之机犯乱,所以可见内战的源头在于外战。


              IP属地:江苏10楼2014-09-22 23:12
              回复
                西本战争主要在天启末年,崇祯初年。当然穿越来的你像天启那么短命,所以这里也着重讲一讲。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李自成等的行为不像历史上所说的那样属于什么受压迫后的革命起义。真要界定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的行径,只能是四个字流民乱匪。


                IP属地:江苏12楼2014-09-22 23:12
                回复
                  李自成等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李自成等乱匪的部队,实行不收税,不纳粮的策略,整个部队的供养完全依靠,抢劫明朝政府,官员,地主,商人等在当时控制绝大部分财富的阶层。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了李自成等的部队,基本上没有文吏体系,因为不收税,不纳粮,所以不需要治理地方。另一方面,整个军队体系的供养,完全依靠抢劫所得,使得形成了军队每攻占一地方,极尽所能的搜刮哪里的生活资源。而当地人民因为整个区域的经济生态系统被破坏了,不得已加入乱匪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资料来求得生存的希望。最后,李自成等的军队,组织系统混乱(在山海关,李自成与多尔衮决战的时候,李自成的军队还各自带着家眷和从北京抢劫来的财物)无论是与清军,还是明军的战斗中都数次陷入绝境,甚至有些时刻粮尽食人的情况都是有的,但通过招安,化整为零等方式多次逃过了政府军队的绝对打击。(这个课题很大,属于游击和反游击战范畴)。


                  IP属地:江苏13楼2014-09-22 23:12
                  回复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李自成等基本上都属于乱世枭雄,其原本应该发展成民国初年一样的军阀,但千年来的农耕社会情节使李自成等都很难走出那个眼界。
                    有些人在不同时期也提出过,当时江南地区并没有受到小冰河时期恶劣气候的影响,还是有粮食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没有现代的高速公路,大运量的航运能力的完整交通体系,在实际的运输过程往往损耗超过三成以上。所以,从江南地区大规模运输粮食,一是当时的朝廷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二是真的是杯水车薪,实际效果不显。


                    IP属地:江苏14楼2014-09-22 23:13
                    回复
                      明末对外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万历中期,李成梁时代。这个时代是明强女真弱,李成梁善战,但性奢,生活腐化。导致在这个阶段,在辽东大肆发展了走私(这个走私主要指的不缴纳税赋给政府的经济贸易和李成梁以养兵为由私自开设的边市等)这一方面加重了当地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另一方面又为女真的崛起带去了其极度缺乏的盐,铁生产资料。


                      IP属地:江苏15楼2014-09-22 23:13
                      回复
                        2.万历后期,杨镐萨尔浒之战大败,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从这场战役之后,明朝的边防武装力量大幅度减弱,明和女真在军事对抗上出现了攻守交换。这里我们不做具体分析了,但我们还是要提到一个人——李永芳,明朝第一个投降后金的将领,正是因为他在萨尔浒之战提出“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策略大破明军。这是众多辽东带路党的先贤!


                        IP属地:江苏16楼2014-09-22 23:13
                        回复
                          3.这个阶段是天启朝的事了,在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围绕熊廷弼一个人的故事。稍微讲详细一点,萨尔浒之战后,朝廷提议兵部侍郎熊廷弼接替辽东经略。杨镐的叔叔杨渊因不满上任的熊廷弼没有上折帮兵败的杨镐说话,与京中东林党官员御史冯三元、大学士顾慥、尚书姚宗文联合参奏熊廷弼假名增税,勒索小民等罪名,最终导致熊廷弼被罢免。这是一个天启朝一个战略性错误,本来熊廷弼已经基本上平复了杨镐兵败后,辽东武装畏战的局面,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局。
                          萨尔浒之战是把双刃剑,明朝武装力量受到重创的同时,女真的武装力量也遭到了严重的损耗,不足以支持女真继续向明朝发动持续性的进攻。这里面其实是一个党争的恩怨,(这里不详细的解释了,放在以后文臣策里在叙说了)
                          在熊廷弼被拿下的以后,朝廷用东林党官员袁应泰为继,很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相继丢失了重镇辽阳,沈阳,辽东诸地尽没,袁应泰畏罪自杀。朝廷又不得不复用熊廷弼辽东经略(这是个伪职,辽东已经尽末,他经略哪里?只得驻守山海关),但东林党官员依旧不死心,推出了时任首辅叶向高的弟子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辽东战局实际的掌握者)。天启二年,王化贞计划以李永芳(带路狗的巨大破坏力又爆发了)为内应伏击老野猪,却被李永芳将计就计用潜伏在王化贞队伍里的军事间谍孙德功临阵倒戈,在广宁重创王化贞军。后在辽西右屯,熊廷弼遇兵败逃出广宁的王化贞,收拢其残部退至山海关。魏忠贤借王化贞兵败参奏东林党贪渎辽饷,东林党官员为了保全东林党的利益,提出了兵败的主要责任在于熊廷弼未尽守土之责,未能死战,反而畏战退回山海关。东林党的观点是,当时熊廷弼接收王化贞的“战略性撤退”的部队,反攻努尔哈赤是能够取得巨大胜利的。所以整个兵败的责任在于熊廷弼未能执行东林党伟大的战略意图。随后,在魏忠贤和东林党的党争妥协中,楚党成员熊廷弼被杀,传首九边。至此,明朝对后金的局势已经彻底失控。
                          4.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吴三桂让出山海关,这个不是重点,不做过多累述了。


                          IP属地:江苏17楼2014-09-22 23:13
                          回复
                            通过上述描述,辽东战局逐渐转坏归结于几个原因。
                            1.辽东官员私自发展走私,为后金的崛起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战略物资。
                            2.东林党系官员,急于在辽东局势上增加掌控,不断掣肘军政官员,自己派系的官员无论是袁应泰还是王化贞都不知兵,不善战,好大喜功。(历史上不仅仅是袁崇焕提出了五年平辽的口号,东林党之前的官员也多次提出过类似的口号)
                            3.朝廷对后金,在整个战略层面的错误。
                            4.东厂,锦衣卫在军事间谍上的全面失控,造成了多次错误的决策,处置不当。


                            IP属地:江苏18楼2014-09-22 23:13
                            回复
                              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明末天启军事战略。
                              在辽东地区经历了萨尔浒之战后,明朝武装力量已经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歼灭或者重创后金武装的能力了。所以符合明朝利益的大方针就是固守重点城市,地区。坚持春战秋守的战略方针,比拼国力对耗后金。具体措施参考如下:


                              IP属地:江苏19楼2014-09-22 2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