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老年书画研...吧 关注:10贴子:191
  • 0回复贴,共1

润物细无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润物细无声
---读杜甫《春夜喜雨》有感
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此时正值大旱时节。久旱未逢甘霖,雨像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怎么哄也不肯露面。春雨啊!盼啊盼!
太阳不再向人们示威,从山后隐去,天空像泼墨一般,浓浓淡淡,分不清边际。
天黑了,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内,杜甫推窗,静静观望着这苍茫的天空,心里难免愁绪万千。旱情得不到缓解,谁又能安得下心来呢?忽然,脸庞飘来一丝湿润,他心下一惊:是春雨吗?
果然是一场善解人意的春雨!此时的雨,是如此的含蓄。在人们酣睡之时,柔柔地落在草叶上,轻轻地渗入土壤中,微微地敲在花苞上,悄无声息。春雨啊,在人们急需之时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堂前的羊肠般的小路被雨夜的黑暗所浸没,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唯有对岸的江船渔火红艳夺目。
望着已被黑暗掩盖的草儿,花儿,土壤,森林,茅屋,杜甫深觉欣慰。等明早,那饱含着雨珠的鲜花定是姹紫嫣红,葱翠的草地定是生机盎然。这一切,都是无声的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礼的结果。
春雨啊,你为饥渴的万物提供可口的养分,你有着无声助人的品质,多美的春雨!
这首诗实在精妙,在诗的开头就用一个“好”字来赞美“雨”,把雨拟人化,春天正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呢,雨就来了,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
“潜入夜”与“润无声”相互映照,春雨无意讨“好”,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淋漓尽致,下个通宵。江面看不见,小路辨不清,天空黑沉沉,诗人揣测,如此“好雨”,一定能下到拂晓。
等“好雨”下上一夜,万物都将得到滋润。而最能代表春色的花,明天早晨带雨开放,必将娇艳欲滴。一朵朵的花儿,也会汇集成花的海洋。
诗人与春雨之情很深,抒写了春雨具有人的生命和情感,体贴人意,知晓时节。春雨它无意讨“好”,只求奉献。此诗更是书写出了诗人对春夜喜雨的无私奉献的品质的喜爱与赞美。
EndFragment


1楼2014-09-13 14: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