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阁吧 关注:8,400贴子:36,139

中国古代文化是修炼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沉香蕴涵 - 群星




1楼2014-08-21 12:55回复
    1、琴
    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趋。琴瑟、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韵绵长。
    如此幽婉清雅的音乐背后是丰厚的文化底蕴。

    儒家注重社会伦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稳节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闹的溺音淫乐。
    道家倡导自然、清静、无为、柔弱、和谐。老子说:“大音希声,”正声应“简静”,静才会有空灵渺远的空间感,与万物合一的心灵体验。庄子提出“平易恬淡”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文人逸士,以琴会友,觅知音,不竞不求,不炫技,不卖弄,远离名利纷扰,清修自娱。
    对琴艺的体悟之深,要求之高,令人叹服。
    “身手皆静方能与妙道相融,与神灵相通。”“故清者,大雅之原本。……两手如鸾凤和鸣,不染纤毫浊气……必以贞静宏远为度……从容婉转。”
    “神闲气静,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吁贞洁。”“心骨俱冷,体气欲仙。”“专精注神,感动鬼神。”这简直是修炼的境界。


    4楼2014-08-21 13:04
    回复
      2、棋
      “古松流水间,唯闻棋声”,“闲敲棋子落灯花”“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古人弈棋的乐趣可见一斑。闲暇时,下棋交友,益智增慧。

      下棋讲究棋品。弈棋情状种种,往往表现出棋手的性格修养。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围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梁武帝善弈棋,著书写的多是经验之谈。“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见仁见智。如:天地阴阳,王政、兵法韬略等等。棋局如战场,黑白双方运兵布阵,攻占御守,斗智比勇。东汉文士应玚说:“博弈之道,贵乎严谨。”既要有出世之大略,又要有入世之细谋。
      历史上,儒释道代表人物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等都对围棋颂扬备至,认为从中收益匪浅。

      弈棋仕女屏风画,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187号墓,残片


      5楼2014-08-21 13:08
      回复
        三、通天地而合神明
        古人认为,宇宙在本质上是一个气的宇宙。元气流动,无所不在,聚则为物,散则为气。山川草木,清风白云,万事万物,不过是元气的不同表现。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安静不妄动,不耗不损。善养浩然正气、清气即是福气。所以古代的养生学、中医、气功都特别发达。
        道家讲修命成仙,炼丹,还精补脑。佛家讲空,打坐禅定。儒家认为静能虑,静坐益智。宋朝欧阳修、苏东坡、陆游等都很推崇静坐。陆游词云:“心如潭水静如风,一坐数千息。”
        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半神文化。在儒释道修炼文化的影响下,许多人徜徉山林,慕仙求道,修身养性,自觉不自觉地处于修炼状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自古以来,文人志士对道的景仰和追寻,从未间断。早在东晋的王羲之就提出“书之意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清王昱曰:“元气磅礴,超凡入化,神生画外者为上乘。”
        古代艺术家在创作中悟道,作品的好坏不仅仅是技巧的高低,还包括作者的阅历、人生情怀,特别是与品格相关。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上谓之道。更重要的是天地人的对应协调,与神合灵,与道合妙,通天地而合神明。
        正因如此,古代文人有着不媚权、不从俗的优良传统。甚至抛弃仕途厚禄,像陶渊明那样隐居起来。这种凛然傲骨,从思想人格到艺术上的自由独立,保证了艺术作品的质量。
        唐诗的性灵神韵,有着和天地自然的联结,天籁之声,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和音乐性,意象优美。李白崇道,杜甫尊儒,王维信佛。不同的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苏东坡贬官黄洲之际,仍沉浸于书画中,做精神的逍遥游。他的官是越做越小,文学造诣却越来越高。诗词、书画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道、禅的气息弥漾其间,于稳健而流丽中,寄寓着一种超然物外、与天地同化的情趣。
        曹雪芹才华盖世,但他宁可卖画维生,也不愿到皇宫当御用文人。在困苦潦倒中,他潜心创作了千古名著《红楼梦》。
        艺术作品也有它的命,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精气神。题材内容是作品的身体精力,水平技巧是作品的气质风格,内涵思想的升华则是作品的神韵。
        内容朴实,技艺精湛,超拔于世俗之上的境界,与神相通的韵味,通天地而合神明,才是优秀艺术作品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所在吧。

        琴棋书画


        8楼2014-08-21 13:19
        收起回复
          不错


          IP属地:陕西9楼2014-10-30 11:13
          收起回复


            11楼2014-10-30 15:56
            收起回复
              说的好


              12楼2014-10-30 18:38
              收起回复


                14楼2014-11-01 17:55
                收起回复
                  有空再来看看这个帖子,听听这首音乐


                  15楼2014-11-07 09:46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07 11:11
                    收起回复
                      初学者如何入门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07 19:15
                      收起回复
                        其实真正的长生久视应该是把佛道儒三家思想精髓糅合在一起,先达到佛门内证虚空,明心见性的境界,使得自身内心晶莹透彻,不染一丝尘埃,成为一个真正的“一”。然后进入红尘俗世,利他利己利万物,尽量多行善事,爱人爱己,以完俗世功德。最后再回归山林,隐居修炼。这时的“你”应该明白“爱”的真谛,明白“爱”是宇宙万物与我合一,故万物与天地长在,而我即不灭的真理。这样才能达到最后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得到真正的“道”,这时的你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老。


                        18楼2014-11-08 08:18
                        回复
                          传说中“神”的境界就是天地宇宙万物与我同在,故宇宙万物不灭,而“我”即永存。说的明白点就是让“你”的精神频率与宇宙万人万物的精神频率一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时的“你”已经能够与宇宙万人万物得以精神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我”即是天地宇宙万物,宇宙万物即是“我”的境界。而想要让你的精神频率与天地宇宙万物的精神频率一致,那么只有“爱”才能做到。就是爱天地宇宙一切众生。只有这样,他们的精神力量才能让你调动。人常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知道为什么吗?其实达到”佛“的境界,要你凡间的香火有何用?真正的是你选择拜了某位”佛“,那么你的精神能量的频率就和这位“佛”一致,他如果愿意的话,就能调动你的精神能量。所以传说香火越多的佛,他的法力就越大。因为法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利用人自身的精神能量去调动自然界所存在的先天五行因素以及其他的因素,这就是法术的来由。不光佛教如此,其他一切以信仰为宗旨的宗教都是如此。


                          19楼2014-11-08 08:35
                          收起回复
                            还有一切宗教修炼本质都是想修出人未诞生前的那个”真我本如“,这个真我本如一旦修炼出来,那么这个人才有资格说得道,从而才能长生久视并逐步开发出自身的种种神通。其实这些神通都是人自身的种种潜能。如果大家细心留意的话就会发现生物学上面人类最初的形态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一条游鱼的形状。这就证明了人与万物都来自一个共同的“一”,这个“一”就是“真我本如”,即是你真正的面目。人如果能够修炼出这个“真我本如”,那么他(她)就可以具备其他种种动物所具备的本领。如像鸟一样在天上飞,像鱼一样在水里游。传说当年的佛祖释伽降生时曾经东南西北各走七步,并说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话。对于佛的这句话,很多人都不解,认为佛自大狂傲。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真正懂得修炼的真谛,你就会明白佛所说的这个“我”是指人最初的那个“真我本如”,这是一切众生都具有的,只是太多人被红尘物欲所迷惑,都忘记了他们的本来面目。所以当年佛祖七日证道后,发现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因为他当时看到了众生身上都具有一团光,这在现代科学也证实了,这团光叫做“辉光”,一般健康身强力壮的人和虚弱体衰多病的人的“辉光”都不一样的。


                            20楼2014-11-08 0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