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部戏里面,和两位前辈,还有一些其他的演员,大家在一起拍戏感觉有压力吗?
黄思恬:我蛮可惜的,我这一条故事线没有遇到两位哥哥。我跟欧宣也是情同姐妹的,也会产生三角恋的关系。在马来西亚拍,让我觉得蛮兴奋得。
李南星谈演老人是个挑战 马来气候闷热拍出病
主持人:特别难忘的点是什么?
李南星:马来西亚那个地方能拍出年代感,那种乡村、旧街,比较落后的景色,还是能够在那种地方找到。不过我们自己还要设计当年的旧街是怎么样的,出来的感觉不一样,像时光倒流。拍这部戏当然辛苦,我们没有机会坐在空调房里面,南方那块地方很闷热,要不然是下大雨,我要从50岁演到80岁,到某种年龄开始有风湿了。
主持人:这部戏年龄跨度那么大的话,最难演的是哪一个年龄段?
李南星:在后期,70、80岁那一段。那时候,整个人动作方面不能够那么敏捷了,要慢慢,讲话、举止也要慢下来,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张天鹏这个人特别讲义气,很乐意在这个社会上贡献、资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曾经穷过、苦过、捱过的人,他知道这条道路怎么走,那些人需要我们去资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开放学校、创办医院,帮助那些贫穷的人。
主持人:要演出富豪的感觉?
李南星:演富豪当然需要富豪的样子,因为他本身不是从富豪开始的,是从一无所有,跟平民一样的,所以他很了解贫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直都交代孩子们一定要记得有恩报恩。
主持人:您在第二部里面,还是会有感情戏在里面吗?
李南星:我是忠心耿耿,守住我老婆。回想起来有一点怪,在那个年代,三妻四妾很平常,这个老爷子就锁定这个。在戏里面,我的结拜兄弟就是石头,我们从唐山飘洋过海,到了南洋这块地方,人生地不熟。开始找出路的时候,真的很辛苦。
陈泂江:我们就是在锡矿上找到工作,直到看到孩子长大。我觉得在《动荡年代》比较难的是演老人,我们还算是年轻人。所以以年轻人演老这方面,蛮考功夫的,如果你做的太多,感觉做作。你要抓的很紧。
主持人:两兄弟在现场的时候有商量说,我要怎么样设计一些动作,我来演老人吗?
李南星:当然有,我们都有彩排过,看自不自然,讲的过程,要表现的那些顺不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特定扮演出来。
主持人:你评价一下李南星大哥第二部的时候演技怎么样?
陈泂江:大哥的戏真的很棒,这一次对戏少一些,我们都是演父亲,跟孩子的戏比较多一点,之前我们在唐山的时候,一起合作过,现在在这部戏里面,默契方面是十足,我们演老人也很舒服,不用想太多东西。
李南星:一串下来,线很清楚,大家在哪一个岗位。
陈泂江:我们有新导演,老人遇到一起的时候,他们觉得我们太吵了,一年没见面了,拍戏的时候一直聊。
主持人:跟欧宣拍戏有新的火花吗?
陈泂江:每一次都有新的火花。
李南星:就像放烟花一样。
主持人:演到自己有儿女的话,怎么样演好对自己下一代儿女的情感?现在你们还没到那个年纪?
陈泂江:除了年龄要演老之外,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要抓的很紧。当我演父亲的时候,很多东西需要我去想象,从我爸妈身上看到一些东西,去当慈父,要怎么跟孩子讲话,不同的角度。年轻人跟家人讲话的时候可能会直接,爸爸跟孩子讲话方式不一样。我们演40、50年代的时候,又不一样,爸爸会动粗,方式不一样,不开心直接一巴掌打过去,这些需要很多考量要做。对我来说,这几年演的很有挑战性的角色。
黄思恬与陈罗密欧为排戏做功课 相比更喜现代恋爱观
主持人:两位演年轻人的,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怎么样把握这个角色呢?
陈罗密欧:这也是新加坡的历史,也是需要我们了解的一些。另一方面,影视剧想象的空间要很大,从以前看过的年代剧,还有一些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读稿的方式,我自己也去幻想那个年代到底是怎么样的,我用这种方式把角色揣摩出来。
黄思恬:拍年代剧,我自己有上图书馆,找了新加坡建国历史的一本书,没有描述很多东西,可是就是照片很多,在那本书里面可以看到,当时1950年的时候,那些人是怎么在街上卖东西的,他们的言行举止,好像我演的角色在街边卖糖水,就看看他们在街边卖东西是什么样的,怎么坐、怎么站的。我们公司之前也拍过几部年代剧,也会看一下。
陈罗密欧:因为是年代剧,谈恋爱的时候不能碰手,不能太靠近。很多肢体语言的东西不能做,所以要用眼神跟台词,感受那个环境和空间来表达,很考验自己的演技。
黄思恬:女生的感情很直接,认定了就跟定这个男人。
主持人:更喜欢那个年代的爱情,还是这个年代。
陈罗密欧:这个年代。
黄思恬:我觉得这个年代比较刺激。
陈罗密欧:这个年代可以牵手。
大陆内地平台很吸引 两岸友好多交流
主持人:四位也拍了两部,内地有一些知名度了,有没有计划进到内地来拍戏,有没有想合作内地的艺人?
李南星:这块平台我们都很想去,有机会可以到内地演戏,我们也算是常客了,时常过来,我们是华人,大家都是一个大家族。
陈罗密欧:我们也是新人,有更多机会去跟不一样的地方制作组合作,可以学习更多,年轻的时候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李南星:文化里面可以有很多方面可以交流。
陈泂江:如果可以来这里拍戏的好处,演员要接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对演员都是有帮助。新加坡是很小的国家,我是希望如果我们可以跟中国一起合作的话,我们让更多人看到新加坡的一些文化、一些特色。
黄思恬:我自己本身非常喜欢看中国剧,不久前刚刚看了《北京爱情故事》。如果有机会可以来中国拍这种戏是非常有趣的。
主持人:南星大哥有看过内地的一些戏吗?
李南星:太多了。
主持人:有没有印象什么深刻的?
李南星:最近看了一个《我要结婚了》,好像是这个。
主持人:陈总,你做新加坡剧有好长时间的历史了,为什么想到往中国来引进新加坡剧?
陈华玲:今天来了很多粉丝,说6岁就看南星大哥的戏,很兴奋。新加坡的文化是中西合璧,他们的思想、行为、生活习惯都是很温馨很正能量,所以我觉得具备一定的文化可以分享给大家,是一个很开心的事。
李南星:是。粉丝们从不同的地方,全国各地来支持我们,看我们的戏,我们这么多年都有密切的关系。接下来希望我们有机会多过来这里做客,把我们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什么样的合作方式都好,这块平台我们必须要有。
主持人:南星您知道您的粉丝对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吗?
李南星:比较早期的《莲花争霸》这些。
主持人:陈总,以后也希望签下更多的艺人,可以推到内地来拍戏吗?
陈华玲:会的,下一部剧会跟国内卫视,我们也想邀请这些亲爱的新加坡专业的艺人帮我们派这个戏,因为是比较大的商类的戏,他们都可以。
主持人:新加坡艺人,他们比较适合拍哪种类型的戏呢?
陈华玲:我觉得他们是专业的,年代剧、战争片、爱情剧都行,他们国语讲的比香港人还要标准。
主持人:谢谢几位。
李南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