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挑战吧 关注:7,623贴子:55,847

带大家了解渐冻人症(ALS)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触乐网 特约记者:大狗
■ 冰桶挑战
因比尔 · 盖茨、马克 · 扎克伯格等人而传播开的“冰桶挑战”,在 8 月 17 日接力至中国,互联网大佬纷纷响应并踊跃点名。这场为了唤起人们对“ALS”(渐冻人症)的重视而发起的公益活动,逐渐演变为社交网络时代的一场游戏、一场作秀、一场表演者与观者的集体狂欢。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8-20 17:26回复
    始于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的“冰桶挑战”,其初衷是为了唤起人们对“ALS”(渐冻人症)的重视
    我们遗漏了什么?8 月 19 日出版的一份报纸,用了大半个版面报道“冰桶挑战”,却没有关于“ALS”的解释,只是在介绍活动规则时提及这个病名。某些大佬所发的接受挑战的微博,只是放上了自己“湿身”的图片或视频,对“ALS”甚至只字未提。
    这场公益活动距其初衷正越来越远。渐冻人患者的声音并未因“冰桶挑战”而被更多的人听见,反倒是在大佬、明星们的喧哗声中,被映衬得愈加渺小。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8-20 17:27
    收起回复
      “论坛每天的访问量两三百人,最近两天也没什么明显变化。”晨雾告诉我。
      晨雾是“运动神经元病互助家园”网站的创办者,今年 45 岁,患渐冻人症 7 年,病情已进入晚期。前两年,他经常在电脑上和别人下棋,那时的他还有一根手指可以活动。如今,他的身体已完全丧失运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必须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唯一能活动的是眼球,他就借助眼控仪在电脑上打字,与别人沟通。
      “电脑对我们太重要了,请你帮我们想想办法。”他在 QQ 上写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8-20 17:27
      回复
        以下为ALS的介绍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8-20 17:28
        回复
          ■ 渐冻人症
          “AL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中文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症”。它与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和类风湿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并列为全球五大疑难杂症。
          渐冻人症的初期症状包括肌肉无力或行动僵硬,大多从手臂和腿部开始,手握不紧东西,行走吃力,逐渐扩展至全身,无法行走、无法说话、无法吞咽,整个人如同渐渐被“冻住”,直至大脑完全丧失对肌肉的控制,呼吸衰竭而亡。
          渐冻人症暂时无因可寻,无药可治。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为 3 至 5 年,也有约 20% 的病人可以存活超过 5 年,5% 的病人存活超过 20 年。例如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 · 霍金,他已经与该病斗争了 40 多年。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8-20 17:28
          回复
            顶楼主


            8楼2014-08-20 17:29
            收起回复
              以下为关于国内ALS患者的介绍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8-20 17:30
              回复
                ■ 晨雾的网站
                2008 年,外甥过十周岁生日那天,晨雾下厨房烧菜。颠锅时,他发现自己居然举不动炒锅了。去医院检查后,38 岁的他被确诊为渐冻人患者。
                “不算老的年龄,孩子又还小,为什么我床头的病历牌要烙着一个无法医治的疾病名字?我的脸尚无纹,我的手尚有力,摆荡着双腿,跳跃着步伐,我的心仍如 20 岁一般年轻。而我,我竟让这病卡得紧紧的,在这病房里。”2008 年 4 月,他痛苦地写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8-20 17:31
                回复
                  晨雾,上海人,2008 年被确诊为渐冻人。他建立的“运动神经元病互助家园”为病友提供了交流平台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8-20 17:32
                  回复
                    随着病情的加重,他伤心过,诅咒过,也消沉过。白天,70 多岁的老母亲负责照顾他的生活,穿衣、洗漱、喂饭、擦汗、上厕所。“没啥大不了的,不就是再把你当小孩养一次吗?”母亲对他说。
                    他记得有一天,阳光很好,母亲想让他出去晒晒太阳,用尽全力把他往轮椅上搬。就在他坐上轮椅的时候,母亲因用力过猛而摔倒。
                    晨雾靠在轮椅上,眼泪涌了出来,倔强地说不要出去。这时,母亲抱着他的头痛哭了起来。
                    “那一刻,我知道母亲忍受着比我更大的辛酸。一个人的时候,她该有多么无助,一定偷偷流了很多眼泪。”晨雾写道。
                    2010 年,他建立“运动神经元病互助家园”网站,为病友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如今,网站已有 4000 多用户,全国各地的渐冻人患者在这个小小的论坛上分享“抗冻”经验,互帮互助,彼此鼓励。
                    论坛上的很多患者已经失去说话的能力,“虽然头脑清醒,但没法动,没法说话,和家人沟通只能靠眨眼,靠猜”,电脑和互联网成为他们唯一的交流工具。
                    为了克服身体上的障碍,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用指关节、用脚掌和脚趾、用头部控制鼠标,在电脑上一点点敲出自己的声音。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8-20 17:32
                    回复
                      ■ 旱莲草的渐冻人鼠标
                      旱莲草,云南昆明人,49 岁,在“抗冻”这条路上已经走了 16 个年头。这在平均存活年限只有 3 到 5 年的渐冻人中间,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每天上午 9 点多,旱莲草就开始摆弄他的电脑。首先需要请别人帮忙打开电脑,然后在他的大腿上放一块木板,作为鼠标垫。木板外面裹了一层布,为的是防止手心出汗带来的麻烦。
                      由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表情和眼神也难以被理解,旱莲草只能在电脑上打字,表达自己的意思。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08-20 17:33
                      回复
                        渐冻人打字并非如普通人那般轻松。旱莲草的手部力量非常微弱,大多数手指已无法动弹,只有右手的中指关节可以勉强按动鼠标键,所以必须请人帮忙调整好手指与鼠标的位置:左手食指放在鼠标左键上,右手中指关节放在鼠标右键上,如同双手捧着鼠标。
                        操作系统中,鼠标的设置被更改为右键习惯,指针移动速度被调至最快,只有这样,他才能用整个手臂的力气推动鼠标缓慢移动,用右手指关节按键。
                        小小的鼠标在他手上重若千斤,挪动一点点都很艰难。点击软键盘打字,打一个字要花几分钟时间。打字过程中,如果遇到咳嗽或是手抽搐跳动,手指与鼠标的位置发生变化,又得请人重新摆放。
                        如今的旱莲草已离不开电脑,不仅作为沟通工具,也用来打发时间。身体难受或心绪不佳时,他就在电脑上看看新闻和电子书,或是玩玩联网游戏。因为动作很慢,其它游戏玩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能在电脑上玩玩棋类游戏。下棋时,身体的不适和精神的痛苦,都会在专心致志的对弈中烟消云散。
                        去年 5 月,旱莲草构思了一款渐冻人专用鼠标,包括手控和脚控两个部分。脚控鼠标是一个塑料长条,有两个放脚掌的凹槽。凹槽里是弹簧式的鼠标按键,按键在脚尖处,操作时如同踩汽车油门。为了防止滑动,他还在鼠标接触地面的底部设计了吸盘。
                        “电脑对于渐冻人是一片灿烂的蓝天,特别是到了疾病的中后期,失语的渐冻人只能依靠电脑打字来进行日常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如何让渐冻人更方便地操作电脑,是很多人,包括渐冻人,都在想方设法思考的问题。”用唯一可以活动的一个指关节,旱莲草完成了这篇 5000 多字的鼠标设计方案。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8-20 17:34
                        回复
                          ■ 小米的“聪明老鼠”
                          “我曾想过,生命会以什么方式结束?一次意外事故?癌症?脑溢血?脑血栓?心脏病?风湿?……我也曾估算生命会止于何时,至少应超过 70 年,因为我们家族都比较长寿。可是谁能想到,当我感觉不舒服时,命运就已经注定。”4 年前,小米在一篇博文中写道。
                          2010 年,41 岁的小米被确诊为渐冻人患者。病情发展得很快,确诊半年多后,他的四肢已无法移动,只有手指还可以活动。又过了半年,病情进一步恶化,他不得不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他的手指也变得越来越僵硬,操作电脑越来越困难。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最终把我们囚在一张不足两平米的床上,欲动不能,还要残暴地剥夺我们的呼吸、剥夺我们的饮食、剥夺我们的言语,却把依旧敏感的肢体、依旧敏锐的头脑留给我们,让我们时刻都能品味到身体的每一处不适,却又无可奈何。”他痛苦地写道。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8-20 17:36
                          回复
                            小米,河北邯郸人,2010 年被确诊为渐冻人。他自制了这个“山寨头控仪”,还为病友开发了配套程序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08-20 17:36
                            回复
                              2012 年,小米做了气管切开手术。离开重症监护室没多久,他重新拾起了放下 20 年的老本行,用两个月的时间,编写了一个小程序。这个程序专为渐冻人患者而写。
                              那时的小米已无法用手指操作电脑,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找来一顶太阳帽,用橡皮筋把鼠标固定在帽檐上,再在帽檐上打一个小孔,让小孔与鼠标底部的发光二极管对齐,然后把帽子戴在头上。这样,只要头部上下左右活动,就可以控制鼠标的移动。
                              他编写的程序就是为了配合这个“山寨头控仪”的使用。安装程序后,当鼠标不动时,系统会弹出命令窗口,将光标移动到某条指令上,系统就会响应该指令,无需按键。
                              他把这个程序取名为“聪明老鼠”。“这是一款由晚期 ALS 患者初次使用 VC 编的程序,难免存在瑕疵,是否在大众软件下都能使用,没能做全面测试,敬请谅解。愿更多的朋友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他在软件说明中写道。
                              编写这个程序时,小米已经无法说话,与妻子之间的交流只能依靠电脑。他笑着用“山寨头控仪”在电脑上打了一行字给妻子看:“ALS 患者就脑袋还管用,它能破坏的就这点地方了。”
                              没来得及升级“聪明老鼠”,今年 1 月,小米告别了这个世界。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08-20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