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吴家的人儿各个都是能入画的啊。”茶楼里的老人穿着绸布长袍,闲拨着算珠,啧啧地咬着茶嘴,与屋外嘀嗒的雨声一起闯进窗边少年的耳朵。
这里是雨水连襟的江南,与少年的故乡青岛有着诸多的不同。他应邀前来,来到这水巷多折的姑苏老城。
悠悠的一汪水,行人踏过,空空溅起的水花,少年轻轻的一笑,不知是否羞红了茶楼美娇娘的脸。
天上是薄薄的雾,落着淅淅的雨,檐下的人,发出轻声的感叹,氤氲了桃花似多情的眉眼。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真不错啊。”动了心的小娘子靠在门边,看着等候在门口的少年,听见他如是说。音儿糯糯的,像清明时分囡囡手里的青团子,像白瓷小碗里浮着的酒酿小圆子,甜了耳朵,醉了心。
车停在了巷口,走下来的少年清冷着一双峻峭的眉眼。茶楼里的人有些惊奇,这不是吴家的小少爷吗。
忽的又见得那小少爷,笑弯了眼,喊道:“子韬!”
“世勋!”少年笑着回应道,拎着箱子向吴二少跑去。茶楼的小娘子揪皱了衣襟,看着那般美好的人儿,上了那高级的轿车,消失在苏城温温润润的雨中。
车在路上不急不缓的驶着,司机听到后座上的两个孩子嬉笑玩闹,想到自己家的小少爷在老爷夫人去世后鲜少露出这样的笑,不由心中一暖,希望这个孩子能给吴家带来欢乐吧。
“黄子韬,你个没良心的,现在才来看我!跑出国那么久,给我写的信,十个指头都能数过来,啊!你说你该当何罪?”
“勋啊,我也不是故意的。我一人在德国人生地不熟的,好可怜的啊~这不,刚回国就来找你来了吗。”少年努力把自己缩成一团,以躲过吴二少的魔爪,音颤着,还有忍不住的笑意。
吴世勋收回自己的手,又不解恨似的揉了揉黄子韬的头,“这一次来,可要好好在这儿陪我呆着,听到了没有?”黄子韬抬起头,笑着说:“好!等我呆够了,就把你拐到青岛去,对了,还有你哥!话说,我还没见过你哥长什么样呢,以前读书的时候就一直好奇呢。可惜那时候你哥哥已经毕业了。”
吴世勋翻了个白眼,“一家人,还能长成什么样啊?再说这不是要见到了吗。”
正等黄子韬准备拿茶楼老人的话噎噎吴世勋的时候,车停在了一处深巷口。司机下车为两人开了门,拎着箱子说:“小少爷和黄少爷就在这儿下来吧,老宅的巷子窄,车怕是开不进去的。”
黄子韬跟在吴世勋身后,看着身旁的青砖黛瓦,吹一口气,仿佛就能看见面若桃李的少女撑着伞,立在桃花坞里,盼着情郎归来。不管怎么说,黄子韬都觉得这儿的一草一木都透着股灵气。
推开吴府厚重的大门,穿着旧式马褂的管家向两人问好。吴世勋点点头,“大哥呢?”
“大少爷在后院儿里。正等着您和黄少爷呢。”吴家世代经商,为了方便贸易交流,吴老爷,就是吴世勋的父亲,便要求全府上下都要学会说京话儿,可是这吴侬软语柔柔的腔儿,哪是说改就能改的,黄子韬就在后面笑眯眯的听着。
吴家两位少爷,自幼被送到京城求学。长子吴亦凡今年二十二岁,次子吴世勋与黄子韬同岁,皆十九。两人一同在京求学,故如此亲厚。两年前,吴家二老出了意外,本在加国深造的吴亦凡回国主家,吴世勋也要尽快赶回苏州,而黄子韬则因为父母之命前往德国。两个人才就此分开。
池子里是残败的荷叶,黄昏将近,曲曲折折的长廊小榭又有几分清冷了,快走几步,一个转身就是后院了。黄竹下站着一个穿着白衬衫的消瘦背影,“哥,我们回来了。”
那背影慢慢转过,一瞬间,黄子韬只觉得那茶楼老人真的没有说错,像钟塔悠扬传来的声响,撞进少年柔软的心房。镌刻一样的眉,深邃的眼眶,让人迷失在其中,忽然想起在教堂里牧师说的罪恶的路西法的眼,是不是也像这样令人着迷,引人深发。瞳仁是乌金色的玉石,倒映着黄子韬呆楞的脸,不知所措的眼神。
吴亦凡看着门洞下看痴的小孩,脑中只想到这样一句话“水似眼波横,山似眉峰聚。” 那双勾人的桃花眼,带着迷惑,彷徨,纯真,还有一些吴亦凡读不懂的东西。
呆楞着喊了一声“哥哥好”,吴亦凡心中那滩冰原霎时间春暖花开,化作一汪杏花雨,淋湿了心扉。燃起暖暖的一团火,照亮了清冷的眉目。不自知的笑了,“子韬。”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晚宴很丰盛,由于吴家只剩兄弟两个,于是黄子韬撺掇着让管家等人一起上桌。吴亦凡看着小孩兴奋的样儿,只是默默不语的笑着独酌。吴世勋看着自己哥哥的样子,不知为何心中一憷,再看看黄子韬偷瞄大哥的小眼神,更是不安。
老宅虽被称为老宅,但其中的设施已经改造的十分现代化。可是用电仍是问题,点着蜡烛,黄子韬喝了点小酒,两眼朦胧望着烛火下美得不似常人的兄弟两个。嘟囔着:“吴家的人都是能入画的啊......哥哥,你真美啊。”吴二少听到了,拍手笑了,再抬头看看自家大哥,却忽见吴亦凡眼中一闪而逝的宠溺。
吴二少揉了揉眼,招呼管家把醉猫一样的少年扶回房去。自己回头,看见吴亦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低头痴痴的出神。
“吴家的人儿各个都是能入画的啊。”茶楼里的老人穿着绸布长袍,闲拨着算珠,啧啧地咬着茶嘴,与屋外嘀嗒的雨声一起闯进窗边少年的耳朵。
这里是雨水连襟的江南,与少年的故乡青岛有着诸多的不同。他应邀前来,来到这水巷多折的姑苏老城。
悠悠的一汪水,行人踏过,空空溅起的水花,少年轻轻的一笑,不知是否羞红了茶楼美娇娘的脸。
天上是薄薄的雾,落着淅淅的雨,檐下的人,发出轻声的感叹,氤氲了桃花似多情的眉眼。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真不错啊。”动了心的小娘子靠在门边,看着等候在门口的少年,听见他如是说。音儿糯糯的,像清明时分囡囡手里的青团子,像白瓷小碗里浮着的酒酿小圆子,甜了耳朵,醉了心。
车停在了巷口,走下来的少年清冷着一双峻峭的眉眼。茶楼里的人有些惊奇,这不是吴家的小少爷吗。
忽的又见得那小少爷,笑弯了眼,喊道:“子韬!”
“世勋!”少年笑着回应道,拎着箱子向吴二少跑去。茶楼的小娘子揪皱了衣襟,看着那般美好的人儿,上了那高级的轿车,消失在苏城温温润润的雨中。
车在路上不急不缓的驶着,司机听到后座上的两个孩子嬉笑玩闹,想到自己家的小少爷在老爷夫人去世后鲜少露出这样的笑,不由心中一暖,希望这个孩子能给吴家带来欢乐吧。
“黄子韬,你个没良心的,现在才来看我!跑出国那么久,给我写的信,十个指头都能数过来,啊!你说你该当何罪?”
“勋啊,我也不是故意的。我一人在德国人生地不熟的,好可怜的啊~这不,刚回国就来找你来了吗。”少年努力把自己缩成一团,以躲过吴二少的魔爪,音颤着,还有忍不住的笑意。
吴世勋收回自己的手,又不解恨似的揉了揉黄子韬的头,“这一次来,可要好好在这儿陪我呆着,听到了没有?”黄子韬抬起头,笑着说:“好!等我呆够了,就把你拐到青岛去,对了,还有你哥!话说,我还没见过你哥长什么样呢,以前读书的时候就一直好奇呢。可惜那时候你哥哥已经毕业了。”
吴世勋翻了个白眼,“一家人,还能长成什么样啊?再说这不是要见到了吗。”
正等黄子韬准备拿茶楼老人的话噎噎吴世勋的时候,车停在了一处深巷口。司机下车为两人开了门,拎着箱子说:“小少爷和黄少爷就在这儿下来吧,老宅的巷子窄,车怕是开不进去的。”
黄子韬跟在吴世勋身后,看着身旁的青砖黛瓦,吹一口气,仿佛就能看见面若桃李的少女撑着伞,立在桃花坞里,盼着情郎归来。不管怎么说,黄子韬都觉得这儿的一草一木都透着股灵气。
推开吴府厚重的大门,穿着旧式马褂的管家向两人问好。吴世勋点点头,“大哥呢?”
“大少爷在后院儿里。正等着您和黄少爷呢。”吴家世代经商,为了方便贸易交流,吴老爷,就是吴世勋的父亲,便要求全府上下都要学会说京话儿,可是这吴侬软语柔柔的腔儿,哪是说改就能改的,黄子韬就在后面笑眯眯的听着。
吴家两位少爷,自幼被送到京城求学。长子吴亦凡今年二十二岁,次子吴世勋与黄子韬同岁,皆十九。两人一同在京求学,故如此亲厚。两年前,吴家二老出了意外,本在加国深造的吴亦凡回国主家,吴世勋也要尽快赶回苏州,而黄子韬则因为父母之命前往德国。两个人才就此分开。
池子里是残败的荷叶,黄昏将近,曲曲折折的长廊小榭又有几分清冷了,快走几步,一个转身就是后院了。黄竹下站着一个穿着白衬衫的消瘦背影,“哥,我们回来了。”
那背影慢慢转过,一瞬间,黄子韬只觉得那茶楼老人真的没有说错,像钟塔悠扬传来的声响,撞进少年柔软的心房。镌刻一样的眉,深邃的眼眶,让人迷失在其中,忽然想起在教堂里牧师说的罪恶的路西法的眼,是不是也像这样令人着迷,引人深发。瞳仁是乌金色的玉石,倒映着黄子韬呆楞的脸,不知所措的眼神。
吴亦凡看着门洞下看痴的小孩,脑中只想到这样一句话“水似眼波横,山似眉峰聚。” 那双勾人的桃花眼,带着迷惑,彷徨,纯真,还有一些吴亦凡读不懂的东西。
呆楞着喊了一声“哥哥好”,吴亦凡心中那滩冰原霎时间春暖花开,化作一汪杏花雨,淋湿了心扉。燃起暖暖的一团火,照亮了清冷的眉目。不自知的笑了,“子韬。”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晚宴很丰盛,由于吴家只剩兄弟两个,于是黄子韬撺掇着让管家等人一起上桌。吴亦凡看着小孩兴奋的样儿,只是默默不语的笑着独酌。吴世勋看着自己哥哥的样子,不知为何心中一憷,再看看黄子韬偷瞄大哥的小眼神,更是不安。
老宅虽被称为老宅,但其中的设施已经改造的十分现代化。可是用电仍是问题,点着蜡烛,黄子韬喝了点小酒,两眼朦胧望着烛火下美得不似常人的兄弟两个。嘟囔着:“吴家的人都是能入画的啊......哥哥,你真美啊。”吴二少听到了,拍手笑了,再抬头看看自家大哥,却忽见吴亦凡眼中一闪而逝的宠溺。
吴二少揉了揉眼,招呼管家把醉猫一样的少年扶回房去。自己回头,看见吴亦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低头痴痴的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