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站吧 关注:37贴子:3,474
  • 11回复贴,共1

【转】谈谈纵横家的职业素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儒家讲究“每日三省”,其中一省就是“为人谋不忠乎?”
纵横家却讲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看似异辞同义,实则大相径庭。
儒家忠于"人”和“道”,纵横家忠于“人之事”和“势位富贵”。
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纵横家始终将个人的利益和前程放在第一位的。
而“忠人之事”则作为谋取富贵和地位的手段之一。
因此纵横家会机械地去完成主公所嘱托的事务(即便这件事会有损主公家的长远利益)
一旦摸清了主公的意图就会不择手段地去迎合(不会像儒臣那样因为涉及某些原则而直言谏止)
纵横家就像是一件冰冷的杀器与儒家的「君子不器」形成鲜明对比。
战国纵横家为了达到主公的「短期目的」不惜「帮敌国来做长远规划」,通过出卖主公|祖国的长期利益来使敌国听从自己的游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帮主公做成眼前迫切希望的事从而得到主公或他国的奖赏、信任和提拔。
例如《东周策.东周欲为稻》《齐策.楚威王战胜于徐州》《齐策.齐将封田婴于薛》等等等等
而且纵横家为了自己能获得更高的地位,乐衷于唆使主公冒险,甚至不惜把主公逼上绝路。例如
《司马错欲伐蜀》中的张仪
《蒯彻》中蒯彻帮韩信争功,强取齐国,逼死郦生,开罪刘邦;再又讨封齐王,劝其自立。
至于,争宠、拆台、嫁祸这些官场俗套纵横家更是驾轻就熟。
《秦策.甘茂相秦》《秦策.张仪欲假秦兵》《张仪残樗里疾》《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公孙衍欲穷张仪》《成侯邹忌为齐相》皆是令人防不胜防的经典杀招。
对于不忠于人的纵横家而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吓不倒他们的,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纵横家所拥有的远见卓识和利口簧舌,足以让他们在主公完蛋或灾祸临头之前找到新的主公。
《鬼谷子.杵合六》中提及“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就殷,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文王”可见吕尚和伊尹之所以能达到圣人级别,正是因为他们能不囿于愚忠的窠臼因势而动,不能简单的认定他们是反复首鼠之人。张仪相魏,蒯彻装疯则都是借口脱身的妙法,著名的纵横家皆是历仕数主,鲜有从一而终之人。
纵横家能知善恶,故而他们既能行善,也能使恶。(知、行合一)
纵横家可谋远近,故而他们既能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果断地选择短视行为以达到目的。
为人所羞为者忍 ,能人所不能者能,有忍且能,故可称圣。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8-10 17:39回复
    说服与辩论的区别
    两个人说话,必然都有自己的观点。如果观点对立,那往往就会产生辩论。
    然后双方绞尽脑汁、遍索群典来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辩论的过程非但不能使对方信服,反而会使双方更加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而辩论的结果,有两个结局
    第一个结局:一方在逻辑、论据和言辞上占据绝对优势,另一方只能在口头上认输退却。但输的一方只是认为自己在知识积累和口才方面不足而败北,不会真心信服对方的那套理论。这叫口服而心不服。
    第二个结局:往来舌战三百回合,谁也不能说服谁,双方都坚执己见,最后的胜利者就是那个体力最好,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常见于网络笔战。
    辩论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观点对立,然后我要证明我对你错。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当一方要说服一方的时候,他们一旦开始了辩论,就意味着说服是要黄的。
    而说服则是另一种思维。
    首先,说客要淡化与游说对象的之间的观点对立。说客的目的是让对方做出自己所希望的行为,而非在言辞和逻辑上战胜对方。
    战国策中许多章节都是我在为您考虑呢。鬼谷子中认为游说不在于说理逻辑严谨,而在于揣摩对方的意图,选择适当的时机。
    说服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能反驳对方的宗旨,而是在同意对方宗旨,并给出对其宗旨的实现进行改善的建议和方案,逢迎对方的意图,帮助对方(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让对方做出说客所希望的事。而说客的原始意图及其宗旨大多是需要隐藏的。
    举个例子
    战国策开头《东周欲为稻》
    东 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 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 “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如果苏子是带着辩论思维去见西周君,那么他和西周君就会有一场放水“弊大于利”VS“利大于弊”的辩论,而且无论辩论的结果如何,“是否放水”的决定权都在西周君手中,如果西周君口服心不服来一句“你说的有道理,我回头再考虑考虑”,那这次游说就失败了。
    那么按照说服思维
    苏子就这么说
    “你不是想坑东周吗?我帮你坑他啊。”
    “现在是春耕时节,你停了水,他们会种麦子,你不但伤害不到他们,反而会使他们富裕”
    “不如这样,你先放水毁了他们的麦子,引诱他们种稻;等他们把稻子种上,再停水。届时春耕期已过,无法改种小麦,他们明年不就要饥荒了吗?如此一来他们只能对您俯首听命了。”
    事实上,苏子的意图不是【帮助东周】(不忠于人),而是受东周的委托【让西周放水】(忠人之事)。
    只要能让【西周放水】,他就算完成任务,便无愧于东周,至于【东周明年会不会闹饥荒?】,那就不是苏子要考虑的问题了。所以他在游说的时候打着【帮助西周】的旗号来坑东周,帮着西周君改进坑人方案来实现【放水】,并【得两国之金】(利己)。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8-10 17:39
    回复
      其实我蛮喜欢纵横家,一张嘴就可以让敌国顺着本国期望的方向去进行决策,颠来倒去无论怎样都能说出理来,一是需要灵活机智,二是需要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高超能力,张仪犀首苏秦神马的,比不过呀比不过~


      IP属地:江苏3楼2014-08-10 22:14
      收起回复
        不懂。。。不过顶顶。and 楼楼…哇咔咔什么若一只猪你个补椅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0-04 12:11
        收起回复
          棒棒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0-14 0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