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洛吧 关注:53贴子:566
  • 3回复贴,共1

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她的诗歌和她的世界
——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陈亮

李小洛是近年涌现的一位杰出青年诗人,她的组诗《孤独书》、《一只乌鸦在窗户上敲》、《病历书》等为她赢得了诗歌界的声誉。2006年,李小洛获得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和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称号,并参加了第二十二届青春诗会。2006年至2007年,作为驻校诗人,李小洛在首都师范大学度过了一年的驻校访学生活。为了对李小洛的创作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评价,并期对诗人今后的创作有所裨益,诗刊社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7月5日在北京银龙苑宾馆召开,在京的学者、诗人、评论家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研究的部分博士生、研究生,以及李小洛本人,共计3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吴思敬教授主持,他代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向会议致辞。高度评价了李小洛的诗歌创作,认为她出道虽晚,成长却很迅速。同时对李小洛在首都师范大学为期一年的驻校生活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赞扬她既取得了创作上的丰收,又推动了首都师范大学校园诗歌的发展。
诗刊社主编叶延滨在致辞中,同样肯定了李小洛的诗歌创作,并对首都师范大学的驻校诗人制度也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一项使诗刊社、大学和诗人三赢的举措。他呼唤评论家和学者关注当下诗人的创作,希望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访学生活后,李小洛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其后,与会的学者、诗人、评论家和博士生纷纷就李小洛的诗歌创作,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身份:新世纪诗人,女性,70后
李小洛是新世纪才涌现出来的诗人,她的创作体现了新世纪文学的许多特点。林莽(诗人、《诗刊》编辑)在发言中以“从网络涌现,创作口语化,自由表达和对个体心灵的关怀”作为李小洛身为新世纪诗人的表征,同时称她为新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女诗人之一。霍俊明(北京教育学院讲师)则把李小洛放入70后诗人的队伍中,同样认为网络对她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李小洛的女性身份引人关注,但她的许多诗歌却缺乏某些女性诗人刻意强调的女性特征。安琪(诗人、《诗歌月刊》编辑)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发现李小洛的创作起点与一般的女性诗人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女性诗人出场的姿态都比较激进和决绝,而李小洛一出场就很从容,很淡定,很平静。她认为这样的写作在持久性方面很难判断。诗人也许会继续这样从容写下去,也许会缓慢的熄灭。以此安琪提出:李小洛究竟能走多远?
关于这个话题,林莽表示了他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为什么要关注能走多远?一个诗人坚持了他心灵的写作,哪怕只写一天只走了一步,也是有意义的,相反,背离了心灵的写作,即便走到了天边,其存在的意义也是毫无价值的。李小洛出现于网络,创作时间不长,但她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诗人,尤其是在她的认知中能够体验到“坚持诗歌的内在品质,坚持诗人的良知,理想,立场和责任”这很难得,不是每个诗人都能够觉悟的。 
段从学(海南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博士后)把李小洛放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写作序列中加以考察。他认为李小洛诗中表现出的对这个世界的质疑、不信任态度,在精神谱系上与80年代的女性诗歌一脉相承。但李小洛诗歌中体现的痛楚而屈辱的生存体验,又使得她超越了九十年代以来的诗歌中普遍流行的日常生活神话,避开了物质主义话语借助日常生活的面具将自身合理化,将生存的贫困合理化的诱惑,抵达了一种新的生存伦理:即在贫困的宿命中对命运的承受和爱,这表现了一种真正强大的主体精神。
林喜杰(文学博士、北京十一学校教师)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角度考察李小洛的诗歌,认为李小洛是一个温和而坚定的人道主义者,她试图通过强调“女性价值”的导向来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林喜杰指出,李小洛用一种激情、主观、想像化的声音,以诗歌的方式构画了一个介于精神与物质,女性与自然,阴与阳的运动界,李小洛的诗歌是对现象世界和形而上灵魂世界的“和声表达”。金慈恩(韩国,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则认为李小洛的诗歌不仅仅是“孤独者的诉说”,也是“孤独者的人间记录”,她所坚持的女性主体性和对生命的深刻感受,值得我们再次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楼2008-02-01 11:45回复
    王永(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对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评价李小洛的诗歌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李小洛并不是基于女权主义而建构的“女性诗歌”意义上的“女性诗人”,她的诗歌只是源于个人化的生命体验的自由书写,其具有生命“状态”的本真性,而没有基于某种写作“姿态”的夸张性和对抗某种写作的紧张心态。卢秋红(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在提交的论文中把李小洛的写作作为一种超性别的写作,认为她没有局限于一己性别的言说,而是在更高意义上言说。

    二、经验:医生,诗人,安康小城的人生
    李小洛有过十年的从医经历,医生和诗人的双重人生对她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她的故乡安康小城也是她创作永远的母题。霍俊明认为李小洛从医的经历无形中形成了她诗歌写作中冷静知性和凝思的品质。而故乡安康正是诗人写作的起点、动因或许也是最后的归宿。在王永看来,李小洛的从医经历使她更多对生与死进行思考,加深了她对生命的理解,并激发出心灵深处的悲悯情怀。罗梅花(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则认为李小洛写诗和学医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世界的认识。李小洛最终在诗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落,拥有了安顿沉重肉身的精神家园,医学与美学在她的诗歌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冯晏(诗人)也认为李小洛的学医经历是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个体验。在冯晏眼中,李小洛是一个忧郁气质很浓的诗人,她的医院经历使她对世界和人生发出了追问和思考,女性从关注自己开始抵达对世界的认知,李小洛的诗歌应该能朝更深刻、理性和沉思的方向发展。
    医院的经历可能是李小洛的灵感来源,却不是李小洛创作的旨归。王光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认为,李小洛写医院、病房的诗,语言干净而复杂,从人生、生命的立场,超越了具体的职业的经验,显得有弹性,有张力。李志强(诗人,《诗刊》编辑)从李小洛的诗谈到她的人,认为李小洛的诗和人之间有一种平衡,同样的真诚,同样的不矫情。李小洛做过医生,做过记者,都做得挺好,她能把工作和写诗这两个创造性的劳动结合好。李小洛的诗看似简单,其实却有深刻的想法。
    林莽同样认可李小洛的诗歌真诚而不虚饰,同当下某些浮华矫情的诗歌划清了界限,而这种真诚正因为李小洛的写作源于生活,有真切的生命体验,同时衔接了传统。李小洛的《一只乌鸦在窗户上敲》,让他想起了英国诗人塔特•休斯的诗:《乌鸦飞下来》。在那首诗中,上个世纪的战争、饥荒和理想的丧失体现的非常明确。李小洛和休斯不同的是她更关注个体的生死和命运,有浓郁的失落感。她诗中的乌鸦和休斯的乌鸦有种潜在的联系,但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的声音。龙扬志(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从叙事性和生命体验出发,考察了李小洛诗歌的诗意生成。在他看来,李小洛的诗歌从最大程度上摒弃了诗歌的歌唱可能性,在浅水流沙的生活场景中,她在说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彻底实践了“歌唱的诗歌必须向叙事的诗歌过渡”(西川)的诗学要求。

    


    2楼2008-02-01 11:45
    回复
      星星月亮上帝


      3楼2008-08-25 12:25
      回复


        4楼2009-07-31 09: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