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魏志·倭人传》即陈寿所着《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列传》“倭人”条中所载二千字左右的史料。作者陈寿,生于魏青龙元年(233年),卒于晋元康七年(297年)。其着书颇多,才华横溢。刘勰称他“比之迁、固,非妄誉也”(《文心雕龙·史传》)。《魏志·倭人传》较多参照鱼豢(?——289)《魏略》而成。鱼豢与陈寿都曾生活在魏都洛阳,有机会也有可能接触当时负责接待倭使的曹魏官吏,甚至接触曾赴倭的使节,并会根据他们的陈述,参考官方文献,按照正史《汉书》外国传的体例写下这份调查研究资料。在这份资料之中留下了日本古代史籍未见记载的、最古的女王——卑弥呼及其“鬼道”的记载。如果《魏志·倭人传》失载的话,那么卑弥呼及其“鬼道”将永久地被世人遗忘。
《魏志·倭人传》作为中国正史中第一篇记叙日本列岛的传记,尤为世人重视。其中所载的邪马台国不仅受日本古代史研究学者们的重视,也是广大日本民众论争的热点。迄今为止,有关邪马台国研究的论着汗牛充栋,新意迭出。然而,以女王卑弥呼及其“鬼道”为专题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成果寥寥。管见所及,日本学者如重松明久《魏志倭人传にみえる古代国家の宗教形态》(《歴史手帖》,76-07)、山田宗睦《祭政女王卑弥呼》(《东アジアの古代文化》77— 11)、桜井徳太郎《鬼道(シャーマニズム)の问题》(《日本古代史》,光文社79-11)、下出积与《前方后円坟の道教背景论について――卑弥呼の鬼道道教说への疑问――》(《日本古代史论辑》,桜枫社88—05)等研究成果颇令人注目,然不为国内学人所知。国内除李濯凡先生《“卑弥呼”之我见》(《中日关系史研究》1996年第4期)、拙文《卑弥呼的“鬼道”》(《中日关系史研究》2002年第1期)之外,鲜有论及。本文拟就在对女王卑弥呼本身的虚实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卑弥呼”称谓的由来、使用以及“鬼道”与日本神道教、中国“五斗米道”的关系,试以揭开“卑弥呼”之迷的“一缕面纱”。
《魏志·倭人传》即陈寿所着《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列传》“倭人”条中所载二千字左右的史料。作者陈寿,生于魏青龙元年(233年),卒于晋元康七年(297年)。其着书颇多,才华横溢。刘勰称他“比之迁、固,非妄誉也”(《文心雕龙·史传》)。《魏志·倭人传》较多参照鱼豢(?——289)《魏略》而成。鱼豢与陈寿都曾生活在魏都洛阳,有机会也有可能接触当时负责接待倭使的曹魏官吏,甚至接触曾赴倭的使节,并会根据他们的陈述,参考官方文献,按照正史《汉书》外国传的体例写下这份调查研究资料。在这份资料之中留下了日本古代史籍未见记载的、最古的女王——卑弥呼及其“鬼道”的记载。如果《魏志·倭人传》失载的话,那么卑弥呼及其“鬼道”将永久地被世人遗忘。
《魏志·倭人传》作为中国正史中第一篇记叙日本列岛的传记,尤为世人重视。其中所载的邪马台国不仅受日本古代史研究学者们的重视,也是广大日本民众论争的热点。迄今为止,有关邪马台国研究的论着汗牛充栋,新意迭出。然而,以女王卑弥呼及其“鬼道”为专题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成果寥寥。管见所及,日本学者如重松明久《魏志倭人传にみえる古代国家の宗教形态》(《歴史手帖》,76-07)、山田宗睦《祭政女王卑弥呼》(《东アジアの古代文化》77— 11)、桜井徳太郎《鬼道(シャーマニズム)の问题》(《日本古代史》,光文社79-11)、下出积与《前方后円坟の道教背景论について――卑弥呼の鬼道道教说への疑问――》(《日本古代史论辑》,桜枫社88—05)等研究成果颇令人注目,然不为国内学人所知。国内除李濯凡先生《“卑弥呼”之我见》(《中日关系史研究》1996年第4期)、拙文《卑弥呼的“鬼道”》(《中日关系史研究》2002年第1期)之外,鲜有论及。本文拟就在对女王卑弥呼本身的虚实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卑弥呼”称谓的由来、使用以及“鬼道”与日本神道教、中国“五斗米道”的关系,试以揭开“卑弥呼”之迷的“一缕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