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忍相忘吧 关注:23贴子:1,838
鸡蛋长大了

  前天,我看到一本刊物上介绍一个实验,题目是鸡蛋长大了。
  我看后很感兴趣,于是便决定动手做一做。
  我先把米、醋鸡蛋放在碗里。到了晚上,我发现鸡蛋壳有引起发软,还吐着水泡。
  第二天早上,蛋壳完全软了,简直像剥了壳的皮蛋。我连忙把它放进清水。过了一会儿,鸡蛋壳渐渐地硬了,鸡蛋也长大了。
  这个实验使我明白:有的东西浸在醋中就会变软,鸡蛋壳就是这样。我仔细观察鸡蛋壳,可以看到上面有不少小气孔,鸡蛋里的空气排出来就像吐水泡,最后把鸡蛋从醋碗中拿出,用清水冲洗,这时鸡蛋壳便把水份吸进去了。蛋壳一离开醋就硬了,所以鸡蛋长大了。
  啊!我的实验成功了!



1楼2005-08-14 19:45回复
    炸薯条

      “好香啊!”表弟一边说一边走进厨房。“表姐,你在做什么?”他问,我说:“在炸薯条给你吃。”表弟说:“为什么那么香啊?”我说:“是我在妈妈上次炸薯条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帮了我。” 
      首先要去买薯仔,买薯仔也有技巧,买些外表端正、新鲜的。刮开外皮,如果里面呈米黄色,这样的薯仔就很好吃。吃起来有些粉,非常可口。然后就把薯仔的外皮用削刀削掉,用清水洗净,把薯仔切成一条条,切的时候粗细要大约一样,不能有粗有细。第三部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炸薯条了。先将油倒进锅里,待油煮热后,小心地把薯条倒进锅里,顿时“吵”地一声,要开始炸了,如果想脆一点,油就适量地去加热,炸的时候要有耐心,要不时用筷子搅一下,这样就可以防止炸焦,等薯条炸成金黄色后,就可以上碟了。上碟之前,先把薯条的油尽量沥干,放上碟,再在薯条上加点细盐,把盐撒均匀。用另外一个小碟子装些茄汁,用来调味。这样,一碟香喷喷的薯条就做成了。 
      我一边品尝着自己亲手炸的薯条,一边想,我炸的薯条也真的可以和在麦当劳吃的媲美呀!


    2楼2005-08-14 19:45
    回复
      一把“小雨伞”

        今天,我学会了如何去用软管去编织一把小雨伞。编织的步骤如下:第一,取硬吸管四支作伞骨,朝中心点作记号,用尖钻先引洞,用铁钉穿过固定,钉帽向上,中心点压扁。第二,取一支软吸管穿过铁钉固定。第三,旋转吸管成米字形。第四,米字形伞架固定成均匀8等份,再用软吸管编织伞面。第五,由刚才第一支固定好的软吸管,从第一支伞的右上往下向右旋转一圈,此时吸管尾端在两支硬管之间。第六,向反时针方向往上缠绕第二支硬吸管。第七,向反时针方向往上缠绕第三支硬吸管、、、、、、由此类推。就编织完成了。如此重复边做边往下压,使伞面幅度明现,再稳定编织,拉紧成8等份,大约到半径8、5公分即完成伞面。结尾的吸管可折到伞骨背面。最后,取最硬吸管一支套入铁钉作为伞柄。
        这样,一把又容易编,又美丽的“小雨伞”就完成了。


      3楼2005-08-14 19:46
      回复
        做雪糕

          夏日炎炎,正是吃雪糕的好日子,今天,我买来一包雪糕粉来教大家做一种美味的雪糕,它会在炎夏给你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一种清新畅快的感觉。 做的方法非常简单:将雪糕粉放进一个大碗里,加入滚热的开水,再用扫勺子搅均匀,等它静下来以后,放进冰箱的冷藏格去急冻,等冷冻一段时间后,又搅拌到变成松软为止,再放入冰箱冷藏格里再冷冻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后就可以吃啦!当然,最好最方便最快就是用地糕机去做。 
          制成的雪糕幼滑可口,凉浸浸、甜丝丝,在炎炎夏日的时候虼上这美味的雪糕,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雪糕不但好吃,而且又能消暑,带给人一丝丝凉意,也是我最喜欢吃的甜品。


        4楼2005-08-14 19:47
        回复
          做奶茶

            天气炎热,最好就是喝些冷饮,舒服舒服一下,今天,我就学会了怎样做奶茶。 
            做法很简单,首先准备一些淡炼奶,一盒红茶包,那就可以开始做了。先拿出一个杯子,倒进热开水,拿出一个茶包,放进热水里泡几分钟,如果你喜欢浓一点,就可以泡久一会儿,然后,再加进炼奶,用匙子搅拌均匀,等茶静下来,再用保鲜膜封好杯口,然后放进冰箱里,等奶茶在里面冻一会后,再拿出来,这样就有一杯又香浓又好喝又解渴的奶茶喝了。这种奶茶的做法既简单,味道又好,真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消暑解渴的极品呀!


          5楼2005-08-14 19:47
          回复
            我的小发现

              那是个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妈妈都出门去了,临走时在炉子上烧了一壶水,并叮嘱我水开了要记得关。
              他们走了没几分钟就听到了“吡啦,吡啦……”的声音,我急忙过去一看,原来是壶里的水溢出来了。忽然,两滴水溢出来洒在了火苗上,我发现炉子里的火似乎比以前更旺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好奇心使我认真思考起来:“为什么火遇水还不灭呢?”一个大问号出现在我的头脑里。想着,想着,水开了,我只好将炉上的火关掉。
              好奇心使我又一次做起了实验。
              我先将炉子打开,接着又弄了两滴水往炉子上一抖,“嗖!”的一下子,火苗蹿高了许多。一次、两次、三次……每当少量的水洒上去时,他总是迅速地向上蹿。“如果水多的话,火苗会不会烧得更旺一些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又做了另一个实验,我先从水池那儿接了半瓶水,最后我就将那半瓶水向火上倒去。结果,火苗不但没有烧得更旺,反而一下子就被浇灭了。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只有少量的水才可以使火烧得更旺。可这又是为什么呢?不一会儿,爸爸和妈妈回来了,我连忙跑去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当少量的水落在火苗上,它就被迅速气化了。而分解出的氢和氧有助于燃烧,所以火就更旺了。”
              通过这次新发现,我明白了,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事物,你就会成功。


            7楼2005-08-14 19:47
            回复
              烤地瓜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仙游老家游玩。有一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把大地晒的火辣辣的。堂哥对我和堂妹说:“今天,我们一起去烤地瓜吃吧”。烤地瓜,对我这个城市小孩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我们先来到地瓜房,堂哥认真的选了六个十分好的地瓜,用井水把瓜洗得干干净净的,用布把地瓜擦干。然后,用手挖了一个大坑,把一个个地瓜放进去,再盖上沙,堂哥拿了许多砖头围着坑,搭了一个半圆形的“小灶炉”,再把一些干草放进去,堂哥拿了一根树枝,一手拿了一包火柴,点燃了树枝,把树枝放进“小灶炉”里,烧着烧着坑里冒出了许多白烟,把在坑边的堂哥、堂妹和我呛的十分难受,眼泪都流出来了。堂哥又拿了一些干草,把草放进“小灶炉”里,趴下身子用嘴向坑里吹气,这时候,炉里的火烧的可旺了,又过了多时火慢慢的灭了,我们急忙把土挖开,一人拿了两个又大又香的地瓜,拔开一层黑黑的地瓜皮,露出了金灿灿的地瓜肉,让人看了自流口水。堂哥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烫得堂哥直眼泪,笑得大家前仰后合。我们吃着又香又甜的地瓜笑得可开心了。
                原来,烤地瓜这么有趣,那么好吃,下次我一定再来烤地瓜。


              10楼2005-08-14 19:48
              回复
                做“电脑”

                  我很喜欢电脑。每当在打字室看见叔叔、阿姨们专心地操作电脑,心里就非常羡慕。一有机会接近电脑,我就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敲敲键盘,探着脑袋,瞅着显示屏幕。那花花绿绿的画面、跳跃的文字像磁铁似的吸引了我,我被它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我很想要一台电脑,于是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自己做一台。我们找来了一个正方形的铁盒子作“显示器”,拿一个肥皂箱作“主机”,用纸板做了一个仿真键盘,再找来一些胶水、透明胶布和小绳子。我们仔细地组装起“电脑”来,该粘的粘,该连的连。不到半个小时,一台“电脑”就做成了。
                  我坐在“电脑”前一看,还真象回事。主机、显示器大小合适,键盘、鼠标、各种指示灯和开关应有尽有。我高兴地“操作”起来。我仿佛看到了一行行的文字跃上屏幕,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从我的眼前闪过……
                  我终于有了一台“电脑”。但是,我还是特别想拥有一台真正的电脑。


                11楼2005-08-14 19:48
                回复
                  我学会了打台球

                    打台球是一项体育运动,它的技术要求很高。首先,击球时角度要算得准确。如果直接打,就要看准白球、被打球与袋口呈多少度角。根据角度的大小,要打不同的位置,具体的角度和位置的关系还得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如果直接打不能进袋,想利用反弹打进,那就更有学问。利用白球反弹,则需要把台子的一边当作"镜面",找出白球在"镜面"另一边的"虚像",把"虚像"当作白球,与被打球瞄准。瞄好之后,如果画出这条瞄准的线,肯定与"镜面"有个交点,这时,只要记住这个交点的位置,把真正的白球向这个交点击出,白球就一定能打到自己想打的球。让被打球反弹进袋,方法与白球反弹也差不多,只不过这时应该把白球的"虚像"换成了被打球的"虚像"罢了。这一切都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道理。
                    不仅如此,打台球还需要掌握好力度。打贴边球入底袋时,力量要用大些,因为打贴边球入底袋时,贴边球不能直接进袋口,一般都需要在袋口反弹几下儿再滚落进袋,要是力量太小,贴边球会停在袋口。而打不贴边球入底袋时,如果能做到让球直接进袋,就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力量大小,如果自己没有把握能否做到让球直接进袋口,那么最好还是用大一点劲。然而,击球入中袋时就不一样了,非得用小劲不可。在中袋的袋口只要反弹的力量过大,球就往外跑,只有力量用小点儿,让球在中袋袋口反弹一小下儿,球才有可能入袋。
                    角度算准了,力度也掌握好了,是不是就能成为台球大师了?不!打台球还要特别注意白球的回位。如果白球、被打球与洞口呈直线,而下一个要打的球又恰好在远处,这时就要打白球的下部,让白球往回走,走到下一个要打的球周围。这时如果击到白球的上部,就会使白球入袋。如果白球、被打球与洞口不呈直线,下一个要打的球在远处的话,那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打白球的左边或右边。打左边,白球就会向左跑;打右边,白球就会向右跑。如果下一个要打的球在近处,就比较好办了,可以打白球的正中央,让白球停在被打球的位置上,或者打白球的上部,把白球往前推一点儿,还可以击打白球的下部,把白球往后拉一点儿。
                    打台球技术要求高,而从中更让人感到其乐无穷,是一项不错的体育运动。我学习之余,经常去打台球放松精神,现在,我已经学会如何打好台球了。


                  12楼2005-08-14 19:48
                  回复
                    我学会了制做香皂花篮

                      制做香皂花篮是初一第二学期劳技课的一个重点,是比较有难度的。
                      说它有难度,是因为制做香皂花篮不仅材料要求严格,制做过程也要一丝不苟。
                      一、材料准备
                      制做香皂花篮要选一块有香味但又不算太香的香皂;准备红、黄、紫、绿四种颜色的彩带,要求绿色彩带五米以上,红色彩带两米以上,黄色、紫色彩带一米以上;还要准备90根以上大头针和一根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能承受得了一块香皂重量的、大约三分米长的铁丝;适量的鲜花,也是制做香皂花篮必不可少的材料。
                      二、制做过程
                      1、用铅笔在香皂的上、下两个面上各画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的圆圈,分别用20根大头针沿着铅笔画的上、下两个圆圈插上两圈,要求每两根大头针之间的距离要一样,误差绝对不能超过两毫米,而且上、下的大头针要一一对应。
                      2、用绿色彩带把香皂上下对应的大头针,每两个一组缠绕相连,彩带与彩带之间不能有缝隙。然后,再用绿色彩带沿上、下两个大头针组成的圆圈各绕三圈,要求在每个大头针上都绕一圈,而且还得绕的非常紧,否则不仅会出现松动,而且还会影响视觉效果。
                      3、在香皂的侧面插上38根大头针,同样要求每两根大头针之间的距离相同,误差最大不能超过两毫米。
                      4、用红色、黄色、紫色彩带各围绕香皂侧面的38根大头针缠绕一圈,也必须要绕得非常紧。
                      5、把备用的铁丝两头磨尖,再从中间弯曲,使它形成一个弧形,再用红色彩带缠绕,要求要缠得均匀,而且不能出摺。之后,把铁丝两头插入香皂一面的绿色圆圈中,这就是花篮的提手。提手要求插得要紧,保证用它能提得起香皂花篮。
                      6、既然是香皂花篮,做完花篮架子后就该放置鲜花了。鲜花最少要选两个种类以上,花的颜色要协调,大、小比例要合适。码放的时候为了不让鲜花被风吹得乱跑,可以用大头针把花固定在花篮里,大头针插得要隐蔽,如果让观赏者看到大头针,则会影响香皂花篮的效果。
                      制做香皂花篮,能培养人们的严谨态度。把做好的香皂花篮摆在房间里,既是个装饰品,又能让室内充满香味。经过劳技课的学习,我已经掌握了制做香皂花篮这项技术。


                    13楼2005-08-14 19:49
                    回复
                      香肠的制作方法

                        朋友,你吃过香肠吗?如果吃过,你大概还记得香肠那种既香又鲜的特有风味吧?
                        二、加工方法:
                        1.原料选择。选新鲜猪肉,最好是大腿及臀部的肉。
                        2.切肉。剔去皮、骨、筋腱,切成一立方厘米大小的肉块。
                        3.原料。将上述配料与肉充分混和,腌制2-4小时。
                        4.灌制。先将肠衣洗净沥干备用。然后将竹管套入肠衣内进行灌制。每灌12-15厘米,即可用绳结扎,直至灌满全肠。
                        5.排气。在装填原料过程中,应边装边挤紧,将肠衣内的空气尽量排除干净。实在挤不掉的,要用针丛(针丛制法:取15-18根缝被针,均匀地将针眼端插入保温瓶的软木塞内一厘米即可)不时刺破肠衣,再行挤捏,即可把气泡全部排除。
                        6.漂洗。灌好的湿肠,放在温水里漂洗一次,除去附着的污杂物,然后挂在竹竿上,以便暴晒和火烘。
                        7.日晒和火烘。在阳光下曝晒2-3天后,再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如用火烘,温度应控制在50℃左右。烘烤时间一般为1-2昼夜。
                        8.保藏。温度在10℃以下,香肠可保藏l一3个月,一般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注意点:①火烘湿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控制温度。温度低易引起发酵和变质,过高则会使脂肪融化,把瘦肉烤熟。②一定 要保藏好,要不然会使香肠发酵变质,甚至腐烂。这样会前功尽弃,白干一场了。
                        香肠,就是用猪肠做外衣,内装原料,经加工后制成的一种食品。香肠有许多种,著名的有广式香肠、如皋香肠、无硝香肠,武汉香肠等。
                        那么,朋友,你想学制香肠呢?这里,我向你介绍一种人工制作如皋香肠的方法:
                        一、配料标准:瘦肉8公斤,肥肉2公斤,酱油200克,细盐400克,白糖500克,曲酒50克,葡萄糖适量。
                        经过上述的几个步骤,那么,朋友,你将会得到名副其实的如皋香肠,和你一家人在一起饱尝口福了。


                      14楼2005-08-14 19:49
                      回复
                        神秘的太阳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流传了千载,尽人皆知。想当年,孔夫子东游途中,适逢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而认为“日初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另一小儿不甘示弱,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至日中如探汤”而认为“日初出远,日中则近”。孔圣人闻听此言,无以作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谈起。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公转出现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春、夏、秋、冬。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是寒冷的冬季,处在远日点时则为夏季,不难看出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不在于距日于远近,关键是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光热集中,地表单位面积处获得的太阳辐射愈多,地面温度就愈高。正午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再加之空气透明度好,被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散射的阳光少,因之使人感到火辣辣的“如探汤”。清晨,太阳始出地平线,高度角较小,斜射阳光散布面积大,单位面积上获得的热量就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清早空气湿度大,并且阳光穿行在地面厚密的空气中,散射的阳光多;其三是地面经过这一夜的长波辐射本身丧失热量多,地面热量亏损至低谷,气温降到最低点,在晨曦之时,人自觉感到“沧沧凉凉”,格外寒冷。  
                          现在我们再来谈一谈太阳的大小吧。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物体处在一些小物体中间,就会显得大些,而处在一些大的物体中间就会显得小些,太阳在初升时,地平线上只有一角天空,而且附近又有树木,房屋等做它的陪衬;而正午时分,太阳站在头顶上时,广袤的苍穹做它的陪衬,因此就显得小了。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看白色的图形,总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要大一些,这在物理上称“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四周的天空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陪衬的亮度相差没有那样悬殊,这也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初升时显得大些,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正是观察角度不同造成人们的视觉发生错觉。  
                          事实上太阳的大小,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而言,变化微乎其微,更何况一天呢?孔夫子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对天文地理研究有限,加之哥白尼“日心说”尚未诞生,要孔夫子回答这个难题,也就太为难他了。  
                          随着人类对太阳研究的深入,已开始广泛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的建造和制造,以造福人类。  
                          为什么太阳上会出现黑子,色球层出现反常的逆增温?新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期待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5楼2005-08-14 19:50
                        回复
                          学习的空间类型

                            一维、二维、三维空间?难道学习上还有直线、平面、空间?是的,就知识结构而言,目前,在我们中学生中确实存在着直线型、平面型、空间型三类。这里有必要探讨一下它们各自的优劣究竟如何。
                            经过两次失败,我开始寻找原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与发展,这种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余的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能否即有“率先学科”,又有雄厚的知识基础,使各门功课都不掉队呢?--“空间型”知识结构也就应运而生。“空间型”是对“直线型”和“平面型”的兼收并蓄。因为直线型过于追求知识的深度而忽略了广度;而平面型则过于追求知识的广度,却又忽略了深度,造成了各门学科均无建树,而“空间型”正是摈弃了前两者的偏颇之处,在一定的广度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深度,使知识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进入高一以后,我正是采用这一指导思想进行学习,先确定各门学科的互相渗透(初中平面型基础),但并不就此罢休,在不放松语文、外语学科的前提下,在自己持别感兴趣的数、理、化三门学科上开掘(完全摆脱了“平面型”的束缚)。试行了一年,成绩显著,不仅每门功课都有进步,更主要的是,我已冲出学校,在区、市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奖。
                            失败的阴影伴随着我进入初中。这时,我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平面型。我力图使每一门课都学得差不多,这下腿倒是不瘸了,可身上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明明是次要的,可我却把它们当成主要的,混淆了主次。到头来,年年成绩名列前茅,可单项比赛却年年失败。现在看来,这是不分主次矛盾,平均使用精力的结果。每门功课都吃“大锅饭”,什么都不敢少花时间,结果,什么都学不透、学不深。
                            先看看直线型吧。这种直线型也就是人们常见的偏科现象,是“瘸子”。我在数年前也曾是位可怜的“瘸子”。试看初中入学成绩:语文68、数学100、外语100,着实使人大吃一惊,而我当时还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幻想。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直线型的知识结构纵然能做到“一枝独秀”,但又怎能企望芬芳长久呢?由于语文没有学好,终于导致了考试中的一场“灾难”。无独有偶,我们班上另一位同学正与我相反--语文成绩出类拔萃,可是数学却“红灯”高照,结局同样不妙。由此可见,直线型知识结构十分脆弱,后进学科老是拖后腿,次要矛盾解决得不好,影响到了主要矛盾的解决,如同一个“瘸子 ”,怎能健步如飞呢?
                            在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单科独进的“直线型”和“六十分万岁”的“平面型”。我希望我们在学习时,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学?还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17楼2005-08-14 19:51
                          回复
                            做标本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各有特点,是人类和自然生态平衡的纽带。
                              一天,三个小同学来到实验室,只见屋里整齐地放着一个个动物标本,上面还写着保护珍贵野生动物,有珍贵的鸟儿,有少见的白鸡,有美丽的花草,各种各样珍禽异兽。
                              这次,他们带来什么新奇的东西呢?
                              只见其中的一个小女孩打开一个盒子,微微能听见“扑--”的声音。待她拿出来后我才知道,原来那是一只大黑蝴蝶。那只黑蝴蝶的翅膀,像两个小香蕉一样弯,中间还夹着一道白纹,漂亮极了!他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瞪大了眼睛,细细地看着,不一会儿,中间的女孩儿轻轻得把蝴蝶放在一个中间有槽的长方体泡沫上,接着,他又用大头针固定,放在玻璃罩中。这样一个完美的标本便做成了,此时,三个人互相笑了笑。把这个完美而又漂亮的标本放入柜子里。
                              他们三个人愉快地完成了一项制作,留下了一个精美的标本。让来这的人都懂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他们也要为保护野生动物出了一份力。


                            19楼2005-08-14 19:52
                            回复
                              侃球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火爆全球,侃的当然是它。这种看似简单的运动其实并不简单,原因在于它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影子。男人们说:“哦,足球,雄性征服欲的体现。我关心球队的输赢。”女人们说:“当看到你喜欢的球星上场并看到他魅力四射的精彩表演,你知道吗?那感觉棒极了!“孩子们说:“一场游戏,的确好玩。”老人们则说:“为一个球争来争去,无聊透顶的比赛。”真是七嘴八舌。
                                令人不解的是,足球还关系到政治。政坛领袖通过观看一场球赛来提高自身号召力,如伊丽莎白女王、法国总统希拉克都是球迷,当然,他们都支持自己的国家队;足球的魅力甚至于可以使两个敌对国家握手言和,使内乱国家的人民暂忘苦难,寻回久违的梦想和欢乐。
                                有人说:“也许球迷心中才有公正的评价呢。”是吗,可他们也意见不一,有人喜欢狂放的西班牙足球,有人钟情于坚韧不摧的德国风格,也有偏爱积极防守的意大利队、豪气冲天的英格兰队、桀骜不驯的荷兰队、俊朗的法国队……真是各执一词。这当然与个人“口味”有关,有人性格开放,有人个性保守;有的勇猛威武,有人纤巧细密;有人风度翩翩,有人天真烂漫。足球是一种生活,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都有自己的活法,偏爱不同风格的球队可说是一种象征。
                                足球又是一门文化,这也是上面所说的不同地域足球不同风格的来源,从足球可以看出各地文化背景、风土人情。
                                足球又实实在在是一门艺术。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足球就好像是点---线---面---体与轨迹的流动;从物理学看足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力学、运动学甚至生物电流和磁场;从生物学探讨人体各器质的运动机能可使运动员提高成绩……它既是个人的艺术,也是团体的艺术;需要个人魅力的发挥,也需要团队精神的体现。当然这样说的前提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比方心理学,看前锋与守门员之间的碰撞就好像看莎翁的戏剧一样有意思。
                                关于足球还可以聊很多,毕竟它生生不息了几十个世纪。但今天这个话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足球的角度有着奇妙的差异。我们不必将每种看法一一评判,因为这正如我们小时候窥看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才能发现精彩。


                              21楼2005-08-14 1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