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沙吧 关注:25贴子:237
  • 0回复贴,共1

老沙历史 (笔者:芳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沙历史  (笔者:芳华)

  今天是2008年春节前夕的时段,到今天老沙已经从事婚纱摄影有十五年了。老沙当年放下画笔抱起相机只是一种命运的偶然,在接触摄影之前的我整日

沉迷在笔墨里面,一天到晚的在家里练书法,从大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王羲之父子到颜真卿,柳公权,怀素,黄庭坚,赵孟頫......要不

就是去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和历史博物馆还有就是徐悲鸿纪念馆和琉璃厂。当时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不像现在没的看,当时可以说是精而全博而广,从上古

的华夏先人的绘画萌动到顾恺之吴道子,宋徽宗,米氏父子,唐伯虎,石涛,梅清,八大,郑板桥等等等等,老沙当时一开馆就进去了倒闭馆才出来,经

常是一整天没吃饭也不饿。他记忆最深的是徐悲鸿的纪念馆反反复复我看了有十几遍,琉璃厂更是拔脚就去因为老沙家就在附近。
可能是国画学得多了搞起摄影来就很简单,在巴黎婚纱不到半年就开始渐渐地给客人拍照,结果是初出茅庐的老沙就犯了商业影楼的大忌,于是经理和主

任就找老沙谈话。原因是把照片拍得和别人的有差距,要求老沙拍得标准要放低一些,不然的话其它摄影师的片子和老沙的放在一起就会有要补拍的危险

(因为每个摄影师都会轮到给客人拍摄一组服装)。当时黑冰是最早的前卫摄影工作室,老沙想去黑冰摄影施展一下自由的拳脚,可是由于当时老沙的家

长反对他只好留在巴黎婚纱继续拍着不敢比别人出色的照片。就是老沙没有办法面对顾客放低自己的审美尺度,只好申请去外景拍摄婚纱照。在当时的摄

影师是很少有人能够灵活掌握外景的摄影技艺,当时的照相机全是大型玛米亚6乘7型的120胶片相机影,如果曝光稍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原因是当时的

台湾婚纱摄影要求摄影师拍婚纱时要过2档以上才能拍出光鲜亮丽的效果。而且要求摄影师不能随便浪费胶片必须是一张成功。在外景拍婚纱老沙依然我

行我素,他从来不按照影楼的死规矩办事,一直在坚持给每一位顾客拍得姿势和场景区别开以免重复,每天老沙要拍摄30对至60对婚纱照,一拍就是6年

。由于老沙极度认真负责他的双眼在1999年因疲劳过度辞职在家修养。



1楼2008-01-14 21: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