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了许多年,疏于对古方中药的深究,导致了不少的误区。前不久,我有幸接受了一场中药专题讲座培训,获益颇多。这里例出部分,以供同好参考。
1.温病银翘散方中有苏叶、麻黄成分。今因市售淡豆豉的制法几乎不合格,故漏缺。
2.伤寒中含桂枝的方剂共43方,考证皆为肉桂。桂枝在张仲景《伤寒论》汤方中均注明“去皮”二字,即去掉肉桂之“木栓层”的非药用部分,不是去掉今“桂枝”的皮。张仲景在所有用厚朴的方剂中也在厚朴后面注有“去皮”二字,厚朴入药本身就是用皮,如同桂枝去皮。故桂枝应视为现今肉桂无疑。
3.梓白皮非桑白皮,威灵仙无“治疗诸骨哽喉”之效,系教材错误。
4.麻黄连轺赤小豆中的连轺非今之连翘,实乃田基黄。今木犀科连翘是宋朝才开始使用的。
5.张仲景是南阳人,南阳大枣以个大、质优闻名。故伤寒中的大枣一枚,应相当于其它产地的大枣2-------3枚。
6.伤寒中生姜“一片”的量是多少?“一片”:大小与厚度和未满周岁的小儿的手掌相似。
7.伤寒1两相当于今之15.625克。伤寒1斤等于16两。附子一枚(大者)约25克左右,仲景方中皆为生附子,这恐怕就需要专业人士来煎药了。小柴胡汤中的半夏为生半夏,仲景方中凡是用半夏的方剂中皆有生姜,因为生姜解半夏毒,且半夏要先煎。“细辛不过钱”这句话适用于散剂,用于汤剂时不受此限制。
8.伤寒小柴胡汤以柴胡半斤为主药,古时用柴胡是使用北柴胡的根。茎和叶只有退热的作用,无疏肝和升举之效果。现在市面上大多是用柴胡的茎叶,且是竹叶柴胡(南柴胡),药效就可想而知了。难怪中医药现在走入了低谷,有人曾呼吁取缔中医呢。人工种植的次品药材,假劣药遍布,何以保证疗效?培训时专家曾说:中药的乱象让人对中医的前途担忧......最终,中医药将变成“土豪的专利”,到时,穷人使用西医西药,富人使用中医中药,现在是转型期......
1.温病银翘散方中有苏叶、麻黄成分。今因市售淡豆豉的制法几乎不合格,故漏缺。
2.伤寒中含桂枝的方剂共43方,考证皆为肉桂。桂枝在张仲景《伤寒论》汤方中均注明“去皮”二字,即去掉肉桂之“木栓层”的非药用部分,不是去掉今“桂枝”的皮。张仲景在所有用厚朴的方剂中也在厚朴后面注有“去皮”二字,厚朴入药本身就是用皮,如同桂枝去皮。故桂枝应视为现今肉桂无疑。
3.梓白皮非桑白皮,威灵仙无“治疗诸骨哽喉”之效,系教材错误。
4.麻黄连轺赤小豆中的连轺非今之连翘,实乃田基黄。今木犀科连翘是宋朝才开始使用的。
5.张仲景是南阳人,南阳大枣以个大、质优闻名。故伤寒中的大枣一枚,应相当于其它产地的大枣2-------3枚。
6.伤寒中生姜“一片”的量是多少?“一片”:大小与厚度和未满周岁的小儿的手掌相似。
7.伤寒1两相当于今之15.625克。伤寒1斤等于16两。附子一枚(大者)约25克左右,仲景方中皆为生附子,这恐怕就需要专业人士来煎药了。小柴胡汤中的半夏为生半夏,仲景方中凡是用半夏的方剂中皆有生姜,因为生姜解半夏毒,且半夏要先煎。“细辛不过钱”这句话适用于散剂,用于汤剂时不受此限制。
8.伤寒小柴胡汤以柴胡半斤为主药,古时用柴胡是使用北柴胡的根。茎和叶只有退热的作用,无疏肝和升举之效果。现在市面上大多是用柴胡的茎叶,且是竹叶柴胡(南柴胡),药效就可想而知了。难怪中医药现在走入了低谷,有人曾呼吁取缔中医呢。人工种植的次品药材,假劣药遍布,何以保证疗效?培训时专家曾说:中药的乱象让人对中医的前途担忧......最终,中医药将变成“土豪的专利”,到时,穷人使用西医西药,富人使用中医中药,现在是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