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领航吧 关注:120贴子:661
  • 0回复贴,共1

揭秘印度商情,中国出口商如何规避风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与印度贸易大有不同,各有长短——中国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强大的优势,享有“世界工厂”之称;而印度则是世界办公室,以服务信息业起家,走虚拟经济路线。
印度经济社会的现状是石器时代与软件时代并存,整体经济水平仍处在低端阶段,大概落后了中国15年。所以15年前中国需要什么,印度市场现在也就需要什么。
印度目前急缺的是——衣、食、住、行,与此相关的行业,包括基础建设,在印度都是发展正当时。
商情
中产阶级将是印度发展的中坚力量。印度从1990年改革到现在,第一批中产阶级已经开始出现。未来十年内,印度的中产阶级人口将达到1.1亿。
这批人的典型特征是:开丰田卡罗拉,用诺基亚手机,一个老婆,两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在郊外靠近城区处有一所公寓。
中产阶级有了足够的钱,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房子。所以印度现在处于住宅调整期。印度首都新德里每日堵车,并不是因为车多,而是因为各处都在盖房子,所以目前印度的家居建材、五金行业发展得非常蓬勃,蕴含无数商机。
此外,在消费电子行业,印度已经成为深圳制造的主战场,其消费水平、市场特征、消费习惯为手机企业及贸易商提供了契机。
中产阶级的日益增多也催生出新的生活习惯。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大多是夫妻双方都有工作,他们中午没有时间做饭,于是微波炉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印度食品有一个特点是加热就可以吃。所以中产阶级们的中午饭一定是要用微波炉的。微波炉将慢慢取代一顿饭,需求量也相当可观。
印度客户也在转型,逐渐从成品采购转向半成品采购。为了鼓励印度的生产和加工业,自2006年5月1日起,除印度外贸总局以公告形式排除在外的产品外,印度对用于生产出口品的进口原材料(允许合理损耗)以及所需燃料、能源、催化剂等给予进口免税优惠,而成品的关税则为25%。
应对这一情况,做电子类产品的中国企业可以将产品的外壳和核心部件分开,这样的销售方式会比直接出口成品更加符合印度采购需求。
拓展贸易
调查显示,中国供应商并不喜欢跟印度人做生意,最大的原因是印度人给的价格太低了。这是因为,印度贸易的本质是代理贸易,当货物到达真正买家手中时,已经经过了至少三重代理。
在印度,靠一己之力开拓印度市场是天方夜谭。李维斯在印度开拓业务13年才开始赚钱,华为进入印度市场则用了整整3年。外国企业直接接触到印度零售商的几率几乎为0,接触代理商的几率则为90%。所以跟印度人做生意,一定要让代理有利可图。
做印度的业务,必须依靠当地代理,其本质是由于印度当地的税务体系。首先,印度进口必须缴纳联邦税,这个体系连印度人自己都不太弄得清,所以他们会想法设法避税。譬如,与印度人做生意,即使是运费到付,他也会要求写成运费预付,还会要求发票减半,这就是为了避税。
转自外贸领航网,更多外贸资讯详见http://www.ciqol.com/news/economy/


1楼2014-06-06 11: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