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吧 关注:514,346贴子:12,315,273
  • 14回复贴,共1

〖济群法师开示问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请法师谈谈佛教里“素食”方面的问题。 答:汉传佛教有三大特色:素食、单 身与僧装。原始佛教的僧团中,并不是严 格的素食。关于素食的问题,是在《梵网 经》、《楞伽经》、《楞严经》及《涅盘 经》等大乘经典中才有明确的规定。汉传 佛教的素食是从梁武帝时代开始的,我认 为,素食是佛教所提倡的慈悲的最好体现 ,吃肉多多少少会涉及到杀生,有消费者 ,必然会有人去造业,大家都不吃,也就 不会有人去杀。原始佛教允许食肉,是由 于僧人必须乞食,乞食是不可能挑选的; 而藏传佛教食肉,则是由于地域条件所限 ,在蔬菜匮乏的高原,不食肉几乎无法维 持生存。因此,南传佛教、藏传佛教食肉 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不 过他们食肉也是前提的,必须是吃“三净 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的动 物肉才可食。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08 18:51回复
    问:如果不执著的话,是不是会过于消极? 答:当我们认准一个目标时,我们可以随着这种缘去努力。即使没有执著,一样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保有良好的心态;但如果我们执著于这件事的话,就会被它的发展变化左右我们的情绪 ,伤害我们的心灵。佛法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成败都是由众多条件组成的,只要我们懂得从因缘来分析,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就不会一厢情愿地执著于结 果。 弘法也是同样,过去的那些高僧大德们,虽然也在以各种方式救度众生,但不会执著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祖师云:“ 做水月道场,空花佛事”,世间的一切都 象水中的月亮般虚幻。虽然如此,该做的事业还是要去做,该度的众生还是要去度 ,因为世间的众生都在生死中沉沦,他们的痛苦需要有人帮助去解决,但做的时候又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所执著,不能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也是佛法中所说的空和有的关系,要认识到事 物的空,但这种空不是虚无;同时也要认 识到事物的有,但这种有只是缘起的假相 。只有正确认识到空和有的相互关系,我们才能够将弘法和修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做事的时候也能体会到自在的感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08 18:54
    回复
      问:为了不麻烦别人,有时讲了假话 ,这算“妄语”吗? 答:佛教中所讲的妄语也是有“级别” 的,有大妄语、小妄语及方便妄语之分。 去别人家里,怕麻烦别人,自己没有吃饭 ,却说吃过了,这叫方便妄语。其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和欺骗别人,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样的妄语一般来说是没什么妨碍的。戒律里有个案例,说一老比丘住在山里,某日,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野猪从老比丘面前跑过,当猎人追来询问时,老比丘却指了另外的方向。老比丘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野猪的慈悲,虽是说了妄语,却没有罪过。若以菩萨戒来衡量,这样的妄语还有功德。在菩萨戒里,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可以杀人,可以偷盗,甚至可以邪淫,但我们必须明确它的前提,必须没有丝毫的利己之心掺杂在其中。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08 18:59
      回复
        问:过去的寺院是自给自足的,现在多数寺庙都没有这种条件,假如连居士的供养也没有,僧人的生活将怎么维持? 答:原始僧团实施的是乞食制度,但这一制度在中国始终没有很好地实施过, 这和中国的国情及文化背景有关。汉传佛教从道安时代到禅宗的兴起,在戒律之外还有一套清规僧制,这与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度有关系。目前港台地区的寺庙基本上是私有的,经济来源依靠十方供养和一些企业的支持捐助。国内寺院多数是十方丛林,经济上反倒可以独立,一些寺院同时还是旅游景点,经济收入更为稳定。因此 ,国内佛教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正确理念的引导,比如僧才的培养,慈善和弘法事业的开展,在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出世与入世、学术与信仰、内修与外弘等问题, 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佛教本身的健康发展, 比经济问题更为重要。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08 19:02
        回复
          问:蚊子、苍蝇是四害,学佛的人可不可杀害? 答:人们认为苍蝇、蚊子属“四害”之列,不知道动物们把人类看成是什么害? 所谓害与不害是相对而言,即使是在骨肉 至亲之间,由于财产、利益的争夺,彼此也可能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苍蝇、蚊子并不是有意要伤害我们,它们只是出于本 能,出于生存的需要。佛法所提倡的慈悲并不仅限于人类,而是包括一切众生,动物和昆虫也是众生,我们对它们也应有爱护之心。我们慈悲蚊子,其意义不仅在于 尊重它们的生命,更是在长养我们的慈悲之心,完善并提高我们的人格。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即便是苍蝇和蚊子也不可 随意伤害,在平日搞好环境卫生更为重要。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5-08 19:05
          回复
            问:上山时不小心踩死了蚂蚁,是不是犯罪? 答:造罪有故意的,也有无心的,同样的过错,故意造作的罪业较重,所以, 罪业的轻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动机。受戒之后,所犯的罪业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过错本身形成的业罪,二是因犯戒而导致的戒罪。在无意间踩死蚂蚁属于不定业,业报是比较轻微的,像偶然 被别人踩了一脚可能就是这样的业报。如果再通过忏悔,类似的不定业会变得很轻 。当然,我们还是小心为善,勿因恶小而 为之。当我们无意中干了对不起人家的事或者伤害了蚂蚁之类,我们要赶紧忏悔, 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脱离畜生道。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08 19:12
            回复
              问:您说佛陀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能不能具体说明一下? 答:佛陀在世的时候要度一个老太太 ,但她就是不肯见佛陀。每当佛陀走到她的面前,她就把脸转过去。一次,佛陀变现了十几个化身分别站在她的前后左右, 结果她就把眼睛闭了起来。因为她没有善根,所以连佛陀都无法度她。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5-08 19:13
              回复
                问:我们在搞环境卫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到一些虫类,该如何处理? 答:我们总是需要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原始僧团,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佛陀教诫比丘们的处理方式是:首先,把环境卫生搞好,尽量避免虫类进来;对已经进来的,也可以将它赶走,尽量不要伤害它。如果是在搞清洁卫生时,无意伤害了虫类,虽不算犯戒,业罪还是有的,但因是无意间造成的伤害,业罪也很轻,且 是不定业。但只要是有意地伤害,就有戒罪和业罪两重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5-08 19:20
                回复
                  问:别人要来杀我们,怎么办? 答:当别人要杀我们的时候,要不要送上去给他杀呢?当然不能,否则就是帮助他造罪,所以能避就应当避开。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 在澳洲,即使小偷来家中行窃,也不能随意地打他,否则就是侵犯他的人身权利, 是犯法的行为,所以,澳洲一些有钱人遇 到窃贼时,往往不加制止,但中国就鼓励和犯罪分子作斗争,还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表彰。从戒律的角度来看,也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声闻戒的标准来说,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杀害他人。但从菩萨戒的角度来说,当这个强盗会对很多人的生命构成伤害时,菩萨可 以本着悲心将这个人杀掉。其中关键是看发心,菩萨必须是怜悯这个人在造下杀业后长期沉沦于三恶道中,为避免他造业, 宁愿自己杀他,代他下地狱。如果有这样的发心,菩萨是可以把杀他而不犯戒,不但不犯戒,而且还功德无量。我们还有知道,菩萨本着悲心杀人和侠客的嫉恶如仇 是绝对不同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5-08 19:24
                  回复
                    问:佛经都是佛所说的吗? 答:佛经也好,论典也好,既有佛陀所说的,也有佛弟子依法修行,然后证佛所证,再将自己的体验阐述出来。因为他们所证的法与佛陀的所证是相同的,所以 也是佛法。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5-08 19:29
                    回复
                      问:现代科学已发现植物有一定的知觉、情感和信息传递,如何来理解这一些现象? 答:科学有这样的发现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比如说含羞草,我们手一抓,它马上就将自己的叶片收拢起来,很害羞的样子,它所产生的这种现象和我们的理解 、我们的认识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当风吹过之时,树叶也会摇头,那么,树的摇头和我们的摇头是不是一样的呢?我想, 应该是不一样的:以为前者属于物理性的反应,而后者属于精神性的反应,它们的现象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性质是不同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5-08 19:32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5-08 21:00
                        收起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5-13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