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68,946贴子:14,633,938

随记▪戒己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文化复兴,其路漫漫。方才拜读一同袍《女德新注》,所云极是。然反响不佳,无外乎汝男子行事随心,却对女子循规蹈矩,此为大男子主义云云。
本着律人必先律己之念,特汇编戒己书一篇。文资拙劣,然句句出自肺腑。拳拳之心盼与诸君共勉。
另注:此文为君子当守之道,女子可参,亦可不参,不必勉强。自有《女德新注》以供参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06 03:12回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古君子便有三立,三德,三乐,三戒,三态,三患,三谦,四不,五耻,九思之说。
    古人云君子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此三者亦被称为三不朽,虽久不废,流芳百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06 03:13
    收起回复
      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君子三乐”指的是这样的三种人生乐趣:父母都健在,兄弟也都没有什么灾病事故,从而得以躬行孝悌,这是第一乐;为人处事合乎道义,上不愧对于天,下不羞对于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获得内心的安宁,这是第二乐;第三乐是君子传道、育人所获得的快乐,即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06 03:16
      回复
        君子有三德
        子曰:君子有三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容德以仪表形态正君子之形,颜德以表情姿态正君子之姿,辞德以言语声音正君子之声。
        所谓“仁者不忧”,教导我们应以仁厚、宽和的心态面对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所谓“知者不惑”,告诉我们如果把事物的机理了若指掌的话我们将不惧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时候对于我们将要实施的行为作最为充分的准备。
        所谓“勇者无惧”,绝不是让我们去乘匹夫之勇。有“智”有“仁”的“勇”才算大勇。“仁”筑就胸怀,“智”让我们有正确理解事物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这样的勇者将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06 03:17
        回复
          君子有三戒
          子曰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青少年时期,由于发育不成熟,不能早婚,不能迷花恋蝶,沉迷于儿女之情。
          中年是任性、好胜善斗的年龄,所以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戒之在斗”。
          老年时,体力已经虚弱,不要再竭力追求名誉、地位和金钱。如果贪婪无度,挖空心思地谋取个人利益,就会大伤元气,损身折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06 03:18
          回复
            君子有三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里所谓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人生如果没有信仰,没有敬畏就完了。所以孔子教我们要找畏惧,没有畏惧不行。
            第一个“畏天命”,指敬畏大自然,敬畏天道,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
            第二点“畏大人”。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
            第三“畏圣人之言”,像我们读《论语》,看四书五经,基督教徒看圣经,佛教徒看佛经,这些都是圣人之言,怕违反了圣人的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5-06 03:18
            回复
              君子有三谦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谦: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一是没到发言的时候就开讲,这叫“躁”。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有的人生怕遭到冷落,或者怕被认为没文化,或者为显示自己博学,常常不等人家说完,就贸然插嘴,令主讲者不得不中断思路来回答问题,以致常令主讲者找不回思路而无法收场。
              二是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这叫“隐”。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些,但也不是没有。这种人往往多少有点心理障碍,或者是自闭症患者,属于不大适应社交或者是有社交恐惧症的一部分人。由于错过发言的机会,其观点、立场、意见、智慧、风度、气质都无以表现,所以这种人多数会逐渐被边缘化,最终淡出社交圈子,成为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孤独者。
              第三种情况最可怕,叫作“瞽”——俗语叫没长眼。谈话不看对象,不注意对方的脸色,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不管是否触到人家的痛处,只在那里自说自话。这样的谈话,百分百的失败。遇见这样的谈话者,客气的人会忍耐,或作转移话题的尝试;不客气的也许会拂袖而去,或者干脆下令逐客,扫地出门。贴吧很多争吵,盖因此而起。不妨吾日三省吾身,多多从自己身上找不足,而非让别人如何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06 03:19
              回复
                君子有三态
                君子有三态:“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俨然”是指伟岸高大的样子,就是看上去很一本正经,很严厉;“即之也温”,指的是跟他打交道后发现他挺好,很有人性,也很通情达理;“听其言也厉”,意味着说话都说到点子上,很有力量。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5-06 03:19
                回复
                  君子有九思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
                  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
                  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
                  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
                  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
                  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
                  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
                  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
                  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5-06 03:20
                  回复
                    君子有三患
                    子曰: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即:
                    未曾听说的事和知识怕不能听到;
                    听到之后怕不能学到;
                    学到之后怕不能做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5-06 03:20
                    回复
                      君子有五耻
                      子曰: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
                      即:
                      身居职位却不能发表应有的意见,感到可耻;
                      发表了意见却不能实行,感到可耻;
                      已得到的东西又失去了,感到可耻;
                      土地有余而劳动力不足,感到可耻;
                      大家平均而自己多得一些,感到可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5-06 03:21
                      回复
                        此外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君子的交友的方法。是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是君子做事情的方法。
                        君子还需注重自己外在的文采, 为什么要注重外在的文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实也,指人的内在品质;文,饰也,指人的外在文采。有质无文则土头土脑,有文无质则华而不实。只有文质兼备,内外双修,才称得上君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5-06 03:21
                        回复
                          觉得比女人要做的事情多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5-06 04:44
                          收起回复
                            楼主早安,各位早安
                            ——→_→雨过天晴的时候最适合出游,你今天行走了么←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5-06 08:24
                            回复
                              补记
                              君子之道以仁义为本,以中庸为纲,浩瀚渊博,在下不才,只知皮毛。
                              然先贤之言不敢相忘,故作拙文以纪。
                              尽吾之才不侮圣人之理,不求闻达四方,只盼无愧于心。
                              诸君可择善者度之,不善者置之。
                              至于女子,阅之即可。余闻古有才女班昭所著《女戒》一书,乃是奇书。今虽时过进迁,其理亦在。在下才疏学浅,未曾拜读。此书既流传千余年,自有其中玄妙之处。
                              恰逢友人近日更博,以今人所观为《女戒》解注。奇文共赏,待吾征得佳人首肯,当帖于此贴。


                              17楼2014-05-06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