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这种注意力的分配方式,其实,除了这种分配方式还可能有其它更复杂的分配方式,我在
以前的文章都简单的讨论过〔4,5〕,这里就不讨论了。
亚主注意目的对象所分配的注意力如何形成。通过预期,使未来的亚主注意目的对象与
未来的主注意目的对象在状态中枢建立起强的短期记忆联系(工作记忆),这种记忆联系使 185
在完成目的的过程中,亚主注意目的对象在一定的时间内(短期记忆),始终受到主注意目
的对象的强烈易化,也就相当于分配了注意力(当然,这种易化能力会随短期记忆的不断减
弱而衰减。)。比如:学生上课偷看小说,但老师发现后会惩罚他,他预期在看小说时注意
老师的行为能逃避惩罚,看小说便会与注意老师建立记忆联系,看小说时分配适当的注意力
注意老师便会成为亚主注意目的。(在完成目的的过程中,一个个主注意对象会成为“弱号 190
的亚主注意目的对象”,具体机理与亚主注意目的对象形成的机理相似)。
下面所指的注意力的分配,都是指在状态中枢,主注意目的对象根据短期记忆对相应对
象所产生的易化兴奋所带来的后果。
注意力分配的学习
动力预期改变,会直接影响注意力的分配
〔2〕
,当我们觉得一个对象分配的注意力不够 195
时,就会带来新的奖惩预期,从而进一步分配注意力。动力预期可随奖惩经验动态的改变,
注意力亦被奖惩预期动态的调节分配。如果一个任务被分配了过多的注意力,那么在完成多
任务时,会影响其它任务的完成,带来惩罚,形成惩罚预期,从而带来注意力的重新分配。
通过实践,最终的结果是,动力预期与我们实践所需要的注意力的分配相适应。
我们能预期思想行为在什么兴奋程度下能完成(这是经验预期,当然也应有支持这一经 200
验预期相应的结构,我们可以利用基本记忆柱群中易兴奋的记忆柱及强度中枢
〔4〕
)。因而,
一定的注意力分配后,我们就能根据经验,预期在这样的注意力分配情况下目的的完成情况。
比如,我们能通过感知而预期一动作的熟练度,其熟练的程度可大概分为三种,每种都
需要分配相应的注意力才能使动作顺利完成,一种是完全熟练不需要分配注意力,一种是不
熟练,需要分配大部分注意力,一种是有点熟练,需要分配少量注意力。 205
在一目的下,当我们预期到一动作会影响到目的的完成时,我们会根据经验预期这个动
作的熟练度(这种预期能力有相应的结构支持,可能不需要再另外专门的设计,比如由易兴
奋的记忆柱及强度中枢来完成),在这个熟练度下进行奖惩预期,并根据动力预期“分配”
注意力,随后如果预期到“分配”的注意力不够,就会产生惩罚经验,由于进一步对它分配
注意力能逃避惩罚获得奖赏,从而推高注意这个动作的动力预期值,而“分配”更多的注意 210
力,……,直到预期到“分配”的注意力能使动作顺利完成。下次再动力预期时,就不需要
多次的预期了,能根据记忆的奖惩经验直接预期。而如果分配的注意力过多,则也会带来惩
罚经验,而抑制在这种熟练度下,对这一动作进行的注意力分配,……,直到有一个相适应
的注意力的分配。其他的注意力分配学习的机理相似。
如图5:1、我们在完成一目的时,预期到一定熟练度的行为的完成概率影响这一目的 215
完成,则根据动力预期对它分配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它有利于目的的完成,注意它
便产生奖的动力预期,从而产生注意力的分配),然后在这个注意力分配强度下再进行预期,
如果预期到行为完成的可能性仍不高,则再进行动力预期……,直到预期到在现有目的及注
意力分配下行为能顺利完成。则在这一目的下,这一熟练度的行为最终产生的动力预期值是
以上多次动力预期值按一定规律的叠加,并被记忆,分配的注意力也被按一定规律叠加。类 220
似情况下,下次再遇到这一熟练度的行为时,我们通过回忆,会直接产生叠加的动力预期及
注意力分配。2、而如果在这一熟练度下,分配的注意力过多,则会影响其他对象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