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堆烟吧 关注:136贴子:21,227

回复:【双坑合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飞上床的大粽子
石破天更不是典型的君子,他只是一个善良人。
很难想象,性格扭曲的梅芳姑,能教育出这么善良一个孩子——他不会去害别人,也不忍见到别人去害别人,甚至当别人害自己的时候,他都往往在事后原谅了这些人。他单纯不懂机谋,对于人间苦乐也看得很淡,对什么事情也看得很开。他不是传统教育的优良成品,却有着人类与生俱来的真善美。
这样的人物,并不是广泛受读者喜欢的,甚至很多读者会认为,他完全是走了狗屎运,才从乞丐一步步变成了大英雄。这么说不无道理,但却并不全面。他之所以有很好的运气,其实和他天性的淳朴善良不无关系。
比如他能够赢取阿绣的芳心——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纯粹的运气好——固然有时机和运气的因素,但根本还是因为他的善良。当他以一个“大粽子”的状态飞上阿绣的床上的时候,他的想法十分简单——哪怕是无意,也不能侵犯这位姑娘,妨碍这位姑娘的名节。他说出的话很可笑——“我动不得,求求你,将我搬了出去,推出去也好,踢出去也好。”但是话里却透出了他的那份善良淳朴。
石破天没有读过一天书,大概也不懂君子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和具体涵义,但他的一言一行,却借着人性的本真,与君子的言行达到了很好的契合,说他是君子,也不算什么过誉的评价了。


IP属地:河北16楼2014-06-07 20:53
收起回复
    8、雪山长出空心菜
    和石破天一样淳朴善良的是狄云,但他的环境更险恶,所以他成熟得更快更多,到小说最后,他都可以完成复仇了。
    戚芳叫狄云空心菜,正因为他心中没有什么复杂的念头,简单而正直。
    可惜他所处的环境,实在太险恶了,他的淳朴,只能带给他无穷的灾难。对戚芳的误会让他泯灭了生的欲望,但丁典却给了他支持下去的那一线阳光。
    于是狄云开始成熟了,也不是那么淳朴了。逃亡雪山的一段路中,他完成了人生的一场大蜕变。
    有人说,逃亡雪山的一段路程中,狄云的表现不像个君子,更不像个英雄。这句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那个时候,狄云所能想的唯有生存,当生存都存在问题的时候,他又怎能飞蛾扑火般地去救那些误会他、鄙视他的人呢?更何况,他终究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水笙,哪怕他在她眼中,是个“小淫僧”。
    所以狄云尽管表现得不是那么英雄,却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展现了自己的人格,守住了底线,这正是一个普通人所能展现出来的最好形象。他似乎没有君子的形象,却是水笙心目中的君子,并成为了她此后人生唯一的一点亮光。其实对于狄云,水笙又何尝不是他唯一剩下的亮光呢?


    IP属地:河北17楼2014-06-08 18:19
    收起回复
      9、千里护送是孩提
      相比于狄云和石破天,张无忌的成长环境是更单纯的——远离人烟的小岛,只有爱他的父母和义父。
      当然张无忌的层次要比狄云和石破天高太多——毕竟他的父母义父,都不是等闲人物,对他影响最大的父亲,更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型名侠,张无忌不会像狄云那样没见过世面,也不会像石破天那样缺乏文化。
      所以从根开始,张无忌接受的教育就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君子,一个侠客。虽然他也有一些缺点,但这两点,他却从来没有违背过。君子的仁,君子的勇,君子的诚,君子的信,君子的礼,君子的义,他都有过精彩的表现。
      当然因为他的单纯,他也没少吃亏,不过正应了一句“吃亏是福”——朱九真害他,却让他得到了九阳真经,解脱了人生大劫;朱长龄再次害他,却让他因此遇到殷离,与明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中了成昆的诡计,却让他收获了小昭的真情和乾坤大挪移心法。
      张无忌有很多感人的情节,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千里护送杨不悔这件事。张无忌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在纪晓芙临死前承诺了下来,其实此时的他,对于明教和杨逍还是心存警惕的。此时的张无忌多大?不过十四五岁而已。而他所冒的危险,可谓十分之大——江湖险恶,路途遥远,他自己本来就是很多人欲得之而后快的人物,杨不悔也是峨嵋派诛杀的对象,更何况他此时还身有寒毒,基本不会武功。所以这真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事实上这一路他还真是经历了很多苦难,数次险些丧命,多亏了他运气还不错,以及急智和对毒药的了解。总有读者说张无忌软弱,其实那只是一种天性的表现,他性格有这个成分,而人格上,他从小就是有非常之大勇的。
      张无忌是侠者,是君子,也有普通人的一面。正如金庸所说,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


      IP属地:河北18楼2014-06-09 16:35
      收起回复
        最后三个都不知道是谁了,目测就缺了天龙和鸳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6-12 10:42
        收起回复
          10、臂上斑驳为哪般
          余鱼同不是自虐狂,但他却着实在自己的手臂上刻下了无数疤痕,也在心中滴下了无数血泪。
          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道义上不该爱的人——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余鱼同解不开心中的结,就只能用痛苦麻醉自己。毫无疑问余鱼同是一个颇为传统的君子,但他却着实做出了一件很不君子的事情。
          铁胆庄外的意乱情迷,不能怪他心志不坚,也不能判定他败絮其中,只是在特定的场所因为感情的理智迷失。更能让人铭记的,还是他冒着性命之险去拯救文泰来,最终丧失了英俊的面庞。
          所以尽管他曾经失足了一次,他依然不失为一个大丈夫,一个君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骆冰能够原谅他,文泰来能够原谅他,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又何妨原谅他呢?
          很多读者不喜欢余鱼同,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犯下了这次错误,而是因为他对待李沅芷的迟钝和冷漠,如果不是李沅芷的积极和坚持,一段大好姻缘可能就此变成两个人一生的悲剧。另外余鱼同在感情挫折面前未免显得太消沉了些,但这反而拉进了他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显得那么真实、就好像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一样。
          其实余鱼同正是金庸笔下的第一个书生型人物,金庸笔下这类角色虽然不多,但基本还是受金庸偏爱的,毕竟金庸自己,也是书香门第出身。余鱼同的感情挫折和感情收获,也许正是金庸人生中某个片段的折射?


          IP属地:河北20楼2014-06-12 17:36
          收起回复
            11、君子总与迂腐伴
            要说金庸小说中最迂腐的人,很多人无疑会想到张翠山。
            小船之上,命在旦夕。面对已经“恶迹昭彰”的谢逊,明知不敌的张翠山居然要把谢逊叫醒,光明正大地和他拼斗。这种行为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作死”。
            对恶人用不用这么讲江湖规矩,光明正大?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就算是君子,也未必会认同如此。
            但张翠山就是如此。天鹰教的大船之上,明知巨鲸帮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却希望殷素素能够把他们都救上来。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人救上来以后,也许会害更多的人,但那时候的张翠山,只是怀着悲天悯人的仁者心态。
            这样的表现很多读者都不喜欢,但在我看来其实还显得很可爱,不枉张三丰对他的一片教导。
            张翠山的死亡,也带有一定的“迂腐”色彩。其实俞岱岩的残废,主要责任人是阿三,次要责任人是殷野王、殷素素和都大锦,就算张翠山替妻子揽下过错,也决不至于以死相谢。但他偏偏就认为自己完全对不起兄弟,又不忍心破坏夫妻情谊,选择了自杀的不归路,间接也把殷素素逼上了绝路。相信很多读者都对他的选择充满不赞同,但在我看来,他的行为虽不可取,但却也是值得尊重的。
            张翠山常常用来和张无忌做对比。两个人作为父子,确实有很多地方比较一样,也都是比较传统的君子,但张无忌却没有张翠山的迂腐。想想光明顶之上,张无忌用计套出鲜于通的丑事,行骗降服了何太冲夫妇,这样的事情张翠山恐怕是干不出来的。
            其实在世俗的眼光中,君子往往是迂腐的。正如在很多人眼里,那些为了事业和追求放弃一切乃至于不惜献身的人是傻子疯子一样,君子的很多言行,在很多人眼里常常显得迂腐。这样的人在俗世中往往会屡遭挫折,这也让他们的坚持,尤其显得可贵了。


            IP属地:河北21楼2014-06-13 07:56
            收起回复
              12、当妹妹不是妹妹
              爱上自己的妹妹,无疑是一件悲剧的事情。
              第一个写这种题材的人不知道是谁了,也许在中国古代,这种对于伦理的探讨就已经存在了,只是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知道在何处了。第一次在我面前展现这个命题的,应该是雷雨了。
              这样的命题在武侠小说里面也有,因为这种类似的伦理关系,云素素不幸坠崖,西门玉霜孤身远走。金庸小说中,段誉也被老天开了两次玩笑,庆幸的是这也仅仅是两次玩笑,而不是残酷的真实。
              突破世俗的是勇者,突破伦理的则是人渣。段誉显然没有突破伦理的念头,事实上他是一个君子。
              淡定从容,是君子的风范;见义勇为,是君子的品格;守信重诺,是君子的标杆;敬老孝顺,是君子的底线。段誉无疑都做到了这些,虽然他处理事情,思路是十分灵活的。
              记得很深刻的一点,就是在被下了春药的时候,段誉依然用强大的意志力,保持了伦理的底线,没有侵犯木婉清。当然他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也有所体现,比如他考虑拜南海鳄神为师来解脱灾难。
              被下药时尚且能够把持,清醒的时候段誉自然不会有违君子之风。哪怕面对心中无限爱慕的绝世佳人王语嫣,在她不穿衣服的时候,段誉甚至都不占眼睛的便宜。
              所以段誉终究凭借着他的光明磊落,大度宽容的真君子风范,赢得了王语嫣的芳心。金庸也待他不薄,终究让“他的妹妹”不再是他的“妹妹”,也让读者感到无限的欣慰了。


              IP属地:河北22楼2014-06-13 07:56
              收起回复
                目录——淑女之金庸篇
                1、旁敲侧击,用心良苦
                2、梦中人,画中人
                3、君子兰,终身误
                4、几分无情几分痴
                5、英雄也可是淑女
                6、瑶琴玉箫终曲谐
                7、同床共衾是奇缘
                8、人淡如菊香逸远


                IP属地:河北23楼2014-06-13 07:57
                收起回复
                  突然想起来这个东西,催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4-07-09 19:56
                  收起回复
                    2、梦中人,画中人
                    公主不一定是淑女,但一定是按照淑女的目标接受教育的。所以有建宁公主这样的野蛮变态公主,也有阿九这样的淑女公主。
                    青衿心上意,彩笔画中人。阿九的爱情是表面的含蓄和内心的热烈。对待袁承志,她既没有把自己当公主,也没有把袁承志当反叛,她追求的爱情,是脱离身份脱离境遇的纯情。在她的感染下,袁承志也几乎忘记了身份,忘记了仇恨,甚至忘记了家国。阿九邀请袁承志帮父亲的忙纯出自然,袁承志也在不由自主之中帮助了所谓的杀父仇人。这是爱情的力量,也是淑女的感染力。
                    作为女强人,焦宛儿可以毅然选择自己的命运;作为妖女,青青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但作为淑女,阿九只能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的深情,因为她不忍让袁承志为难,也不想伤害青青。虽然她明知,她和青青中,必然有一个人会受伤很深,而袁承志,为难也是在所难免。
                    淑女含蓄,但淑女并不傻。其实阿九什么都明白,只是青青用心直口快展现了自己的纯真,阿九则用活泼可爱展现了自己纯真的一面。阿九不会像青青那样当面伤害了焦宛儿,却只能把幽怨埋在心底。她付出了一生来追忆这段真情,这是淑女对爱情的执着和承诺。


                    IP属地:河北26楼2014-07-18 17:05
                    收起回复
                      更新好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4-07-27 09:13
                      收起回复
                        加了个精,顺便催更。。


                        IP属地:江苏28楼2014-10-14 22:59
                        收起回复
                          4、几分无情几分痴
                          王语嫣这个人物并不是很讨喜,很多人给她贴上了“花瓶”,“势力”,“无情”等标签。其实纯粹从分析的角度讲,王语嫣的言行倒是很有淑女风范的。
                          大家闺秀出身的王语嫣不同于钟灵的调皮可爱,不同于木婉清的果敢直接,不同于阿朱的灵动狡黠,也不同于阿紫的阴狠毒辣,在段正淳的一众女儿里面,她是唯一的淑女(段正淳的女人一个淑女都没有,所以王语嫣是唯一一个后天突破先天的典型)。举止斯文有礼,言谈内敛含蓄,除了爱煞的表哥,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有种淡淡的疏远。
                          正所谓最痴情的人往往是最无情的人,因为她太痴情,所以她习惯性无视了段誉对她的痴情,直到痴情彻底被打碎的那一刻,她才能够体会到段誉的那份执着。
                          老实说我并不讨厌王语嫣,如果站在“上帝视角”而非“主角视角”,王语嫣的很多行为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值得指责的。当然遗憾的是她是一个淑女,也拥有极高的智商,却偏偏在情商上面有所缺失,结果不止自己吃了大亏,更让段誉为她受尽了苦头。
                          至于有人质疑她从来没有爱过段誉只是退而求其次,我是不认同的。作为淑女,她在认定了段誉的那一刻,就已经完成了无情到痴情的大转折,日后的她,相信也会像昔日对慕容复一样对待段誉的。


                          IP属地:河北30楼2015-03-14 22:30
                          收起回复
                            6、瑶琴玉箫终曲谐
                            英雄可以是淑女,那妖女和魔女呢?
                            答案是,某种情形下可以,例如任盈盈。
                            其实金庸写任盈盈多少有点矛盾体的感觉,她的那颗心,一半是淑女,一半是妖女。
                            她可以不动声色地发配一堆人去了天涯海角再无返回中原之日,理由竟然是因为害羞;她可以为了令狐冲去救助自己的情敌,也同样可以为了令狐冲去杀伤少林的高僧。她为了一个孝字宁可牺牲自己来之不易的爱情,却给人服用毒丸让人成为她的奴隶。
                            所以任盈盈是天使,爱的天使;任盈盈是魔鬼,江湖的魔鬼。
                            金庸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任盈盈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妻子,在后记中曾经说赵敏和周芷若都不可爱。其实在我看来,任盈盈和赵敏其实也差不了太多,最大的区别就是任盈盈还有颗淑女的心,而赵敏基本不知道羞涩是什么。
                            但不管如何,任盈盈和令狐冲终究瑶琴玉箫,曲谐而终,任盈盈可以好好当她的淑女,抛弃她妖魔的一面了。


                            IP属地:河北32楼2015-03-15 22:25
                            收起回复
                              8、人淡如菊香逸远
                              凌霜华是金庸小说中未出场女性人物里面最精彩的一个。虽然笔墨有限,但还是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相对生动的形象。
                              人淡如菊,就是对凌霜华最好的注解。她就是一个淡淡的女子,哪怕心中有情,也仅仅表现于天天的一盆花。
                              所以淑女的爱情需要知音。如此含蓄的表示,唯有丁典这样的奇人才能够明白,也唯有丁典这样的奇人,才能做她的知音。换一个俗人,或者换一个庸人,恐怕只有和凌霜华擦肩而过的份。
                              凌霜华对于命运和父亲的反抗,同样是淡淡的。她只是在棺材上写下了寻找宝藏的关键,要求仅仅是“淡淡的”合葬。
                              其实我一直觉得淑女应该都是烈女,接受了淑女的教育,在心中都会有一块自留地是侵犯不得的,一旦侵犯了她们心中的这片净土,淑女就会用最烈性的方式,让侵犯她们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IP属地:河北34楼2015-03-16 18: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