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尾都由自己完成。按照镇上人的说法,自明清以来,这条街上专门从事生产和销售火药、火炮的商家多达三四百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街上还有人家靠自制火药、做火炮为生。
我国火药自道家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以来,清朝以前,并没有大量应用到科技和军事上,更多是在民间发展成五花八门的烟花爆竹。老君山上有丰富的硝石资源,近水楼台的重华先民,自古就跟火药打交道。这条专门从事火药制造及火炮生产的街道,在尚未触及人们记忆的遥远时代便已形成,说明这里制造火药的历史一定很悠久。
正因为有生产火药的悠久历史,重华镇形成了自己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火药文化。除了民间常见的各种烟花爆竹,重华还有一套用火药制作的特殊玩意儿——烟火架。
烟火架又可叫“焰火架”、“烟花架”,是集爆竹、礼花和戏剧人物造型为一体的民间传统烟火工艺,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寿诞节庆和庙会等群众性娱乐活动。烟火架以一桶状木架为主体,一般直径为60~85厘米,高50~75厘米,底部和顶部为竹编;内部分为若干层,最多的有13层,每层根据空间大小放置纸制人物和宫灯,底部则吊一串鞭炮。燃放时,先将烟火架挂到6米高往外倾斜的木头架杆上;点燃鞭炮的引线,鞭炮爆炸后引燃第一层底板,底板脱落便坠下一个宫灯;而宫灯底部的烟花迅即呈飞碟状旋转喷发,同时宫灯里的焰火也被点亮,里面的戏剧人物便随着宫灯一起旋转舞蹈;一层完毕,上一层又接着引燃,层层递进,依次释放;最后是表示活动主题的祝福字样显现出来,80只带着火花的“神箭”相继射向夜空,或无数“飞老鼠”在60米高的范围内上天入地乱窜,场面煞是刺激壮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烟火架的点火方式别出心裁,必须由专职艺人操作,点火者在30米外,用弓箭射出一枚火弹击中鞭炮的引线。
烟火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有举行喜庆活动需要请烟火架者,须提前一个月预定。它的制作难度在于火药的安放和火路的密封,因为是链式结构,环环相扣,若干引火环节中有疏漏,便会出现哄燃无序、一塌糊涂的场面。在现代焰火出现之前,烟火架无疑是民间火药应用的最高境界,它将火药的使用提升到了艺术与文化的层面。烟火架从出现到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渗透到民俗生活当中,映射出一个重要信息:重华镇不仅盛产火药,而且有着深厚的火药文化积淀。一种文化的形成乃至于结晶出绚烂的艺术之花,必须要数十代人的传承繁衍。只有在火药的故乡,才具有这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