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遍天涯吧 关注:2贴子:56
  • 2回复贴,共1
为什么有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11 22:26回复
    以下是植物对圣光说的一段话,看了之后,一时触动。情不自禁地就一段一段的在原帖下面回复。可当我回复完了的时候,发现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了。
    【道可道,非常道。只可证道。不可传道。
    个人的证道感悟也只可被参考借鉴,不可被放上神坛模仿学习。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人告诉你:什么是对的。每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这样灌输。缺的是让你能发自内心的认可的契机。
    所以,这么写,不直接告诉你正确答案,让你自己去思考,反而更好。不可绝对,不要禁忌。我认为英雄志的道就在问你:你是一直在从方方面面拷问质疑自己的道?还是偷懒躺在上面睡大觉,把它当做不择手段中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手段?这个世界需要简单粗暴。但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简单粗暴了。有多少人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就算后患无穷也不在乎?】
    ------人都会死,可活过是不一样的~
    怎么说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然后想去找到答案。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每个人都需要向一些特定的群体学习,但是这些群体的思想是不一样的,甚至有得会相互冲突,那么该怎么办呢?
    【英雄志】之所以会产生影响力,就是它将读者作者心中的困惑通过小说形象具象化。
    所以说,它是一部表达困惑的小说,这本小说不能帮人解惑。圣光的执着在于他相信【英雄志】可以为众人一定程度上解决困惑,他也认为每一个看【英雄志】的人都是为了解决这种困惑。其实不尽然。
    如何活着,永远都是一个问题,因为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还活着,你还要活着。
    可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生下来就有自己的道的,它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家庭的孩子与伊斯兰教文化家庭的孩子的道的追求是不一样的。道可道,非常道,说的是最终极的那些道理,但是人们最关系,和最应该关心不应该是那大道,而是如何活着,但这仍然不是最终的关怀。
    先贤们不能解惑,因为他们有太多不同的思想,甚至两相对立。那么人们就只能求诸于现实,可是现实同样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着的道。
    当过去和现在都不能给出答案的时候,思考未来如何怎么能不让人彷徨呢?所以众人执着于外物,却深知最终还是要求诸于内心。
    求诸于心是一个很痛苦的开始,因为当你剖解自身的时候,无数的过去向你涌来。欢乐的、悲伤的、但最让你揪心的,一定是你后悔的,遗憾的。
    如果说人们要求得未来的道,那么他必须面对自己最不想面对的过去。
    比如说你曾经偷偷地拿走了小朋友的铅笔,比如说你曾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4-16 09:08
    回复
      已经开始厌倦了人们讨论【什么是仁】这样的话题了,很多人辩解说自己之所以不行卢云那样的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仁是不是对的。其实也许还有个原因是:做不到。
      卢云可以用他的仁影响剧中人,甚至影响到我们。他的仁是具有魅力的,且不论他的仁是否合宜,如果我们自问要做到他那样,自己做得到吗,会表现得像他这样具有魅力吗?
      假设我们期望看到一个每个人都仁的社会,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对于那些没有实行仁的人,我们倾向于认为是因为一些内因,比如人格、能力、态度、情绪之类的因素让他没有实现仁,
      但如果我们自身没有实行仁的话,无疑,会更多的考虑比如外界压力、社会现状的影响等外部因素。
      简而言之,就是解释别人不仁的情况下,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是他【不欲为仁】。而解释我们自身不仁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是【为仁不易】
      即便我们打算从自身角度理解为什么我们自己不仁,也会出现真实原因的偏差的。举个例子,
      假设一个人高中学习不好,也不好好学习。那么他解释自己学习不好,更多会倾向于这样说:“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不努力学习,如果我努力学习,我也会学得好的。”这句话欺骗了多少人呀!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人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害怕,害怕他即便这样努力,他也学不好。他情愿听到【这孩子如果好好学习……】这类的带着惋惜的评价,也不愿听到【他哪怕是努力学习,也学不好】这样的事实评价。一个是态度的评价,一个是能力的评价。很显然人们情愿听到【你态度不好】,也不想听到【你能力有限】。
      当然这也是【趋利避害】人之本性的一种体现,【你做不到】与【你不想做】,无疑前者对你自信心、成就感的伤害比后者伤害更大;前者这种偏客观的评价比后者这种偏主观的评价对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更大。多的就不说了,人艰不拆。
      那么承认这些吧。努力是一种态度,同样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
      同样,【仁】是一种美德,就像一种能力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每个都有的品德,那么它又怎么能算是美德呢?
      所谓美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制的美德,一种是同情的美德。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就是指两种不同的努力:
      【旁观者努力体谅当事人的情感】
      【当事人努力把自己的情绪降低到旁观者所能体谅的程度】,
      对前者的努力,一般会形成温柔、有礼、和蔼可亲的美德,确立了公正、谦让和宽容仁慈的美德;
      而有一些美德是使我们出乎本性的一切活动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4-16 09:09
      回复